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人物网8月3日成都电 7月26日,四川大学城市研究所与成都现当代城市美学研究院在成都举办“首届最美城市学术研讨会”。与会专家形成共识,决定共同成立“最美城市评价中心”。
四川大学城市研究所所长、成都现当代城市美学研究院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何一民教授,四川省巴蜀画派艺术院执行院长、成都现当代城市美学研究院院长李杰研究员,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副所长黄俊棚研究员等参加会议,分别就成立“最美城市评价中心”的社会意义、学术价值和研究方向进行了深入研讨,认为成立“最美城市评价中心”十分必要。
“最美城市评价中心”的主要研究方向明确为:编撰年度城市美学报告蓝皮书;发布最美城市排行榜。
“最美城市评价中心”拟于2022年出版《成都市城市美学报告(2021)》蓝皮书,发布“四川最美城市50强”排行榜单;2023年出版《中国城市美学报告(2022)》蓝皮书,发布“中国最美城市100强”排行榜单;2025年发布“亚洲最美城市200强”排行榜单;2030年发布“世界最美城市500强”排行榜单。
“最美城市评价中心”对城市的综合评价来源于五大指标体系,每个体系又分若干细分指标数据,同时,参考市民网络投票参与度,最后综合评价计分。凡是县级以上的城市都是评价中心的评价对象。
最美城市评价的五大指标体系为:物质文明之美、精神文明之美、政治文明之美、社会文明之美、生态文明之美。
李杰介绍说,“五大文明之美”共同构成最美城市评价系统不可分割的整体,协调发展,相互影响,相互制约,是一个完整而全面的城市美学评价体系。生态文明之美是“五大文明之美”系统中的前提,物质文明之美是“五大文明之美”系统中的基础,政治文明之美是“五大文明之美”系统中的保障,精神文明之美是“五大文明之美”系统中的灵魂,社会文明之美是“五大文明之美”系统中的目的。
“强调‘五大文明之美’共同发展、协调发展、完整统一,是对人类社会城市发展趋势的正确回应,是对中国城市美学研究的高度概括和学术提升。”何一民如此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