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工匠】张健:爱创新的计量人

2021-05-17 16:58:59来源:环球人物网作者:何竞
原标题:【成都工匠】张健:爱创新的计量人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弘扬工匠精神。“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也被写进了党的十九大报告。在新时代大力弘扬工匠精神,对于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具有重要意义。近日,环球人物网记者走近“成都工匠”张健,看他如何通过自主创新来践行工匠精神。
 
  1996年进入电力行业,25年间,张健扎根岗位,造过检测器、开发过新系统,电能计量安装、外校、轮换、采集运维、班组技术培训等工作更是“随手拈来”,他说:“要想立足岗位,不仅要主动思考如何干好,还要熟悉流程去干懂。”从杂家干成专家的张健,在2020年荣获“成都工匠”称号。
 

(张健荣获“成都工匠”称号)
 
  练就“绣花功夫”
 
  打通工作“堵点”
 
  2014年,张健担任装表接电班班长。随着工作的不断深入,问题也接踵而至。居民户表串户,东家的电表接到了西家,导致计算电费出错,闹得两家很不开心。
 
  以往遇到这种问题,装表接电人员都要重新排查。一个员工站在表箱前操作开关来断电送电,另一个楼上楼下来回跑,通过实际的停送电情况,将户表与住户重新绑定。“既费时又费力,还容易被群众误解。”张健回忆道。如何才能高效解决接表失误呢?张健灵机一动,要是有个“检测器”就好了,能发出“信号”,准确显示出这是谁家的电表。有了想法,张健立即开始画图纸、动手制作。多番尝试后,最后决定从“电阻”上想办法。
 
  张健用简易材料“捣鼓”出一个貌不惊人的“错接线智能检测器”,只要将18个电阻分别接到18户的电源插头上,通过检测器上显示出来的电阻数值,就能准确对应出每只电表的位置。张健算了一笔账:“以前找到18只电表的‘归属’,至少需要两个人、两台对讲机、20分钟时间,现在一个人花5分钟便能顺利完成,而且中途还不用切断用户的电。”
[page]
  勇于“攻坚克难”
 
  不断征服新挑战
 
  日常工作中,张健始终把“创新”挂在心间,比其他人看得更远、想得更深、做得更多。

(张健在工作现场  图片由张健提供)
 
  2018年,张健担任国网成都供电公司城东供电中心计量及采集运维班班长。负责管理电表库房的女同志常找他哭诉,一个人忙不过来盘库整理表计的工作,每次下属供电所来领表,都需要在笔记本电脑上连接一个扫描仪,通过扫描表盘上的条形码,才能完成领取流程。“一会笔记本电脑没电,一会扫描仪没电,还会突然扫描失灵,需要重复扫很多次。即使扫描成功,到了登记时,系统会临时生成一个excel表格,但光标稍微一闪,数据记录就会跳行错行,又得重录。”
 
  表盘上的二维码,相当于人的身份证。能不能开发一套系统,让领表同志和库管人员掏出手机扫一扫,就能录入电表的基本信息和归宿走向?
 
  说干就干,张健迅速牵头带领技术团队攻坚。最终,开发出了“基于移动互联的计量资产库房管理系统”。“这套系统加大了物资领用准确率及分类管理。无需人力,就能对表盘库存情况进行‘实时监控’,可以极大地提高工作效率。”张健介绍道。
 
  “认真说起来,我都是在‘被动创新’,为了减轻工作压力,才会不断探索计量采集领域的更多可能。”这种自谦的“被动”也让张健收获了鲜花和荣誉。他参与研发的“全流程智能电表现场维护终端”获国家电网公司第二届青创赛银奖;主持研发的“智能户表错接线清理设备”在2017年荣获四川省电力公司“工人技术创新一等奖”;建立的创新工作室被金牛区总工会授予“张健技师工作室”称号。
 
  (本文图片由张健提供)
责任编辑:李佩蔺
声明: 版权作品,未经《环球人物》书面授权,严禁转载,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列表
文章排行

举报邮箱:jubao@people.cn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5363263

由《环球人物》杂志社有限公司主管、主办

Copyright © 2015-2024 globalpeople.com.cn.

版权所有:环球人物网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