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搜索: 金砖
您的位置:首页 > 环球原创

智能家居:打造西部定制家居之都

2022-12-29 11:18:19 来源:环球人物网 作者:廖伯逊
大号 中号 小号
  33年前,年轻的木匠王建斌怎么也不会想到,日后自己会变成王董事长、王总裁。过去的小作坊,也变成了现代化的智能家居企业明珠家具,2021年实现总产值13.78亿元,上缴税收8762万元。
  每天早上,王建斌到办公室后,便会推开窗户,看看自己的现代化工厂,一种油然而生的自豪感从心底涌出。他抬起头,视线掠过绿树和厂房,看向远方:成都崇州经济开发区又有了新变化。
智能家居:打造西部定制家居之都
  诞生于2010年的成都崇州经济开发区,规划面积20.6平方千米,已建成区面积约18平方千米。经过12年的发展,现在已经发展成为以消费电子、智能终端、智能家居为主的产业园区,其中消费电子产值2021年已达460亿元,智能家居产业产值达112亿元。
  有人说,川派家居产业看成都,成都家居产业看崇州。在成都区域内,有崇州、彭州和新都3个家具聚集地,而真正把家具制造产业引擎做起来的,非崇州莫属。其中明珠家具作为崇州家具行业本土企业的代表,见证了崇州家具制造业从弱小到兴盛的全过程。
智能家居:打造西部定制家居之都
明珠家具入驻成都崇州经济开发区。
  2008年10月,明珠家具入驻成都崇州经济开发区,至今已整整14年,这家企业也“从婴儿长大成人”,成长为一家集设计研发、生产、销售、服务于一体的高技术企业。
  往事像一幕幕电影,在王建斌眼前回放。
  从乡村作坊起步,崇州家具制造业迈向“1.0”
  20世纪80年代是一个激情似火的年代。改革开放的春风吹拂神州大地,全国各地的乡镇企业如雨后春笋般冒出来。
  四川崇庆县崇平镇的王建斌与弟弟王瑜靠家传的木匠手艺,在附近乡村为人做家具,以维持生计。遇到不会做的家具,两兄弟会跑到同学孙志权家,虚心请教孙志权的木匠父亲。后来,看到别人成立企业,两兄弟一商量,干脆也办个家具厂。于是,兄弟俩的家具厂诞生了。
  上世纪90年代初,中国的城市化进程驶入快车道,家具的需求量猛增。王家两兄弟的家具厂生意红火起来,渐渐开始雇人做木工。
智能家居:打造西部定制家居之都
明珠家具。(程志立/摄)
  “市场需求越来越大,许多问题也暴露出来。那时员工的技术水平参差不齐,产品质量不稳定,工人农忙的时候要回乡种田,无法保证订单按时交付。”
  那个年代,电视机开始进入普通百姓家,王建斌意识到电视柜有广阔的市场前景,果断投产电视柜。
  但事情进展并不顺利。为了做电视柜,王建斌找到了惠州的一个生产厂家,想拜师学艺,但吃了闭门羹。他回忆道:“人家不会配合教你的,连车间都不让进。”王建斌没有气馁,他提出,让同行的经销商去找厂长假装再聊合作,自己则以去厕所的名义跑去车间“学工艺、看设备”。
智能家居:打造西部定制家居之都
智能家居:打造西部定制家居之都
明珠家具的生产车间(上图)和产品。
  他果然“偷师”成功。然而,“照葫芦画瓢”地买齐设备后,他又迎来一个难题:缺少电视柜上所需的热弯玻璃。1993年,生产热弯玻璃还是一项高端的技术,四川只有一家企业有能力生产,却不愿意接家具配件这样的小单。
  功夫不负有心人。1994年夏天,王建斌在黄山家具展销会上结识了一家沈阳的热弯玻璃企业,当即就下了2万元的订单。然而,钱汇过去半年多,对方却迟迟没有发货。王建斌后来接受采访时说:“我当时心想,会不会是被骗了?我不甘心,那个厂家的玻璃又好又便宜,我太需要了。就算迟迟收不到货,我也要‘拼一把’!我又从银行贷了3万块钱,坐飞机去了沈阳。”
  好在事情没有他想的那样糟。抵达沈阳后,他马上找到那家热弯玻璃厂,才发现对方早早就发了货,但由于铁路运输的不便,那批货仍在路上。
