热门搜索: 金砖
您的位置:首页 > 稿件

两晋文采:中华“方志”第一人

2022-12-28 14:26:00 来源:环球人物网
大号 中号 小号
  说到“方志”,即地方志,不得不说《华阳国志》,这是中华大地上的第一本方志。说到《华阳国志》,不得不说常璩(音同渠)。
  华阳因地处华山之阳、汉水之南而得名。《华阳国志》记载了公元4世纪中叶以前,今天四川、云南、贵州三省以及甘肃、陕西、湖北部分地区的历史地理,是研究古代西南地方史和西南少数民族史以及蜀汉、成汉史的重要史料。
中华“方志”第一人
华阳国志馆
  自成书以来,《华阳国志》受到历代学者的高度评价和推崇。范晔的《后汉书》、裴松之的《三国志注》、刘昭的《后汉志注》、李膺的《益州记》、郦道元的《水经注》、贾思勰的《齐民要术》、唐初编修的《晋书》以及司马光的《资治通鉴》等,都大量取材于《华阳国志》。
  《华阳国志》的作者常璩是东晋时期蜀郡江原县(今崇州市)人。如今,在崇州城区三元街,建有常璩广场;在崇州的街子古镇,修有华阳国志馆。这两个地方,都是为纪念崇州先贤常璩而建。
  史料记载,汉末三国之际,蜀之江原常氏多显者。常氏族人大多研究学艺,而且大多擅长文辞,为当时社会所推崇。
  常璩的曾祖父常廓,字敬业,以明经而闻名,曾担任功曹,是县令的主要佐吏。常璩的太叔公常宽曾担任繁县县令,晋元帝时拜武平太守,逝于交州,其在文化上颇有建树,撰写和整理了《蜀后志》《典言》《后贤续传》等地方志、笔记、文献考据等书籍。
  受常宽的影响,常璩立志做一名史官,为后人留下一份真实的记载。8岁时,他已初通文墨。父亲常耘临终前,把常璩嘱托给了蜀汉名士、“青城山五隐”之一范长生。面对意气风发的少年才子,范长生满心欢喜。
  初入范门,常璩就像一块干渴的海绵,游弋在知识的海洋。在青城山读书的日子里,常璩的视野变宽了,滋生了到外面去看看的想法,得到范长生的支持。
  公元314年,23岁的常璩告别家人,登上了停泊在文井江边的一条帆船,开始了一个人的旅行。第一站是江州,即今天的重庆。在这里,常璩对巴人和巴人以外的族群有了一些了解。为了探寻究竟,常璩登上了去武陵山区的木船。在武陵山深处,一位白须黑面的老者给他讲起了巴人祖先廪君族的故事。
  居住在今湖北武落钟离山的廪君族,人口越来越多,势力越来越大。为了解决人多地少的矛盾,部落首领们商议,决定向外扩张。他们挑选精壮之丁,剖竹为矛,取岩石之色涂抹额头,浩浩荡荡从清江上游的夷水乘船而下,至盐阳,与盐水神女假意联合,而后发兵攻占了其地盘,又穿过大溪河向北,进入巫山,再从乌江支流郁江进入武陵山区,再而至建都(重庆涪陵),一时声势大盛,随即占据江州。借江州山水之势,廪君族欲东窥荆楚。哪知楚人逆水而上,一举击溃廪君族。廪君族兵败如山倒,一退再退,至垫江、阆中,昔日大片领地尽入楚人之手……
  行走之中,常璩还了解到濮、賨、苴、共、奴、獽、夷、诞、獠等族群的情况。
  这一行,常璩走了将近一年。他更深入地了解到西南边陲的广袤和神秘。回来后不久,常璩被范长生领上了仕途,担任了成汉国(东晋十六国时期蜀地政权)的“太史令”。
  时光飞逝,常璩通过对蜀地民情的考察,理清了巴蜀之地和中原政权的关系,即成汉要发展,必须统一到以中原文化为正宗的东晋版图内。
  公元347年,东晋大将桓温率兵攻打成汉。成汉皇帝李势仓惶逃出成都,连夜奔到葭萌关。一直跟随在李势身边的常璩,一改往日的沉默寡言,力劝成汉政权投降。君臣之间讨论了一个通宵,到朝阳初升时,李势终于被常璩说动,派遣使者奔向成都,向桓温请降。割据西蜀45年的成汉政权就此灭亡。
  公元348年春,常璩随桓温到达建康(今南京)。常璩认为,司马迁的功业已无法比肩,如果据地以书人,记一邑之域、述一方之情的地方志,则大有可为,其举凡历史、地理、政治、人物、民族、经济、人文,无所不包,可以补国家正史之阙,窥文化升降之迹。公元359年,经过11年的笔耕,常璩终于完成了《华阳国志》。这一部方志,令人眼前一亮。在方志编撰史上,《华阳国志》第一次将地理志、编年史、人物传三者结合,叙述了巴、蜀、汉一带的地理、民情、人物,横排门类,统合古今,文词典雅,具有史裁。
  公元361年,晋穆帝升平五年,常璩去世,享年70岁。《华阳国志》记载的一页页历史,犹如故乡文井江的涛声,回响在西蜀大地上。
中华“方志”第一人
       相关报道:
  千年蜀中蜀,蓉郊新崇州《《《点击阅读
  历史文脉——
  古蜀流芳:古蜀文明现曙光《《《点击阅读
  典籍崇州:著书立说如江水滔滔《《《点击阅读
  城市风华——
  郊区新城:公园城市的乡村表达《《《点击阅读
  全域旅游——
  诗与远方,崇州“全域旅游再出发”《《《点击阅读
  智能家居:打造西部定制家居之都《《《点击阅读
  张露萍:开在七月里的石榴花《《《点击阅读
       更多精彩尽在《环球人物 · 崇州 蜀中之蜀 蓉郊新城 》特刊线上版,点击阅读↓↓↓
千年蜀中蜀,蓉郊新崇州
责任编辑:蔡晓慧
声明: 版权作品,未经《环球人物》书面授权,严禁转载,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我要纠错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

今日头条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