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搜索: 金砖
您的位置:首页 > 稿件

理想照进现实

2024-09-30 10:55:19 来源:环球人物网-《环球人物》杂志
大号 中号 小号


鹿溪智谷。

四川天府新区,一座蕴含勃勃生机的新兴之城。自10年前在荒芜中萌芽,从一张白纸到平地立城,依一幅蓝图到全面成势。天府新区正用一座城的力量,塑造一个未来城市的瑰丽图景,为人们演绎一个人间童话。

依山傍水筑梦城,自然和谐共营生

在晨曦微露的温柔里,中建滨湖设计总部犹如一颗熠熠生辉的翠绿宝石,镶嵌于兴隆湖畔,与波光粼粼的湖面共同开启了天府新区一日初醒的诗意序曲。这不仅是一座建筑的觉醒,更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愿景在现实中的璀璨绽放。

“你知道吗?天府新区就像是一个精心布局的生态棋盘。”规划工程师站在天府新区展览馆前,向游客展示着新区的宏伟蓝图。从鹿溪河畔的天府总部商务区,到科技与创新并蓄的成都科学城,再到充满创意与梦想的天府数字文创城,每个组团都被生态廊道温柔地串联起来,形成了一幅“拥绿亲水”的美丽画卷。

“瞧,那屋顶上的绿草,像不像给大楼戴上了一顶翡翠帽?”李阿姨牵着孙儿的手,漫步在湖畔,眼中满是对这片绿色奇迹的赞叹。中建滨湖设计总部,这座“近零碳建筑”正以它独有的方式,诉说着天府新区对绿色未来的执着追求。它不仅是一个办公空间,更是自然与城市和谐共融的生动注解。

步入人字绿廊,仿佛踏入了一幅流动的生态画卷。年轻情侣小张和小李,手牵手漫步其间,享受着自然与科技的完美融合。“这里不仅是跑步的好地方,更是我们灵感的源泉。”小李兴奋地说,人字绿廊以“乐活主义、生息城都”为灵魂,不仅构建了生态的屏障,更激发了年轻人对未来生活的无限遐想。

“天府第一污水处理厂,听起来有点不可思议吧?”环保志愿者王先生向记者介绍道。这座下沉式再生水厂,如同一位默默守护的母亲,用她的智慧与温柔,确保了长江上游的清波荡漾。它不仅是技术的创新,更是天府新区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生动实践。

天府新区,以其独特的“三分山水四分田,三分城市嵌其间”规划理念,探索出了一条城市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新路径。它告诉我们,城市的发展不应以牺牲自然为代价,而应在尊重自然、顺应自然的基础上,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天府新区的实践,不仅为中国的城市建设提供了宝贵的经验,更为全球的城市可持续发展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内外兼修高标准,公园城市新风貌

“海内沟河尽晏清”,天府之水,自古便流淌着智慧与文明。而今,在天府新区雅州路的深处,一条综合管廊如巨龙潜行,它不仅承载着现代城市的血脉——电力、通信、给排水等生命线,更以“功能复合、干支结合”的智慧,编织着一张隐形的城市安全网。

“看,这地下宫殿,是我们对未来的承诺。”天府新区规划工程师自豪地介绍,他的眼中闪烁着对技术的热爱与对城市的深情。“智能管控,让每一寸空间都呼吸自如,安全、高效,是我们给这座城市的礼物。”

步入中建滨湖设计总部,仿佛踏入了一个未来世界的入口。这里,科技与美学交织,低碳与舒适并存。40余项低碳节能技术的应用,如同星辰点缀夜空,让这座建筑不仅外观迷人,更内藏乾坤,实现了从“绿色建筑”到“绿色生活”的跨越。

“在这里工作,就像住在自然里。”设计负责人王先生轻抚着窗边的绿植,满脸幸福地说,“我们追求的,不仅是设计的卓越,更是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天府第一污水处理厂,一个听起来似乎与美丽无关的地方,却在地下默默上演着化腐朽为神奇的蜕变。下沉式再生水厂与地面上的景观活水公园相映成趣,水环境科普馆内,孩子们好奇的眼神中闪烁着探索的光芒。

“妈妈,原来污水也能变成这么清澈的河流!”6岁小女孩小可拉着妈妈的手,兴奋地指着水科普馆内的模型说。这一幕,正是天府新区生态价值转化的生动注脚,让曾经的“邻避”难题,化作了居民心中的“邻喜”。

“我们不仅要建设一座城,更要打造一个生态、生活、生产和谐共生的公园城市。”天府新区管委会的负责同志如是说。在这片充满活力的土地上,从城园交融到风貌协调,从科技赋能到联动协同,每一项举措都旨在探索城市规划管理的新路径,促进生态价值的多元转化。

