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意盈盈、景色融融的人间四月天,举世瞩目的2024年成都世界园艺博览会(以下简称“2024成都世园会”)已于4月26日在成都东部新区隆重开幕,会期共186天。从这一天开始,成都世园会113个展园集聚饱满的热情和自信,精心准备了2000余场特色活动,全方位迎接全世界园艺爱好者的光临和游客们前来体验。
成都,欣迎世园盛会
2024年3月6日,笔者走进成都东部新区成都世园会主会场,锦云楼、综合服务馆、成都国际友谊馆、植物馆、天府人居馆、主展馆六大核心场馆已全面完工,“时代特征、国际水平、中国元素、成都特色”惊艳亮相,处处展现着浓厚的巴蜀文化特色。
天府人居馆。
世园会,即世界园艺博览会简称。它是园林园艺行业最高级别的专业性国际博览会,被誉为世界花卉园艺领域的“奥林匹克”盛会,至今已有60余年历史。此前,共有12个国家举办了38届。世园会主要集中在欧美、日本等发达国家举办,首届世园会是1960年荷兰鹿特丹国际园艺博览会。1999年,世园会首次在中国昆明举办,之后国内先后举办了9届,最近举办的一届是2021年扬州世界园艺博览会。
成都在2018年1月启动世界园艺博览会申办工作。2020年9月30日,国际园艺生产者协会(AIPH)召开第72届年会,与会代表一致同意成都在2024年举办B类世界园艺博览会。2021年10月8日,成都在扬州世园会闭幕式北京会场,正式接过AIPH会旗。会旗被迎接进蓉城,这标志着世界园艺博览会正式进入“成都时间”。2022年5月,成都收到AIPH致函,获得2024年世园会举办授权。2022年6月,成都市人民政府完成了与中花协世团会举办协议的签署。2022年7月5日,AIPH与成都市人民政府正式完成世园会举办协议的签署,成都举办2024年世界园艺博览会的授权工作已全部完成。
成都既是一座慢生活的城市,干起大事来也是雷厉风行的城市。成都正式获得2024年世园会举办权后,迅速成立了2024成都世园会筹备委员会,组建2024成都世园会建设指挥部和成都园艺博览运营发展有限公司,具体负责世园会主会场的设施建设、商业开发、运营管理,面向全球广泛征集策划与规划创意。
主会场设在哪里?这是筹备委员会必须慎重考虑的第一个难题。因为,主会场的选址决定着成都世园会的国际影响力和后续的开发转化利用,筹备委员会的工作人员慎之又慎,凝聚各方智慧,一点也不敢疏忽大意。
他们通过编制总体策划和规划方案,在综合办会愿景、场地条件、会后转化利用多因素基础上,明确了主会场园区的空间结构、功能组织和风貌形象。通过公开征集的形式,邀请业界知名、具有往届世园会或其他类似重大项目参与经验的设计咨询单位,参与世园会总体策划及规划方案编制。为了确保园区各系统的衔接和落地,在总体策划和规划方案的指导下,从规划、建设和运营三个维度,编制了专项规划与研究成果,系统性指导园区的规划建设和持续运营。
主会场主要设计方案吸引了众多国内外知名的设计机构和设计大师参与,确保了设计的质量和水平。其中,核心建筑方案设计由崔恺等3位中国工程院院士领衔,钱方等10余位全国、省级勘察设计大师及知名建筑设计师负责,17家国内外顶级设计团队参与。
2022年9月,成都市规委会审定通过核心建筑方案,并敲定2024成都世园会主会场园区选址于成都东部新区绛溪河生态绿廊中部,规划面积3633亩,依龙泉山而聚,傍三岔湖而栖,山水相融、丘田相连,以芙蓉绽放为大地景观意向,布局6个场馆、7个功能区、113个主题展园,依托绛溪河生态带、世园游憩环和三条主题轴,串联锦云花谷、天府眼、五洲花园等,构建“移步换景画中游”等特色场景。
成都世园会的摩天轮“天府眼”。
丁福庄是成都园博公司的规划设计主管,在2024成都世园会主会场的建设中负责展馆招展工作。丁福庄介绍,到2023年3月,主会场就进入了展园选址高峰期,已经有107个参展单位完成了选址,还有众多的城市和组织在积极申请,完全是供不应求的状态。
巧思,让展园亮点纷呈
从成都东部新区绛溪四线进入世园会主会场,独具匠心的锦云楼远远地亮眼。锦云楼是园区最高建筑,也是园区的地标景点,总建筑高度46米。锦云楼的中心楼阁采用唐代楼阁风貌,翘檐、斗拱、台基、翼廊……处处皆显盛唐时期的繁华。登上楼顶四周眺望,整个展园风貌尽收眼底。
2024成都世园会的各个场馆、功能区、展园、景点,都呈现出规划者、设计者的巧思。本届世园会首次采取“1个主会场+4个分会场”的模式设计修建。主会场所在地的成都东部新区,位于成渝相向发展主轴,集中呈现未来公园城市形态。成都市温江区、郫都区、新津区、邛崃市四个分会场分别突出川派盆景、花卉产业、农艺博览、生物多样性特色,演绎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动图景。
