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对话与互动,碰撞思想火花、分享真知灼见。
入冬以来,国内多地出现疫情,防控形势依然严峻复杂。与此同时,冬季防疫、疫苗加强针注射等问题,也成为民众关注的热门话题。11月16日,人民英雄、中国工程院院士张伯礼与国药集团中国生物首席科学家张云涛做客《大咖有云》首期直播现场,主持人陈铭以云端连麦形式与两位嘉宾一起探讨今冬防疫热点问题,并与网友进行在线互动。
直播中,张伯礼院士分享了动人心魄的武汉往事与不为人知的抗疫花絮。
2020年2月,年过七旬的张伯礼院士率领“中医国家队”进驻武汉市江夏方舱中医院,以中西医结合、中医为主的诊疗模式,创下病人零转重、零复阳,医护人员零感染的骄人战绩。
初到达武汉时,张伯礼团队将100部安装了病症调查软件的新手机带入方舱。医生进入病区后,可第一时间将病人的体征症状输入手机、传入后方平台。
张伯礼说,与2003年非典时手写数据的费时费力相比,这一次手机的应用“管了大用”——在超算中心的支持下,团队仅用一周多时间就得出了症候特征,为制定方案提供了强大支持。由于情况紧急经费尚未到位,这批手机最初还是团队向当地商家“赊账”得来的。
另一件事,发生在江夏方舱建设过程中。张伯礼回忆说,在体育馆内搭建方舱后,自己指出许多需要改进的问题:卫生间要怎样调整,洗浴要怎样设计,通道要如何配置……一个衣着朴素的人边听边记笔记,他还以为是包工头呢,后来才知道,这个认认真真的记录者,原来是江夏区的区长。
考虑到病人要在方舱生活较长时间,隐私需要保护,张伯礼提出,希望在方舱内设置隔断帘。但体育馆内部很深,铁丝架设困难很大,江夏区区长带着人忙了一夜,完成了任务。张伯礼说,这件事给自己留下了非常深的印象,“我觉得特别欣慰。我们的干部工作那么踏实、那么接地气。”
由于工作繁重、水土不服,年过七旬的院士突发疾病,不得不在武汉进行了胆囊切除手术……
回顾往事,当地干部踏实、接地气的工作作风,医护人员兢兢业业的顽强坚守,都给张伯礼留下了深刻印象。而对于自己在抗疫一线作出的贡献,张院士在直播中谦虚地表示,这都是自己应该做的,“荣誉给的太多了,夸的也太多了”。
作为国药集团中国生物首席科学家,张云涛就网友最为关注的疫苗加强针问题进行了回应。
他介绍说,去年4月,中国生物就进行了对加强针的系统性临床研究。从临床实验数据看,加强针的安全性数据好于前两针,接种后人体内综合抗体的水平会提升数倍到几十倍,疫苗保护力明显提高。因此,接种加强针对维持人群抗体水平非常重要。他强调,在病毒出现变异的情况下,疫苗接种依旧在控制重症、降低死亡率方面作用显著,因此,全民接种加强针非常必要。
对于冬季防疫的注意事项,两位专家都给出了专业建议:除接种疫苗外,做好个人防护尤为关键,应该少聚集、勤洗手、戴口罩,保持社交距离。此外,冬季防疫尤其应注意空气流通,每天应保持一到两次的室内通风换气,还应做到按时作息、避免熬夜;多喝水、保持口腔咽部湿润;多健身、提高自身免疫力。
对于很多网友关注的儿童防疫问题,张伯礼院士特别提醒:儿童尤其要注意保持大便通畅,此外,家长近期尽量不要带着孩子去远足,也不要到完全陌生的地方旅行。
直播中,张伯礼院士还分享了自己的“抗疫小窍门”:一是一旦身体出现反应,如咽部不适、疲乏倦怠等,应及早用药,以免错过治疗最佳时机;二是可以在冰箱中冷藏一些淡盐水,每天早晚拿来漱口,用棉签蘸取后刷一下鼻腔,可有效预防感冒、增强免疫力。
直播节目还设置了网友互动连线环节,针对网约车司机、家长、迪士尼游客等提出的防疫相关问题,两位专家一一进行解答,并再次对疫苗接种的重要性进行提示。
据悉,《大咖有云》为微博首档圆桌连麦节目,由人民日报社环球人物杂志与新浪微博联合打造。每期《大咖有云》都将邀请行业大咖围绕热门话题云端连线,通过对话与互动碰撞思想火花、分享真知灼见,向社会传递温度与能量。
新媒体与传统媒体全面融合的新颖形式,将赋予节目以丰富内涵与丰沛活力。本期为《大咖有云》首期直播,后续将陆续推出直击冬奥、文化热点等主题的云端连线。
举报邮箱:jubao@people.cn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5363263
由《环球人物》杂志社有限公司主管、主办
Copyright © 2015-2024 globalpeople.com.cn.
版权所有:环球人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