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年度“感恩·温江”十大人物颁奖典礼
人,是城市发展的核心,在享受着城市生活带来的舒适的同时,也作为其中积极的一分子,贡献着自己的力量,绘就着美好的城市发展画卷。
近年来,温江坚持以法治建设为核心,以社会治理为支撑,以城市安全为基石,全面提升现代城市治理能力和水平,构建人人参与、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治理共同体。
人因城而幸,城因人更兴。在温江,人与城,从来都是双向奔赴。
从远处到身边,法律服务惠万家
2021年夏,来温江务工的赵师傅,在一次入户装修过程中被倒塌的墙砸伤了胳膊,急需治疗,却迟迟未能与业主达成赔偿协议。经济十分困难的他,只好寻求法律援助,但苦于没有业主的身份信息,没有办法立案。
“了解到这一情况,我们立即派工作人员到派出所调取相关材料,并指派律师援助,案件最终得到解决。”温江区法律援助中心主任冯国平回忆起当时的情况,这件事也成了温江区法律援助“协助办”服务产生的契机。
自2022年起,温江区法律援助中心针对部分申请人受现实条件制约,不能提供较为完善甚至必备的基础材料,进而得不到法律援助的情况,在全省首创“协助办”服务,加强与相关部门的协调对接,帮助申请人获取案件资料。“协助办”推出一年,已帮助87名申请人顺利获得法律援助。
“协助办”服务的建设,正是温江区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的缩影。近年来,温江区以群众需求为导向,在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上积极开展实践探索。为向民众提供更丰富的法律服务内容,在原有的法律咨询、法律援助、公证服务3项基本公共法律服务产品的基础上,加入司法鉴定、纠纷调解服务,使其扩展为5项,并探索扩展产品,形成了“5+X”公共法律服务产品体系。同时,温江区构建了以1个区级公服中心为枢纽、3个产业功能区公服分中心为补充、9个镇街公服站为支撑、95个村社区公服室为延伸的“区—镇街—村(社区)”三级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实现区域法律服务全覆盖。

社区治理
但产品齐全还不够,关键是要让群众触手可及。为此,温江区创新性地建立了镇(街)“全域通办”工作平台,做到“一站受理、全区通办”。2022年,温江区通过基层站点受理法律援助案件达300余宗。
温江区公共法律服务中心相关负责人说,“原本需要跑好多地方才能办成的事情,现在可以得到一站式解决,真正实现了把‘法律服务超市’开到老百姓家门口”。温江实行的这一系列创新探索获得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可,也给四川全省公共法律服务打了个样。
目前,温江区对公共法律服务的探索脚步还在向前,与驻温高校积极共建实习基地,让法治资源双向流动;共创法治文化产品,创新多样法制宣传形式;探索线上服务方式,建设公共法律云平台……一系列的探索,让公共法律服务触手可及,让人民因法治感到和谐安宁。

向市民科普法律知识

温江区司法局、四川艺术职业学院创编法治宣传方言话剧《毒殇》
从近处到高处,织密城市安全网
“警察爷爷,早上好!”
“小朋友,早上好!”
4月初的温江,凉意还未退去。早高峰时段的花都小学校门口,张友忠一边疏导着交通,一边不时和来往的学生们互相问候。

