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搜索: 金砖
您的位置:首页 > 环球原创

奔向智慧建造

2023-08-24 16:14:52 来源:环球人物网
大号 中号 小号
  位于四川成都天府新区的独角兽岛,是以独角兽企业孵化和培育为主的产业载体,承载着以新经济业态助推发展的重要任务。走进正在火热建设的中国五冶集团独角兽岛园区六批次项目,一台台有“智慧”的大小型设备在管理人员操控下有序作业,在百米高空大显身手。
奔向智慧建造
成都天府新区独角兽岛。
  谈到它们,项目负责人崔刚很有感触:“以前在学校学测量用的还是经纬仪,我就在想,能不能不要每次都架机器,将来会不会出现一种末端设备,只要放在那里,数据就可以出来呢?而且建筑业作为劳动密集型产业,危险作业原来都是由工人用最原始、传统的方法完成,安全风险很大,干完活之后身上脏兮兮,能不能让大家丢掉‘搞施工就是一身泥’的刻板印象呢?”伴随着日复一日的坚守,项目团队一直在思考如何利用技术的迭代发展,让期盼变成现实,在保证工人高效、安全的同时创造“五冶速度”。以建造独角兽岛全岛第一高楼为契机,“智慧”理念被引入设计、管理、建造全过程,诠释出了对城市未来面貌的理解。
  设计优化是施工的第一步。项目团队前期将各个工艺因素提前考虑,设计过程中的BIM设计专题会议就达到16次,错漏碰缺等问题解决了142个,优化建议提出了293条,通过不断的切磋、磨合,设计质量得到了大幅度提升,保证了施工图纸的及时落地。
  在此基础上,项目团队还针对独角兽岛项目的特点进行“定点”优化。由于项目幕墙结构复杂,含形状各异的锯齿幕墙、内凹镶嵌和弧形幕墙等等,施工难度大,必须提前发现施工中的碰撞冲突。项目团队通过整合幕墙、钢结构和土建模型,在电脑里就把建设过程“预演”了一遍,在节点深化、碰撞检测上的设计调整,有效规避了风险。同时,项目团队从钢结构连接节点、钢筋布置、大型设备预埋构件位置的特点出发,组织各专业协同工作,提前发现并解决了各专业间工序交叉、衔接配合等问题。比如,最高的N1塔楼地上部分为保证净高要求,大量管道采用穿梁的方式,项目团队基于各专业紧密配合,对梁的开洞位置精确定位,输出加工详图,在工厂提前完成加工,让管道像“血管”一样精准、安全地隐藏于建筑结构里。
  施工现场的干净有序,也是因为智慧建造的提前布置。项目团队通过三维场地部署模拟,优化了不同阶段的平面布置和交通组织,场地内9个阶段的科学转换被清晰地呈现出来,总结提炼出一套基于BIM的狭小施工场地超高层建设辅助策划的方法。同时,数字孪生技术也被应用到施工过程中。记者在现场看到,通过鹰眼数字系统应用,可以智能比较BIM和实拍全景照片,以3D的方式准确跟踪构建安装位置,把握最新进度,提高施工准确性。
  一项项“黑科技”,覆盖了从高空到地下的方方面面。
  “5G+塔机无人驾驶远程控制系统”相比传统塔机具有吊重量大、智能防碰撞、可视化吊装、远程遥控的特点。工人在地面的远程控制操作台上,通过“手柄+按钮”可远程操控塔机运转,并可视化监控塔机结构回转、卷扬、钩头、现场作业面等,“爬上爬下”变成“地面作业”。
  “5G+智能液压爬模控制系统”是高楼墙面“塑形”高手,里面设置了可堆放材料、钢筋绑扎、模板支设、混凝土浇筑、结构清理、兜底防护等多功能的封闭式作业平台,让墙体施工像制作饼干一样简单——爬模自带的钢模系统用模板形成“饼干”夹层,混凝土在其中浇筑“夹心”,待“夹心”强度满足要求后,爬模架体又随着建筑墙面爬升,继续向上施工。相比传统需要人工爬上架体进行爬升操作,升级版的“5G+智能液压爬模控制系统”可以一键式、多机位、分区域或者同步爬升,并能够通过手机APP、PC端及控制中心进行远程查看和控制,施工效率提高一倍。
  这套系统在精确地塑造了高楼形状的同时,也实现了位移监测、压力监测、火灾报警监测、风速监控、温湿度监控等,极大地提高了超高层建筑施工的安全性。
  除此之外,轨道式智能焊接机器人、测量机器人、超高层建筑健康智能监测……独角兽岛项目工地俨然成了一座“科技博物馆”,各项最前沿的建造技术轮番登场,让人眼花缭乱、叹为观止。
  独角兽岛园区六批次项目,只是五冶践行智慧建造的一个缩影。走进五冶集团总部,可以在“大脑”般的项目远程管控平台看到雄安、深圳、上海、重庆、河南、吉林等全国多地项目的实时画面,智慧建设的种子已经跟着五冶人的建设脚步撒向全国各地,并开始生根、发芽。
奔向智慧建造
位于五冶总部的项目远程管控平台。
  系列报道:
  开篇——
  初心——
  匠心——
  丹心——
  尾篇——
  更多精彩尽在《环球人物 · 五冶,用“心”建造》特刊线上版,点击阅读↓↓↓
中国五冶:更快·更高·更好

责任编辑:邱小宸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

今日头条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