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搜索: 金砖
您的位置:首页 > 环球原创

这是温江“幸福”的模样

2023-07-25 15:38:49 来源:环球人物网 作者:蔡晓慧
大号 中号 小号
因水而生的温江,温润如玉,江园融城;追寻幸福的温江,民生兜底,百姓心安。

这是温江“幸福”的模样

市民在公园晨练
2022年12月21日,中国幸福城市论坛发布“第十六届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系列榜单,温江再度入选。这也是温江连续4年与幸福“结缘”。
人们常常追问,幸福到底是什么?
身处温江的他们——曹雪嘴角的笑意、李中富脸上乐出的褶子、刘鑫庭眼中的光、杜勤踏实的心,给出了温江幸福的“答案”。
“收入稳了,心也稳了”
1994年出生的曹雪,如今是一名“宝妈”。聊起孩子,她总是滔滔不绝,“每当她犯错时,总会机灵地唱《妈妈我爱你》,让我怒气全无”。
但在2022年,这样的温馨时刻有时还伴随着一些焦虑。当时,曹雪从工作了4年的企业行政专员岗位辞职,并休整了一段时间。当她满怀信心再出发时,现实让她傻了眼:“投了几十份简历,没有找到一份合适的工作。”那段时间,做导游的爱人因疫情影响收入少,小两口要还房贷、长辈又无法长期带孩子……压力从四面八方涌来,每到夜晚,曹雪常常一个人偷偷地哭。
为了生活,曹雪到街上摆起了冰粉摊,“收入时多时少,心也总是悬着”。正在她一筹莫展之时,事情有了转机。8月,宝妈群里弹出的一条推文,让她看到了机会。
“以前我看过温江区发布的为市民提供免费职业技能培训的类似推文,也对它很感兴趣。多学习一些技能也有助于我日后求职。”在诸多培训品类中,曹雪选择了短视频直播。
在为期10天的专业培训课程里,原本是直播“门外汉”的曹雪,掌握了搭建直播场景、脚本选择、主播话术演练等基本技能。此后,在社区创业指导中心的帮助下,涌泉播客工作室成立,曹雪担任出镜主播,“我们主要做直播带岗和带技,创新宣传渠道,让更多人能够实现品质就业”。
曹雪尝过寻岗的苦,所以每一场直播都拼尽全力。直播结束后,她还会自我复盘,精进业务,“我和团队都希望进入直播间的求职者能获得更多的工作机会,帮助他们寻找生活与工作的自洽”。如今,这样的自洽让曹雪的嘴角常常挂着微笑,从前压在心头的大山也消失了。

这是温江“幸福”的模样

曹雪(左)与同事做带岗直播
2022年,温江有4000名待业人员成功再就业,曹雪是其中一员。“收入稳了,心也就稳了。”就业局局长岳忠介绍道,“十四五”以来,温江区以动态掌握需求、夯实就业渠道、促进人岗匹配、提升就业能力、拓宽就业渠道、做实兜底帮扶为抓手,促进就业规模持续扩大,稳定就业态势更加巩固。全区城镇新增就业年均增长6000人以上,高校毕业生和就业困难人员就业率始终保持在90%以上。
在一次次的惠企政策落实、协同招聘、技能培训、创新孵化中,就业局也同曹雪般拼尽全力,“我们的目标就是让人人有稳定收入,在温江收获心安。”岳忠说。
此外,温江还全面推进和不断完善覆盖全体城乡居民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参保覆盖面持续扩大,新增参保企业3022家,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37.1万人,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率达97%,全区养老保险待遇持续上涨。
“他们不是一个人在战斗”
和李中富同住游家渡小区的居民,最近发现这个“孤儿女婿”脸上的褶子又多了几道。不过,这褶子不再是愁出来的,而是笑出来的。
李中富的愁是从2012年开始的。岳母李婆婆当时确诊了阿尔茨海默病,后来又因两次摔倒瘫痪在床,生活完全无法自理。“她逐渐忘记了我们,穿脱衣裤、如厕、洗澡等生活细节都需要他人帮助。”
“岳母一直待我如亲生儿子,她病了,我怎能不管不顾。”于是,靠打零工维持生计的李中富与患有听力障碍的爱人商量轮流照看岳母。
他们一度以为日子会慢慢变好。“家里就剩我一个人在打工,还需要定期买药延缓岳母的病情。”再加上护理能力有限,岳母身上生出多处压疮,李中富看着心疼不已。生活的压力,也让过去爱笑的他添了许多愁容。
2019年,在社区长期护理保险(以下简称长护险)政策宣讲会上,李中富觉得看到了生活的光。“工作人员和我说,岳母符合申请长护险的条件。”
经评估后,李婆婆被评定为重度失能二级,每月可领1000多元的护理费。让李中富欣慰的还不止这些——每月有8次专业人员上门护理服务。“护理员不仅帮岳母洗澡、理发,做功能维护,还教会了我们怎么和阿尔茨海默病人相处。”现在只要护理员上门,李中富都会拉着他们唠上半天。

