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灾正如大考,越是危难越要向前,这是身为央企的责任担当。
2021年7月17日,河南省出现特大暴雨自然灾害,省会郑州严重内涝,防汛形势十分严峻。中国五冶集团第一时间启动应急救援机制,在豫单位立即应对灾情,员工主动请缨,奋战在防汛抢险第一线。截止到22日下午3点整,五冶共救出被困群众500余人,并捐赠了冲锋舟、抽水泵等救灾设备及大批紧缺生活物资。
2022年4月,上海市新冠疫情持续蔓延,面临着疫情常态化防控以来最严峻最复杂的挑战。五冶临危受命,紧急调集4000多人次参与7个项目建设,涵盖核酸样本分析实验室、集中隔离点和方舱医院等应急改造设施,共可容纳约2万个床位,以“五冶速度”同病毒赛跑,用理想信念和使命担当筑起抗击疫情的钢铁长城。
2022年9月,四川甘孜藏族自治州泸定县发生6.8级地震,五冶立即启动应急预案,要求震区项目在确保自身安全情况下配合政府做好抢险救灾工作。当时参与救援的五冶项目管理人员汶卫鹏,将自己的安全帽提供给了一名受困者,用于保护头部,营救画面被央视特写播放。
此外,在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脱贫攻坚战里,五冶派出技术骨干深入四川凉彝区,累计督导完成易地扶贫搬迁建成住房近12000套、惠及16.5万人,深入11个深度贫困县开展近50场次专项培训,培训4000余人,还投身河南汝州、贵州六盘水、西藏那曲等地,把援手伸向人居环境、交通设施、民工就业、电网改造等方方面面,用“赤子心”啃下一个个“硬骨头”。
“社会责任担当者”,既是央企基因又是光荣使命,五冶从来没有辜负党和国家的信任、人民的重托。每一次危难时刻,五冶党员先锋队、青年突击队总在抢险救灾的第一线。从请战出征到紧急集结,从采购物资到冲向一线,五冶人每一次都用丰富的经验、技术、设备为抢险救灾工作赢得了宝贵时间,有效守护了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也得到了当地政府的认可。
“五冶”是一声号角,更是一面旗帜,危急关头总会与人民心手相牵。当社会责任的鼓点响起时,五冶永远与人民同在。
系列报道:
开篇——
初心——
匠心——
丹心——
尾篇——
更多精彩尽在《环球人物 · 五冶,用“心”建造》特刊线上版,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