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00多年前问世的《华阳国志》,被称作“中国地方志的初祖”。作者常璩就是崇州人。崇州历史上文人辈出,著书立说、辛勤笔耕者不计其数,犹如滔滔的文井江水,日夜奔流不息。辛亥革命后,崇州精英活跃在各行各业,著书立说之风更盛,促进了经济发展、文化繁荣和社会进步。
《崇庆县志》全套10册,为木刻本,1926年刊刻完成,由时任知县谢汝霖与四川国学院教授罗元黼等撰修。
《旅燕杂感》为彭云生诗集,于1931年出版,现铅印本藏于四川省图书馆。彭云生,又叫彭举,古典文学研究专家,历任四川大学、齐鲁大学、成都东方文教研究院教授。他曾加入少年中国学会、中国青年党,解放后被聘为四川省文史研究馆馆员,晚年居成都老西门外,宅门镌有“芸庐”二字。
《新序校注》共有3册,由茹古书局于1944年出版,分类编纂自先秦至汉初的故事,记述古人言行以为时君之法戒,从而达到谏诤目的,具有较高的校勘价值和文学价值。作者张国铨。
改革开放后,崇州文化出版欣欣向荣,出版了《崇庆县志》《崇州市志》等。《月琴新歌》是傅德岷与人合著的一本叙事长诗,于1978年由四川民族出版社出版。傅德岷为西南大学中文系教授,渝州大学中文系教授,1960年毕业于西南师范大学中文系,从1959年开始发表作品。1981年,青海人民出版社出版了傅德岷主编的《散文名作欣赏》;1982年,四川人民出版社出版了傅德岷主编的《外国散文欣赏》。
《少数民族机智人物故事选》1978年由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祁连休编选。这是一部儿童类图书,不仅收录了中国汉族和部分少数民族民间广泛流传的机智人物故事,还收录了流传在世界其他地区的故事。此外,作者1980年出版《鲁班的传说故事集》,1981年、1984年出版《历代文学艺术家的传说》第一、二册,1982年出版《老一代革命家的传说故事选》。祁连休原名祁瑞麟,1959年毕业于四川大学中文系,长期从事民间文学研究,曾任中国社科院文学所研究员等。
《中国森林和中国林业》(英文)1980年由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出版社出版,作者熊文愈是著名林学家、森林生态学家和竹类研究专家,中国竹林培育科学创始人,有国际“竹先生”之称。先后提出现代林业、生态系统工程和生态边界层等概念和理论,对推动中国森林生态学的发展和林业现代化起到了积极作用。国际国内多家出版社出版了他的著作《森林学》《竹林培育》《竹类研究》《论生态系统工程》《树木生理与遗传改良》等。
《燕子啁啾》为榴红的中短篇小说集,1981年1月由四川人民出版社出版,获1981年四川省优秀作品奖。榴红原名王振华,1956年毕业于四川大学中文系,曾任四川省文联创作员、编辑,成都市文化局干部、话剧团编剧,《青年作家》杂志副主编、调研员、编审。四川省作协第二、三、四、五届理事。1983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作还有《酒鬼杨石匠的女儿》《榴红幽默讽刺小说》等。
《青城山志》作者为王文才。此书于1982年7月由四川人民出版社出版。王文才早年毕业于华西大学文科研究院,曾任四川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四川省社科联副主席,是著名巴蜀文化研究学者、首批国务院津贴专家。作者著述还有《元曲纪事》《白朴戏曲集》《杨慎学谱》《杨慎诗选》《杨慎词曲集》《成都城坊考》《蜀梼杌校笺》等。
《谈文言实词活用》1984年由四川少儿出版社出版,作者张伯龄。1957年,张伯龄毕业于山西师范学院中文系,为当代中国方志学者、地方志专家,曾任《崇庆县志》主编、《成都市志》编委、成都市地方志协会副会长、四川省地方志协会理事。
更多精彩尽在《环球人物 · 崇州 蜀中之蜀 蓉郊新城 》特刊线上版,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