  3个月后,王建斌终于收到了第一批热弯玻璃。很快,第一批电视柜上市,迅速引来抢购热潮。1995年,王建斌兄弟的电视柜销售收入达200多万元。此时,王建斌兄弟俩意识到,是时候成立一个品牌了,“掌上明珠”这个名字由此诞生。
  后来,仅凭借电视柜这个拳头产品,明珠家具的营收就实现了翻倍增长,到1999年,营收已达9900万元。但也是在这一年,王建斌意识到,单一产品无法做到基业长青。于是,王氏兄弟开始研究全屋家具,进军板式家具市场。除此之外,他们还具有全产业链意识,关注到了产品运输问题。他们将用于电视柜运输的板式包装技术发扬光大,引领了家具板式包装、运输、现场安装的时代。当年正是这一包装技术的出现,才让许多川派家具走出了四川。板式包装至今仍被众多家具企业沿用。
  王氏兄弟在家具行业奋力开拓的时候,崇州境内的三江镇和羊马镇也冒出了大大小小的家具厂。众多家具企业的聚集,孵化了产业聚集效应,不仅有利于相互学习、良性竞争,还便于提高当地配套措施。
  从电视柜到板式家具,王建斌的转型迎来成功。但崇平是个小地方,市场有限,要想继续发展,必须向人才、信息、基础设施、配套服务完善的工业集中地集中。
  2008年,崇州工业开发区已初具规模。企业到崇州发展,抵御风险的能力会大大增强。王建斌决定把企业从崇平镇搬到崇州工业开发区。
  很快,王建斌敲定了搬迁合同,新厂房破土动工……看到明珠家具的行动,崇州境内的家具企业也纷纷向崇州工业开发区集中。2010年,成都崇州经济开发区正式成立,把家具产业作为优先发展的主导产业。大大小小的家具企业看到了政府的决心和市场的前景,纷纷加速“集合”。
  连续几年的发展,全友、明珠等一大批家具企业撑起了成都崇州经济开发区的家居产业。就这样,崇州家居产业的“1.0”版正式成形。
  以头部企业为引领,产业生态良好,崇州家居产业迈上“2.0”
  与全国的家具行业一样,崇州家具产业的发展近年来进入快车道。
  全友、明珠等企业迅速做大,成为四川家居行业的领头羊。不仅如此,四川省内前十名的办公家具企业也相继汇聚崇州,成为头部企业。
  崇州有良好的产业基础和服务,吸引了外地家具企业的目光,而且本地企业已经取得的发展壮大也让他们看到了政府过硬的服务质量。很多“外来和尚”就这样吃了“定心丸”。
  索菲亚是一家主要从事定制柜、橱柜、木门、地板、配套五金、家具家品、定制大宗业务的研发、生产和销售的公司。2011年,索菲亚成为首家在A股上市的国内家居企业。为了扩大市场占有率,索菲亚于2012年进军西部,多方考察,最终在崇州收购了一家家具厂,并升级为工业4.0高端智能定制家居生产基地。与此同时,国内定制家具业的其他两大巨头尚品宅配和喜临门也来到了崇州。
智能家居:打造西部定制家居之都
索菲亚生产线一角。
  为什么本来扎根沿海地区的头部企业要在崇州设立西南基地?索菲亚家居(成都)有限公司总经理王冲坦言,这得益于成都市和崇州市的支持。成都崇州经济开发区智能家居产业部部长杨也介绍,作为成都产业功能区和全省100个省级经济开发区之一,崇州经济开发区优先把家居产业作为主导产业来推动。
智能家居:打造西部定制家居之都
索菲亚4.0智能工厂。
  王冲继续补充道:“还有一个原因是产业生态。崇州去年的家居产业产值112亿元,税收贡献5亿元,比重占成都的52%,占四川省的21%。这些数据,只是纯制造产值,如果加上园区外800家企业,泛家居产业有1000多家企业,从业人数约6万人。制造端形成的产业链快速催生出配套企业。不出园区,很多配套就能完成,省去了许多时间和成本。”
  目前,崇州是整个西南地区家居产业配套最完善的区域,有涂料、玻璃、压贴、封边等配套厂家。正是在这种情况下,许多当年与王建斌一起创业的同学也开始自立门户,专门为明珠家具做配套产业链,发展也蒸蒸日上。
  这种以头部企业引领、配套企业跟进的产业生态,产生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崇州的家居产业顺利升级为“2.0”版。