张友忠执勤工作照
时间回到2009年,张友忠到温江区公平派出所任职,先后从事社区、消防、交通管理等工作。渐渐地,坚守岗位的他成了同事们的榜样“张哥”,也是辖区内孩子们亲切的“警察爷爷”。2020年,他还获评首届“感恩·温江”十大人物,展现出基层民警的榜样力量。
今年3月,张友忠刚从干了14年的派出所民警岗位上退休。可换下警服的他,放不下心里的挂念,仍时常出现在高峰时的交通路口。“今后也要作为志愿者,继续服务人民。”
张友忠坚守的背后,是温江公安的力量。
近年来,温江公安扎实推进更高水平平安温江建设,推出一系列创新措施。
为做实主动高效警务护民心安工作,温江公安从巡警(防暴)大队选拔优秀警力组建“铁骑快反队”,重点围绕治安防控、交通治理和服务群众三大职能开展日常工作,为城市增添一抹别样“警”色。同时,为深入推进校园周边交通组织管理,保障师生出行安全,温江区相关部门开展学校及周边路口交通标识优化,设置“同心岛”、隔离柱、立体斑马线等,为师生和市民织密“安全港”。
警务力量在温江人的身边筑起了道道安全防线,而在城市上空,还有一张“看不见”的防护网,在实时守护着人们的日常生活,那就是被称为“智慧城市大脑”的智慧城市运行平台。
“让人恼火的‘飙车炸街’现象,在温江就快看不到了。”据温江区城市运营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温江区已在全区范围内启动“飙车炸街”综合治理,智慧城市运行平台便是其中的重要一环。
该负责人介绍,通过与区内重点路段的高噪音感知设备连接,平台能及时监测道路异常,并将问题迅速派发至相关部门,从而达成高效处置流程,实现用智慧化手段节约人力。与此同时,平台也在不断搜集、比对信息数据,形成“飙车炸街”重点区域和时段分布图,便于有关部门精确整治。
自2021年起,温江区在全面贯彻落实成都市委市政府关于智慧蓉城建设安排部署的基础上,打造了“1+4+N”的智慧城市总体运行架构。相关负责人介绍:“即是由1个区级城运平台和9个镇(街)级城运平台的区镇两级城运中心为大脑,统筹数据治理、场景营建、机制保障、安全底线4类示范牵引,再组合N个智慧应用。让城市治理更加智慧高效、干净有序、安全可控。”

智慧蓉城温江运行平台截图
为增强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温江区全国首创的“提醒服务”从这里发出;火灾、燃气安全、交通拥堵等城市运行痛点难点十件事,在这里实现线上监控处置……“智慧城市大脑”在发挥“智慧枢纽”力量的同时,也在继续探索完善中,通过智慧化手段,为心安温江建设添一份力。
从单向到双向,创新治理新方式
作为一名民营企业经营者,如何加强与在地青年的产学研联动,共同为温江发展助力,这是四川桉树林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刘庆一直在思考的问题。而在前不久,他的这一思考有了答案。
今年2月,第五期“雪峰远映·碧水初心——对话书记”活动在温江区文庙国潮文化街区社学里王光祈故居举行,以“共话民企未来 同建美好之城”为主题,就温江民营经济发展话题,展开交流。刘庆作为参与活动的在温民营企业家之一,畅言自己的思考。
没想到,他的建议很快就得到了推行,开办文创赛事、校企实践活动……在温江区委的主办下,联结青年力量与企业平台的活动落了地。同时,通过这些平台,刘庆打造的项目也吸引了不少青年创业者加入。民营企业与青年群体,形成了更好的联结。
“在外卖送餐员行业党委成立后,我们的急难愁盼有渠道反馈了、权益得到保障了、流动党组织也建起来了,感觉有了强有力的‘靠山’,工作生活更有底气。”今年,被评选为成都市“蓉城先锋·最美新就业群体”的叮咚买菜航天站站长张士杰表示。针对外卖送餐员群体去雇佣化、松散型劳务关系的实际,温江聚焦“统得起、管得住”,联合12部门成立外卖送餐行业党委,外卖送餐行业党委联动镇街、社区引导外卖小哥到居住地和服务区域社区“双报到”,进网入格担任兼职网格员。“寓引领于服务中”,激励了越来越多的外卖小哥担任兼职网格员等参与基层治理,他们正逐渐成为温江城市发展的新市民、社区百姓的新邻居、基层治理的新力量。
近年,温江区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聚焦小切口透视大主题、小人物折射大时代、小故事汇聚大能量,用榜样力量引领时代风尚,弘扬向上向善正能量。目前,“感恩·温江”十大人物评选活动已成功举办两届,评选出的人物大都来自基层一线、教育卫生、第三产业等各个领域,具备广泛代表性、深刻感染力和鲜明典型性,体现了榜样引领的新时代风尚,具有共同价值导向和普遍教育意义。

“感恩·温江”十大人物先进事迹宣讲活动
下一步,温江还将持续扩大“感恩·温江”十大人物评选活动的影响力,广泛开展基层宣讲,宣传先进事迹、弘扬高尚品德,持续厚植市民的家园情怀和共担意识,让责任与分享成为市民最广泛的价值认同,奋力建设温暖如家共担共享的心安之区。
更多精彩尽在《环球人物 · 温江 一座为你留灯的城市》特刊线上版,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