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他来说,置身于平凡的、艰苦的甚至严酷的生活,或许才是最佳打开方式。
| 作者:齐麦
这个国庆档,电影院银幕里最忙的人,除了吴京,还有黄轩。
论戏份,他出现的镜头其实并不算多。《长津湖》里,他是特别出演;《我和我的父辈》中,他在第二单元《诗》中饰演父亲,但剧情未过半,就成了回忆中的白月光。
《长津湖》是战争戏,《诗》的故事则发生在茫茫戈壁,两部戏里,演员形象都偏朴实、粗糙。特别是后者,当黄轩在漫天黄沙里跌跌撞撞地骑上自行车时,恍然让人想起他在《山海情》里饰演的马得福,虽然角色的身份和气质迥异,但都是那么灰头土脸,又那么可敬可爱。
于是出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灰头土脸的黄轩,比衣冠楚楚“霸道总裁”的他迷人得多。对他来说,置身于平凡的、艰苦的甚至严酷的生活,或许才是最佳打开方式。
01
在《我和我的父辈》中,黄轩的角色,是一名航天工作者,也是一位父亲。
这可能是全剧中最接近于完美的形象:他是满腔热血的航天人,为了完成任务不惜牺牲生命;他也是好丈夫、好父亲,对妻子充满柔情,也给了孩子们无限的爱。简言之,是个几乎没有缺点的人物。
有一种说法是,演反派容易出彩,有缺点的小人物也易于展现演技,角色越完美无瑕,塑造起来就越难。一个纯然光明、没有阴暗面的人物,很容易显得扁平、苍白、空洞。
而在电影中,黄轩把这样一个“完美人物”演绎得有血有肉,让人愿意相信这样的人曾经存在过,对他念念不忘,叹惋不已。
塑造出这样的人物,当然离不开剧本的支撑,但同样离不开演员的契合。事实上,历数黄轩近年来几个令人印象深刻的角色,几乎都是各种意义上的“好人”。
《芳华》里的刘峰,在“犯错误”之前,是雷锋一般的存在,几近完美无缺的道德标兵;《山海情》里的马得福,虽然称不上完美,却也是涌泉村最上进、最鞠躬尽瘁的正面典型。
黄轩的本事在于,不仅能把这类人物演得生动可亲,而且还能演出他们的迷人之处。他对这类人物的诠释无不带着一股至纯至真的味道,正是这种真挚,让好人好事不至流于空洞乏味。
《山海情》播出后,黄轩也被问到过如何避免角色刻板的问题。他说,自己主要是努力去抓住得福身上柔情、可爱和有人情味的一面,让人物接地气。
但其实他做到的不止于此。得福之所以打动人,是因为他平凡中的不平凡,一地狼藉中的理想主义。这个又穷又苦的农村干部,在大多数时间里郁郁不得志,且常常运气不济,但即便被生活捶打了千百遍,他依然要努力改变自己和全村人的生活。
02
陈凯歌讲过一段拍《妖猫传》时的故事:他一直想拍一幕白居易在下雪天因写不出《长恨歌》而内心饱受折磨的戏。有一天恰好下雪,他让黄轩来到拍摄现场。黄轩问怎么演,陈凯歌告诉他,不用演,去雪地站着就好。黄轩穿着一件单衣,在雪地里站了四十分钟,站到全身颤抖,就这样完成了这段镜头。
这段故事,是导演妙手偶得的佳话,也是演员表现力的证明——有些演员,好像天生就能给角色注入灵魂,站在那里就能为观众打开无限想象的空间。
这或许也从另一个角度证明了黄轩不那么适合“霸道总裁”。“霸总”需要适度夸张的表演,需要恰到好处的自恋和装腔作势。对于以自然细腻演技见长的他而言,这些都属于以短击长。
灰头土脸远远比霸道总裁更适合他——重新被马得福征服的观众对这一点已经深有共识。B站一个黄轩角色剪辑视频里,弹幕纷纷留言“快别演垃圾偶像剧了”“别再创业了”,评论区更是半调侃地建议:“以后尽量演那种身价(家)不过五十万的行不?”
至少在目前,黄轩的选择仍然可以放心。继《山海情》后,他的新剧角色虽然不再灰头土脸,但仍然是个不太得志的小人物。
对于这几年间的口碑起落,黄轩心知肚明,也曾直面过这个问题。他表示,尝试了总比没尝试好,“未来还会去尝试不一样的角色,也许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就像任何一个对表演有追求的演员一样,他懂得观众最爱看何种形象的他,但并不希望被定型。在这个对男演员来说最好的年纪里,他仍有足够多的空间可以探索。
举报邮箱:jubao@people.cn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5363263
由《环球人物》杂志社有限公司主管、主办
Copyright © 2015-2024 globalpeople.com.cn.
版权所有:环球人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