  大力发展智能产线和智慧家庭产品,崇州家居制造业实现“3.0”
  从2008年到2018年,明珠家具斥巨资进行了信息化改造。
  “2007年过年,我们摆了500桌坝坝宴,我端起杯子给全体人员敬酒。如果一人敬一口,我就要喝200斤。我当时就想,这样不行,人力密集型企业很难持续。”王建斌说。
  当时,明珠家具有8000名员工,生产端和运营端消耗了大量的人力。库存量大、周转慢、折损严重,而且生产管理、供应链和销售端由传统作业导致的问题也在日益凸显。王建斌下定决心引入现代化管理方式。
  2008年,王建斌带队出国,考察了日本丰田的信息化系统,决心用信息化手段对生产、管理、销售、财务和供应链几个方面进行改造。
智能家居:打造西部定制家居之都
崇州消费电子产业园。
  这是明珠的又一次转型。在全国家具行业中,采用信息化手段改造家具企业,明珠家具是“第一个吃螃蟹的”。后来接受采访时,王建斌说:“一个成功的企业就要善于洞察和把握市场变化,转型要回归初心,面对面地服务消费者,适应新的消费形势。”
  2010年,明珠家具的员工从8000人减到了5000人;2015年,又从5000人减到了3000人。转型之后的第二年(2009年),就实现了零库存的全订单响应式生产。此外,明珠家具还改变了过去地方总代理的模式,缩短加价层级,实现了对门店的直接管理。“当时明珠家具一年只有几个亿的营收,拿出几千万元进行信息化改造其实是需要决心的。这应该也与王总的背景有关,他对生产是有感情的,每次外出回来一定先到工厂转一转。正因如此,才会有信息化改造的战略选择,从结果上看,它也享受到了信息化的红利。”在掌上明珠信息化主管张浩看来,是王建斌对于生产端的重视让明珠率先在业内开始了信息化改造,这样的投入看似拖慢了扩张速度,但于长远而言,其实是少走弯路的。
  这次痛下决心的转型,让明珠家具从一个传统生产工厂蜕变成为一家现代化的公司。
  与明珠家具等本土企业艰难转型不同,引进企业可以做到“轻装上阵”。
  索菲亚进入成都,就站上了高起点,着手建设工业4.0高端智能定制家居生产基地。他们采用德国进口的柔性生产线以及国内自主研发设计的高端智能家居生产线、立体仓库、立体板材仓等智能设备,还有公司自主开发的设计软件与拆单软件,实现了“前端设计与后端生产”无缝连接。
  同时,索菲亚还利用智能立体仓库,实现成品发货的自动存储与精准发货。
  走进索菲亚的生产车间,就能看到几十米高的立体板材仓。沿着这些板材仓向前行进,会看到板材被自动切割、压边、打孔。一直到产品出库,机器的自动化作业负责了绝大部分工序。
  2021年,索菲亚家居高端智能项目一期4.0生产线投产,当年就实现销售收入10.2亿元的成绩。现在,他们的二期涂装车间已竣工投产,四期柔性车间B车间也已开工建设。王冲说,全部建成投产后,可实现年产值25亿元以上,上缴税收超过2亿元。
  智能生产线建设带来的变化是巨大的。王建斌以家具喷漆涂装为例:“过去粉尘大、污染重,工作一天下来,男的变成了‘白头翁’,女的变成了‘白毛女’,没人愿意干;现在自动化喷涂,根本不需要人工操作,质量还很稳定。”
  至此,智能化的崇州家居制造业基本实现了“3.0”版。
  建圈强链、数智赋能,崇州加快打造西部定制家居之都
  家居产业是崇州传统优势产业。从传统作坊到智慧家居产品,崇州走在了全国家居产业的前列。但崇州并未因此满足,决心再加一把劲,打造西部定制家居之都。
  杨也说,回顾这么多年的发展,也有一些薄弱环节,需要按照建圈强链、数智赋能思路,推动家居产业从生产性制造向服务性制造转变,争做成都家居产业的“圈主”和“链长”,以不断巩固提升“西部家居看崇州”的产业地位,打造西部定制家居之都。
  截至2021年3月,崇州家居功能区的规模企业已达300余家,相关从业人员10万余人,本地配套率达95%以上,是西南地区产业配套最完善的区域之一。近几年,崇州持续建设智能家居配套产业园,鼓励企业进行信息化智能化改造。为此,崇州政府投入了6000万元专项资金,专门支持园区和产业进行升级。
