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发清爽地梳在耳后,眼中总是流露着温柔的笑意,纤瘦的身影和清脆的嗓音在人群中格外引人注意……刘亚静是北京大兴观音寺街道首座御园二里社区党总支书记。在社区工作的11年里,她把心留在群众身边,倾情描绘基层服务的同心圆。她的一天是怎样度过的?一起来看看,解锁刘亚静的基层治理密码。
化“心疙瘩”为“心纽带”
1月17日上午9点,刘亚静步履匆匆地赶到社区,开启新一天的工作。她拿出民情日记,里面记满了密密麻麻的工作事项,“这两天12345热线处理的事件,今天咱们去社区微法庭调解,律师和民警现在来了吗?”从刘亚静与同事的对话中看出,当天社区的第一件重点工作是去“微法庭”进行民情调解。
刘亚静介绍,“微法庭”以社区为桥梁,为调解双方提供了一个方便沟通的平台,让双方能心平气和地处理和解决问题。准备好调解需要的材料,刘亚静与调解双方、律师、社区民警一同来到来“微法庭”,刘亚静客观讲述了事情发生的经过,以及双方各自的需求。调解过程中,面对群众出现激动的情绪,她以温柔平静的话语耐心安抚,站在居民立场理解居民诉求,经过将近3个多小时的沟通,双方达成一致,握手言和,事情最终圆满解决。
刘亚静在社区“微法庭”做调解工作
“像这样的调解平时有很多,调解工作需要用时间、精力还有真心实意去解决,有些问题可能要用几天时间才能处理好。”刘亚静回忆道,前段时间,社区有一家租户与房主出现退房纠纷问题,迟迟得不到解决。她把双方一同安排到社区文明会客厅,面对面共同协商解决方案,安抚好双方情绪,清楚说明事件中的利害关系,从中说和,鼓励双方站在对面的角度理解对方,最后经过协商双方达成一致。“看着一个个矛盾纠纷最后得到化解,我心里就会觉得欣慰,很有成就感。”
做好群众的知心人、贴心人
妥善处理完“微法庭”事宜,刘亚静又回到居委会忙碌起来,社区内每天都会有许多琐碎的事待处理。下午2点,刘亚静开始了每日的社区巡查工作。
刘亚静检查电动车充电桩并打电话询问进度
“这块地面卫生怎么回事”“上次居民反映说充电桩的问题,你那边进度怎么样……”她仔细地检查社区内充电桩电量、路面卫生、楼道堆物堆料等,每走一处,看到问题,她就记录下来,及时联系相关人员处理。
“这些问题看着鸡毛蒜皮,但都是关乎群众生活的‘大事’,一根根螺丝拧好了,社区治理的大机器才能有效运转起来”,刘亚静说。
接下来,刘亚静还有一项很重要的工作。“我们社区有很多老人,都是我们重点关注的对象,平时我们会定期上门慰问,帮他们维修家中设施、检查消防安全、代买东西……”刘亚静说,她这会儿要去社区里一位独居老人家进行走访,前段时间,老人反馈家中的燃气灶坏了,她不太放心,准备去看看情况。
“阿姨,我是亚静,来看您了!”一进门,刘亚静就和老人热络地聊起家常,问候近况,并带着燃气工作人员为老人家进行检查。“您这儿暖气还挺好,这几天降温,出门您一定多穿点衣服。”民生无小事,小事不忽视。别看刘亚静嘴里念叨着的是居民生活的日常琐事,但心里牵挂着的是他们一件又一件的“大事”。小到生病就医,大到用水用电用暖,大大小小的事都把刘亚静的心装得满满的。
刘亚静到居民家中检查燃气灶安全

刘亚静接听居民热线
十年如一日 她依旧干劲十足
刘亚静的一天是忙碌的,要处理不少这样繁杂琐碎的“小”事。但刘亚静知道,只有及时把问题和困难解决在基层,把矛盾和纠纷化解在基层,才能切实提高居民群众的幸福感。
2012年,刘亚静便来到了社区从事基层工作。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社区工作让她有了一片广阔天地。首座御园二里社区自2017年成立以来,社区治理中也一直存在着难题。面对眼前困境与难题,刘亚静没有丝毫抱怨,撸起袖子说干就干,带领社区工作人员一步步把首座御园二里社区打造成了示范社区,获得首都最美志愿服务社区、北京市综合减灾示范社区等多项荣誉。
“群众的肯定就是对我工作最大的认可,是我坚持前进的动力。”从日常的“柴米油盐”,到各家的“家长里短”,这都是刘亚静每一天都坚持做的事情,未来,她为百姓办实事的这份初心依旧炽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