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搜索: 金砖
您的位置:首页 > 稿件

向“智造”迈进

2024-10-08 14:39:52 来源:环球人物网
大号 中号 小号


龙马湖。

“龙马湖太美了!可以去转转。”成都东部新区简州新城管委会的芒烈常常向到简州新城考察、参观的人推荐。

之所以会极力推荐龙马湖,一方面是因为这里的风景确实美,美得让人不想离开;另一方面是因为成都首个“无边界公园城市示范区”就诞生在这里。这里寄托了芒烈对简州新城的情感,也寄托了简州新城上上下下对未来的希望。

围绕龙马湖这个核心,建设东岸长岛、南岸旗岛、北岸横岛三个主题岛。在东岸长岛,借助自然山体和浅丘地貌,打造了城市机动车道路入地,实现“慢行友好、无车化”的路网格局,改变了传统城市通过红绿灯组织交通方式,达到公园与街区的无缝衔接,保证了市民步行的连续性,实现了“推窗见绿、开门见园”的愿景。“完全建成后,简州新城将是‘一面云山、三面秀城、城在园中、城园交融’的公园城市景区。”

随着“无边界公园城市示范区”建设的深入推进,简州新城以制造为基,创新为翼,重点打造新能源和智能网联汽车、新能源装备、智能制造装备3大主导产业,前瞻布局未来交通、新型储能2个未来产业,协同发展检验检测、先进算力2个功能平台,着力构建“绿色智造+制造服务”融合互促的现代产业体系,不断向“智造”迈进,塑造高质量发展新动能。

一座新城 从无到有

2017年4月,简州新城正式获批,由龙泉驿区代管。其实,在此之前,成都与资阳于2008年签订区域合作框架协议,决定建设成都·资阳工业集中发展区,简称“成资工业区”。因为成(都)资(阳)合作实际上是龙泉驿与简阳合作,所以又称成都(龙简)现代工业集中发展区。

成资工业区东临沱江、南连石桥镇、西连龙泉湖、北靠龙泉山,涉及简阳市的养马、石盘、周家、灵仙等4个乡镇,面积达100平方千米,产业定位为机械制造、电子电器产品制造、冶金及新型材料、农产品深加工等。

经过8年多的建设和发展,成资工业区实际上成为简阳中小企业聚集区,主要承接成都中心城区外溢企业。

简州新城获批后,成资工业区进入了新的时代。龙泉驿区和简阳市相继派出了精兵强将,服从服务于简州新城的开发和建设。

“接到通知,我第二天就来报到了。当晚驾车逛了逛,工业区具备一定的产业底子,但厂房陈旧零落,缺少配套。印象最深的是有两家食品厂,分别叫‘喜来吃’和‘核源’。”第一批派出干部高坡说。

简州新城位于成渝发展主轴上,作为未来城市发展主阵地,建设必须具有国际视野。新城发展不仅要兴产,还要具备独立成市的功能,要塑造一个能够留得住人的产业新城。起点高,要求自然也就高了,对专业人才的渴求当然十分强烈。

新鲜血液的进入,让简州新城焕发了活力。无论是城市规划、产业规划、招商引资,还是城市建设、产业发展等,都在按照独立成市的要求建设简州新城。

定位虽然发生了几次变化,但与新能源汽车相关的产业依然没有变,先后引进了一大批产业项目和学校、医院等配套的民生项目。吉利学院、天府赛道、凯迈新能源、奥地利三康等一批重大项目的引进,壮大了简州新城的肌体。


天府国际赛道。

2020年4月,成都东部新区成立后,简州新城划归成都东部新区管理。生活在简州新城的人常常把划归成都东部新区管理的简州新城,称为“新简州”。

“新简州”统筹了1个功能区(成都第二绕城高速与东西城市轴线之间区域)和3个协同区(石盘场镇及吉利片区、养马城镇、贾家工业园)。为认真贯彻落实成都市委“三个做优做强”、“四大结构”优化调整、产业建圈强链等部署要求,“新简州”以“制造强市”为牵引,致力于打造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重要产业新城。

改善环境 引力强劲

简州新城依托1275平方千米的龙泉山城市森林公园,8000多亩的龙泉湖和穿境而过的沱江,正努力构建“百里绿链、千米江岸、万亩公园”的绿色生态家园。除龙泉湖外,还规划了龙马湖、龙升湖等8个生态湖,形成“九湖链城”的生态画廊。

整个龙马湖占地2450亩,水域面积达1000多亩。按照规划,龙马湖将建设东岸长岛、北岸横岛、南岸旗岛三个主题岛。东岸做全综合性服务业,南岸做特企业与生活服务业,北岸做高国际化高端服务业,三岛错位发展。

开挖龙马湖的同时,也在开发东岸长岛。东岸长岛占地面积1.74平方千米,是中央活力区,也是无边界公园城市示范区,全力打造成一座“无车岛”,实现机动车入地、人车分层。

彼时,大大小小的挖掘机伸长了机械臂推坡挖土,运输车来来往往,整个简州新城实际上就是一个大工地。几年时间,正是在这些建设者们的辛苦努力下,简州新城也确实变“新”了。