  从2021年开始,成都崇州经济开发区对家居产业实施了“123战略”:1是建立“西部智能家居定制之都”;2是加快崇州家居产业链上设计端、营销端的补链;3是向智能化、定制化、绿色化的“三化转型”。
  “不论是本土企业,还是引进企业,都觉得抓到了点子上。”王建斌说。
  “123战略”的具体内容是:实施补链行动,完善产业生态。引进和培育公共服务平台,补齐产业研发设计短板,促进产业向价值链“微笑曲线”两端延伸。组建成都现代家具研究院,引导和帮助企业改变传统设计思维,注入现代家居生活理念,提升崇州家具在市场上的品质竞争力。开发区与国家家具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成都)合作,参与制定“好家具、崇州造”的团体标准,不断提升产品质量和区域公共品牌影响力。
  实施强链行动,促进产业转型,就是围绕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推动传统家居产业向“智能化、定制化、绿色化”转型。崇州经济开发区筹集了1000万元家居产业专项资金,启动了智能家居全产业链服务中心建设,搭建了企业全生命周期服务体系。完善配套措施的同时,又引入三维家、丽维家等数字赋能平台和文轩宝湾、福人集团等绿色供应链平台,以推动企业“上云用数赋智”提升智造水平,引导企业通过技术改造、原材料替代、集采供应、共享喷涂等方式,促进企业绿色转型。如今,崇州经济开发区已经将全友、明珠等7家企业创建为国家级、省级绿色工厂。
  实施延链行动,培育新型业态,就是聚焦消费方式的改变和未来智慧家庭系列产品的需求,推动传统家居产品和销售迭代升级。为此,崇州经济开发区探索电商直播、“家居消费节”等新销售模式,打造集展销、新品发布、设计师大赛等为一体的特色网红林盘,瞄准未来家居产业“新赛道”,促进智能家居与消费电子跨界耦合,重点培育发展集家具、家电、物联网于一体的智能家居产业。
  如今,崇州许多家具企业已经迎来“4.0”版本的流水线工厂。消费者通过网络选购好各类家居产品的款式,输入具体的尺寸、颜色等个性化需求,就可以“一键下单”;家居生产企业通过大数据平台接受销售部门传来的数据,根据产品的不同,各式原材料从偌大的智能仓储货架上被自动挑选出来,转移到与车间连接的传送带上,完成“智能选配”;除了少数监控运行数据的技术工人外,智能化的生产流水线上,大小不一的木板按顺序完成切割、贴边、钻孔、喷漆,按照组装搭配被收入货架,实现“全屋定制”。家具的随心搭配、喜好组合、繁琐拼装、完美排列,就在这个过程中得以完成。
  崇州的西部定制家居之都已扬帆起航。
       相关报道:
  千年蜀中蜀,蓉郊新崇州《《《点击阅读
  历史文脉——
  古蜀流芳:古蜀文明现曙光《《《点击阅读
  典籍崇州:著书立说如江水滔滔《《《点击阅读
  城市风华——
  郊区新城:公园城市的乡村表达《《《点击阅读
  全域旅游——
  诗与远方,崇州“全域旅游再出发”《《《点击阅读
  智能家居:打造西部定制家居之都《《《点击阅读
  张露萍:开在七月里的石榴花《《《点击阅读
       更多精彩尽在《环球人物 · 崇州 蜀中之蜀 蓉郊新城 》特刊线上版,点击阅读↓↓↓
千年蜀中蜀,蓉郊新崇州
声明: 版权作品,未经《环球人物》书面授权,严禁转载,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我要纠错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

今日头条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