这是温江“幸福”的模样

护理员照顾失能老人
看着岳母一天天好转,李中富打心眼里高兴。他时常把岳母抬到轮椅上,让她看看窗外的风景,听听小鸟的叫声。
截至目前,温江区已实现长护险制度区域和年龄全覆盖,累计为3640名失能人员提供专业的护理服务。
不仅如此,温江还是长护险重度失能人员服务标准与规范的制定者。温江医保局医疗保障事务中心主任吴娇介绍,“温江的康养经验丰富,我们联合成都市第五人民医院制定了相关标准,并制作了首个护理培训教学演示视频,在全市推广”。
“我们通过不断加大、创新政策宣传力度和方式,想让失能人员家属知道,他们不是一个人在战斗,让大家在需要帮助的时候找到我们。”入医保局耕耘17年,病人的权益是吴娇的心头大事,这同样也是温江夯实民生保障的重要一环。“十四五”以来,温江不断加强医疗保障体系建设、深化监管制度体系创新、发挥医保资源撬动产业作用,致力于“让参保人花最少的钱得到最好的治疗”,并创新建立“3+1+N”医保公共服务体系,获批建设成都市医保智慧服务示范区。
“让每一个人都有人生出彩的机会”
今年21岁的刘鑫庭,眼睛里比以往多了许多光。
即将在成都职业技术学院毕业的他,已手握两个“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金奖,其中“小小弥雾机,大国工匠造”项目系该校在“互联网+”大赛中斩获的首个国家级金奖。

这是温江“幸福”的模样

刘鑫庭获得大学生创业荣誉
“关于我的创新创业梦,还要从中职时说起。”2017年,个性内向又有些自卑的刘鑫庭,权衡再三,选择了读中职——成都市温江区燎原职业技术学校(以下简称燎原职中)计算机应用专业。让他没想到的是,自己在这里交到了知心好友,也遇到了感谢一生的良师。
起初,刘鑫庭对校园里展出的创新创业系列展板很感兴趣。“看到学长们在计算机领域崭露头角,我真的很羡慕。”双创的种子自此在刘鑫庭的心里种下。
在燎原职中的第三年,刘鑫庭选择向更高一级的院校突破,精进自己的专业技术。老师知道他的想法后,帮助分析他在学业上的优劣势,点出他在专业上的不足。最后,刘鑫庭以超出录取线许多的分数,进入“双高计划”院校——成都职业技术学院。
刘鑫庭不放过任何学习的机会,将全部热情投入到学业研究中,与团队小伙伴日夜奋战更是家常便饭。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两个国金奖项是他们共同努力的见证。那个曾经有些自卑的男孩,收获了前所未有的自信。刘鑫庭说,“我和团队小伙伴计划分散到多个行业,以搜索更多行业讯息,继而反哺我们下一个双创项目”。
如今找到实习单位并独挑技术大梁的刘鑫庭也会常常回到燎原职中,向学弟学妹分享自己的见闻,“我想让大家知道,即使是走职业教育,也有光明的未来”。
刘鑫庭的故事,是燎原职中对所有接受职业教育学子的期望。教学楼外悬挂的“创新驱动,服务发展,协同育人,多样成才”是281名教职工共同的教育方向。
燎原职中校长车平介绍:“我们希望,来到职中的每个学生在经过职业教育后都拥有人生出彩的机会。”
如今,温江通过出政策、给资金、建机制、优环境,拉动职业教育乘风而上。燎原职中不断深化职普融通、中高职贯通,2022年助力90%以上的学子顺利升学,“有专业技能打底,他们以后在就业时也会占据很多优势。”车平说。
“让人人有可获的优质教育”,犹如和煦春风,也吹拂着温江学前教育和义务教育阶段的学子。“十四五”以来,温江共新建投用公办幼儿园17所,新增学位5940个,优质资源覆盖率达80.5%;城乡、校际义务教育办学质量差距不断缩小,区域教育教学质量和优质均衡发展水平显著提升,通过特殊儿童学校随班就读、送教上门保障体系,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保障水平也不断提高。

