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1日,由中国国际文化交流中心主办的“丝路健康国际合作联盟”启动仪式在北京举行。来自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河南省人民医院等34家医疗机构的共40余位专家代表相聚一堂,共同见证这一重要时刻。
来自34家医疗机构的共40余位专家代表出席本次活动
据相关负责人介绍,“丝路健康国际合作”项目于2023年12月27日举办的第三届“丝路友好使者”盛典上正式启动。盛典以“讲述‘一带一路’建设者的故事”为主题,通过讲述深度参与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的友好人士及团体的精彩故事,深入展现民心相通的丰硕成果,传递丝路友好的共同心声。2020年起,中国国际文化交流中心与《环球人物》杂志社已成功举办三届“丝路友好使者”盛典。获奖使者和团体来自三十多个国家,覆盖政治、科技、文化、医学、农业等多个领域。
“丝路健康国际合作”项目的启动,旨在推动中外医疗务实合作,强化中外医疗人才技术交流,积极推动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项目自成立以来已先后组织多次交流活动,未来项目将从技术交流与知识共享、人才培养和能力建设、创新技术研究和普及、文化与健康促进四方面着手,积极参与到丝路友好使者的国际间合作中来。
“丝路健康国际合作联盟”启动仪式上,中国国际文化交流中心常务副秘书长姚文致辞,他表示新时代的丝路精神赋予了我们更大的责任和使命,我们需要深刻意识到国际合作的重要性,携手应对全球范围的卫生挑战。而“丝路健康国际合作”项目将成为促进各国合作的重要桥梁,汇聚各国智慧,实现技术共享与人才互通。未来,“丝路健康国际合作”项目定会为全球卫生健康领域注入新的活力,并进一步深化沿线国家的友好合作关系。
《环球人物》杂志社副总编辑赵洪俊致辞时表示,2013年习近平主席提出的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为沿线国家和地区带来巨大的发展红利。展望未来,期待“丝路健康国际合作”项目能够在大健康领域不断深耕,汇聚丝路公益力量,惠及丝路亿万民众,为加强医学界民间友好往来,夯实民心相通根基发挥重要作用。《环球人物》也将把高标准、可持续、惠民生的丝路健康故事讲足讲好,生动展现共建“一带一路”追求的是发展,崇尚的是共赢,传递的是希望。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主任医师、“丝路健康国际合作”项目牵头专家田华教授从项目背景、项目未来合作方向、项目成员单位职责等方面做了详细介绍,让与会者深刻理解了项目的广泛影响和深远意义。田华表示,项目将以骨科学作为切入点深化健康国际交流,未来在健康领域不断探索和深耕,积极参与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
来自美国洛杉矶坦皮科医院(Hospital Angeles Tampico)的卡洛斯医生(Dr.Carlos)和来自北方综合医院(Northern General hospital)的斯托克利医生(Dr.Stockley)作为上届活动代表以视频形式发言,他们表示对与中国医生的国际学术交流印象深刻,并目睹了中国医疗的飞速发展。同时期待未来能有更多机会参与到更深入的国际合作中,特别是希望进一步体验和学习中国创新的医疗产品和设备。
Dr.Carlos(左一)和Dr.Stockley视频发言
启动仪式由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刁乃成医生主持。仪式现场,主办方为34家成员单位代表分别颁发了国际学术交流中心、区域交流中心、培训合作基地荣誉证书。
相关负责人表示,在“丝路健康国际合作联盟”的推进下,“丝路友好使者”盛典将携手更多优秀医院及医疗组织机构,汇集各界力量,推动国际健康合作,为构建全人类的健康共同体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