天府新区,正以高标准建设的姿态,向世界展示着中国式现代化城市建设的典范。在这里,每一个故事都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见证,每一次创新都是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深情告白。让我们携手,共绘这幅绿色、智慧、宜居的公园城市新画卷,开启属于我们的绿色未来。


公园城市的生活。

城绿相融绘盛景,聚人兴产促繁荣

在天府新区的广阔天地间,城与绿交相辉映,人与产和谐共生。这里,每一片绿叶都在诉说着生态与产业共融的故事,每一声笑语都洋溢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天府新区,正以她独有的魅力,书写着城绿共融、聚才兴产的新篇章,向着更加辉煌的未来迈进。在这里,梦想与希望同在,创新与绿色共生,共同编织着属于天府之国的璀璨梦想。

春日午后,永安湖畔,清风徐来,水波不兴。成都优赛诺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负责人漫步于湖畔小径,眼中闪烁着对自然的热爱与对科研的执着。“从未见过一个园区,能如此精心雕琢每一寸土地,让科研与生活如此紧密相连。”他感慨道。在一次偶然的环湖散步中,他与同事偶遇,几句闲聊间,关于技术瓶颈的新思路竟如泉水般涌现。这不仅是自然的馈赠,更是天府新区“城绿相合”理念下,灵感与创意自由碰撞的见证。

“在清华四川能源互联网研究院的这些年,我深刻感受到了天府新区对科研的尊重与支持。”研究院的同志谈及此处,满是感激。自2016年落户以来,研究院不仅承担了数百项科研项目,更孵化出多家高新技术企业,其中半数选择继续在这片沃土上深耕。他说:“这里的公园城市生态,让我们在紧张的研究之余,也能享受自然的宁静,这样的环境,正是科技创新所需的灵感源泉。”

天府新区,正以“城绿相合”为笔,勾勒出一幅幅聚才兴产的生动图景。通过构建高颜值生态环境,吸引高水平产业投资与人才汇聚,形成了电子信息、汽车制造、数字经济等千亿级产业集群,创新引擎动力澎湃。同时,新区不断优化人才支持政策,从政策优惠到平台搭建,再到生态营造,实现了从“1.0”到“3.0”的迭代升级,为创新人才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与无限可能。

魅力公园映未来,梦想之城展新颜

“城郭繁华伴稻香,田园秀色倚楼旁。”漫步于天府新区,仿佛置身于一幅流动的画卷。白发苍苍的老李站在自家阳台上,望着窗外这幅生机勃勃的景象,不禁感慨万千,提笔又书:“清风拂柳村街净,旭日临窗市井昌。”他的笔下,不仅记录了岁月的变迁,更描绘出新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走进人字绿廊,这里是城市跳动的绿色脉搏,商业的繁忙与自然的宁静在这里交织成曲。与天府公园、秦皇湖等生态绿地共同编织成天府新区独有的蓝绿生态腰带,每一处都是风景,每一步都是享受。湖畔,一对情侣轻声细语,分享着对未来的憧憬;岸边,孩子们在草地上追逐嬉戏,欢声笑语中洋溢着幸福与满足。

“这里的变化真是太大了!”市民秦先生感慨道,“以前这里还是一片荒地,现在却成了我们周末休闲的好去处。”天府新区倾听民意,精心规划,让每一片绿地都成为市民心中的“诗和远方”。

“在天府新区,绿道不仅仅是通行之路,更是连接人心的桥梁。”兴隆街道的负责同志如是说。每个项目规划建设时,都不忘预留一条面向公众的绿道,这些绿道如同城市的血脉,串联起社区的活力与自然的宁静。周末,市民们或骑行,或慢跑,在绿道上享受生活的悠闲与自在。

天府新区不仅追求生态之美,更注重民生之需。按照500—800米的服务半径布局118个“15分钟公共服务圈”,让居民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便捷的服务。华西天府医院、天府中学等公共服务设施的相继落成,更是为新区的发展注入了强劲的动力。

“自从天府中学建成后,孩子上学方便多了。”刘女士感激地说,“而且学校的教育质量也很高,我们很放心。”公共服务设施的完善,让天府新区居民的生活更加幸福安康。


共享院子——归院。

天府新区作为公园城市的首提地,始终走在创新与实践的前沿。形成了《天府新区公园城市规划管理创新实践》这一成果。成果聚焦“构建活力生态网络、建立公共空间体系、塑造城市魅力景观、彰显新经济场景、创新规划管理制度”等5个方面,通过总师领衔制度、街区界面塑造、底层架空利用、通透围墙引导等一系列实践案例的融入,从城园交融、开放融合、风貌协调、科技赋能、联动协同等维度,提炼概括城市规划管理创新路径,不仅总结了天府新区在公园城市建设中的宝贵经验,更为全国乃至全球的城市建设提供了可借鉴的范本。

责任编辑:邱小宸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

今日头条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