这是温江“幸福”的模样

学生自由奔跑
“把健康与关怀送到家门口”
家住温江和盛镇石牛村的杜勤,在2021年确诊了高血压。一年后,37岁的她迎来意外之喜,怀上了二胎。可当听闻“高血压如果控制得不好,会引起静脉血栓,甚至死胎”时,家人们都非常担心她能否顺利产下孩子。
当时,杜勤在区妇幼保健院建卡,还从医生那里了解到,高血压只要控制得好,就问题不大。可她还是惴惴不安。“那时对孕期医疗知识不了解,所以总是很害怕。”
建卡不久后,杜勤接到一通电话。“您好,我是家庭医生经红,最近血压控制得怎么样?如果有疑问,可向我咨询,我会第一时间为您解答。也会在您产后进行随访。”当得知身边多了一个“健康管家”,可以为自己提供全面、有效、及时的个性化医疗保健服务和照顾时,杜勤和家人彻底放下了心,满心期待宝宝健康出生。
温江区医院事务服务中心主任杨波介绍:“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是为群众提供全方位全周期健康管理服务的重要方式,我们通过随访、线上交流、建微信群、分类建册等服务方式,把健康与关怀送到家门口,让居民觉得健康服务触手可及。”

这是温江“幸福”的模样

家庭医生上门为签约群众量血压
当前温江全区10家基层医疗机构组建“医生+护士+公卫人员”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团队104支,签约居民40.36万人,签约率41.7%,其中重点人群签约率90.08%,居成都市前列。
经红说:“居民可在15分钟内到达最近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或乡镇卫生院,甚至足不出户就找到自己的家庭医生。我们辖区内的张大爷,隔三差五就会给自己的家庭医生打电话,聊聊自己的健康状况。”在一次次扎实的健康服务中,居民与家庭医生之间正建立起一种“亲友式”的信任,自我健康管理水平也得以显著提升。
温江家庭医生服务的显著成效是该区致力于打造“健康到温江”民生品牌的一个切面。“十四五”以来,温江在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医疗卫生服务水平、卫生健康基础建设等多个方面发力,助力打造温江全域健康产业生态圈。
对于未来,温江锚定目标:力争到2025年,人均期望寿命达到82.42岁,千人口床位数达到9.22张,城乡居民健康素养水平达到35%。目标数据的背后,是人才的储备、产业的集聚、战略的明晰,更重要的,是一个个建设者打造“幸福温江·美好之城”的决心。
相关报道:
  温江,一座为你留灯的城市《《《点击阅读
  希望温江——
更多精彩尽在《环球人物 · 温江 一座为你留灯的城市》特刊线上版,点击阅读↓↓↓
温江,一座为你留灯的城市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

今日头条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