“新”在交通路网基本成型,先后实施了总投资107亿元的市政道路36个。方家林大道、龙新大道等5条城市主干道建成通车,阳安大道至渝蓉高速进出口段建成开放,龙马湖中央活力区、先进制造集聚区次支路网加速成型。2020年以来,区域内新增路网里程约53千米,在建道路里程约29千米。

方家林大道是简州新城“三横三纵”中的一条纵向主干道,串联起简州新城三大重点项目——龙马湖中央活力区、吉利铭泰方程时空港和先进制造业集聚区。

“新”在能源供给日臻完善。建成自来水厂2座(供水能力达10万立方米/天,远期可达20万立方米/天)、污水处理厂3座(处理能力达2.2万立方米/天,远期可达6.7万立方米/天)、35kV及以上变电站5座(总变电容量达22.25万kVA)、燃气撬装站和配气站4座(供气能力达114万立方米/天)。

“新”在生活场景加快呈现。生产、生活、生态有机融合,高标准规划、打造的龙马湖中央活力区,成为人们休闲购物的好去处。策划的总部商务、创新研发、商业消费、教育医疗、品质社区等重点项目34个,也相继建成,总投资达到445亿元。

生产、生活、生态环境的提升,有力地促进了简州新城项目的招引,一大批符合产业定位的项目纷至沓来。仅2023年,就签约引进重大和高能级项目10个,协议总投资82.345亿元,实施各类重大项目87个,开工建设项目28个。

抢抓机遇 迈向“智造”


位于简州新城核心起步区、全长9.5千米的电力隧道一期工程。

成都东部新区成立以来,简州新城以时不我待、舍我其谁的豪迈气概,瞄准了智能制造产业。按照四川省委深入推进新型工业化和成都市委坚持科技创新引领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工作部署,简州新城结合自身发展基础条件,把握产业发展趋势质量。

向“智造”迈进,简州新城大抓增量。按照确定的产业方向和产业建圈强链的要求,做好三篇文章:

产业建圈强链成效初步显现。遵循“一个链主带动一条产业链”的发展逻辑,扎实推进引链主、铸链条、建集群,成功引入蜂巢能源、中科翼能、蜀道建科3家链主企业,导入航天世源智能工厂、欧珀琅精密刀具、利君重装等产业链配套项目17个,协议总投资约430亿元。2023年,简州新城开工建设项目18个、落地率达到90%,完成工业投资58.8亿元、占全区比重达60%。今年,蜀道轨交、海岸电子、欧珀琅等一批产业化项目将全面建成投产。

持续提升产业创新能力。搭建高能级创新平台。国家检验检测高技术服务业产业园、阿里云西部云计算中心等“国字号”平台加快建设,聚焦创新链、产业链有效衔接,靶向引聚中试熟化、检验检测、产业对接等生产性服务企业,储备中大检测、承势电子、四叶草安全等拟入驻平台项目14个。支持企业建设研发平台、引进科技人才。凯迈—西南交大新能源电池联合实验室、巴顿—哈工大电子束焊接研究院、吉利学院创新创业基地等一批企业实验室和技术中心加快建设,聚集行业领军人才90余人,引入副高级以上高端人才400余人。建立差异化企业培育机制。引导创新资源、创新服务向入库企业集聚,累计新增高新技术企业39家,创新型、科技型中小企业达到45家。

企业孵化载体逐步成型。按照“孵化一加速一产业化”的企业梯次培育路径,精心设计从科创空间到标准厂房再到专业化企业园的创新企业成长全流程载体。C立方、先进汽车科创空间2个科创空间已建成投用;新经济产业园A、B区入驻泰坦氢能源、旗丰新材料、凯迈新能源等创新型企业近40家;“专精特新”企业园落户正爵科技、衡霖科技等高新制造项目12个。


先进汽车科创空间。

抓增量的同时,不忘抓存量。由于历史的原因,园区内聚集的中小企业不同程度存在小而散、能耗高、效率不理想等问题。对这些存量,大力实施转型升级。因为不转型升级,将会被市场无情地淘汰。转型升级虽然痛苦,但可以让老树发新芽。通过政府引导、政策赋能,激发企业创新发展的内生动力。

位于成都东部新区贾家工业园区内的四川五洋工贸有限责任公司成立于2009年5月,主要从事标准件、异型件、汽车转向器拉杆及新型高速铁路道钉、机械配件、锻压件等生产加工。新区成立后,抢抓成都东部新区作为成都先进制造业核心承载地战略机遇,在简州新城管委会的协调对接下,帮助企业成功租赁了8000多平方米的厂房,新增了新能源汽车零部件项目和3条智能化监控生产线。去年9月,四川五洋工贸有限责任公司对所有产线进行自动化无人化升级改造,一个工人可以同时对4台设备进行生产操作,制造过程智慧化为企业高质量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预计完全达产后企业增加产值将超过50%。

增量、存量一起抓,让简州新城活力焕发。芒烈肯定地说:“在党工委管委会的坚强领导下,在全体简州人的实干苦干下,从今年开始,将迎来简州新城产业发展的爆发期。”

简州新城,正以一日千里的速度向前奔跑。

责任编辑:蔡晓慧
关键词: 成都东部新区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

今日头条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