2024成都世园会全面按照绿色发展主基调,规划者们力图充分体现成都公园城市特色,将“绿色低碳、节约持续、共享包容”办会理念始终贯穿于筹备、建设、运营等各个流程和环节,落实于建筑、能源、科普、碳汇、交通等各个方面。
主会场园区提取成都市花——芙蓉花绽放的线条形态,尊重现状场地肌理,遵循天府人居哲学与川蜀造园意境,以“七区百园六馆”的概念形成布局,七区为综合服务区、未来园艺展区、天府人居展区、中华园艺展区、国际园艺展区、公园城市展区、童梦世园区;百园为规划113个邀展展园;六馆为综合服务馆、主展馆、锦云楼、天府人居馆、植物馆、成都国际友谊馆。
主会场的设计方案融入了五大洲奇珍异草同园竞放的盛景,共有60余种本地区植物和500余种展园特色植物集中呈现,共建设展园113个。展园总数、境外展园数量、协会和企业展园数量均创下历届B类世园会之最。
园区标志性建筑锦云楼,是设计大师们深入研究成都历史建筑景观,充分汲取巴蜀文化养分,将时间穿越回千年盛唐,重现盛唐时期“日照锦城头,朝光锦云楼”的奇观胜景。他们结合园区内原生地势,修建“绛霞古池苑,一过一销魂”的绛霞湖作为中心水体,让曾经藏在浪漫诗词和历史文献中的绛霞湖,时隔千年在成都东部新区重现光彩,与成都市中心再现的摩诃池遥相呼应,共同向世界展示成都历史建筑景观的神秘魅力。设计大师们还力图展现传统人居生活,他们结合现有的大自然地形地势,引入川蜀特色,利用竹元素,打造川西林盘、竹山盛景,展现传统的成都人居生活环境,进一步彰显成都竹文化的深厚底蕴。
为营造市井烟火气息、展现传统成都生活场景,设计大师们也颇费心思,引入“最成都”“最巴适”的特色成都美食,再现老成都热闹的市井生活,延续城市文脉,唤醒老成都的历史人文记忆。天府人居馆依托院坝、荷塘和竹山,结合坝坝茶、川剧变脸等传统川蜀文化特色,构造最具成都特色的情景空间。
蓉城时光街以宽窄巷子和川西民居为元素,打造历史文化街区,结合传统川渝小吃,让游客在感受传统人文的同时,尽享烟火成都的“热辣”。更具吸引力的亮点,是在世园会举办期间,将提升游客的参与度。组织花卉园艺国际竞赛、城市主题日特色活动、非遗文化展示展演、夜游世园、童梦世园等2000余场丰富多样、全龄友好的会期活动。开展推动园林园艺、花卉苗木产业、人文艺术的国际交流合作。
机遇,可遇不可求
一个个巧夺天工的展馆、展园,如果只为一次盛会而落幕,那就太浪费资源了。在规划设计时,大师们独具匠心,高瞻远瞩,充分考虑到了会后的后续利用与发展,给每个展馆、展园、景点都赋予了后续的使命,让它们在会后的成都东部新区发展建设中继续发挥新的光与热。
比如以川蜀汉阙为设计灵感的综合服务馆,会时功能为游客服务中心及世园商业配套,会后将转化为未来公园社区邻里中心;以神鸟衔花为设计理念的主展馆,是世园会闭幕式、展览演艺的举办地,会后将转换为新区文化艺术中心;标志性建筑锦云楼是园区最高建筑,会时为川蜀园艺文化展示体验,会后侧重为西蜀古典园林博物馆;天府人居馆构造了最具成都特色的情景空间,会时为天府人居文化的活态展示,会后转化为川蜀民宿群;植物馆是展示世界各地珍稀植物的室内温室,会后转换为绿色研发展销中心;成都国际友谊馆是以上百个国际友城为主题的常设展览,在有限空间内展现成都与国际朋友圈的“无界交流”,会后将成为成都市民实现家门口看世界的展示窗口。
我们看到,规划者们在园区的“社会价值转化、产业价值转化、人居价值转化”三个转化上,做足了文章,有力地保障了成都东部新区这座未来之城的“园城融合,持续发展”。
盛会,永不落幕。成都东部新区依托世园会构建的开敞公共空间,转化作为城市的重要公共活动载体,承载文化艺术、运动教育、公共避险等社会和城市功能,让人民群众共享世园办会成果,以高品质盛会推动建设美丽宜居公园城市;他们依托世园会构建的优渥生态空间和绿色低碳价值取向,借助国际空港枢纽优势,整合新区文旅、生态资源,延伸文化旅游、园林园艺、绿色经济产业链,会后,将策划和争取举办中国花博会、四川省第一届园博会,打造成都入境首站游和国际精致露营首选地;他们还将依托世园会构建的优渥生态空间,搭建的国际交流交往平台,以及极具特色的景观和建筑设计建造成果,联动园区周边地块,营造绿色低碳、开放共享、智慧赋能的未来生活场景,打造公园社区、美好人居的样板。
世园会是园林艺术与城市的精彩对话,更是城市与产业的发展机遇。
成都世园会以“策划先行、运营前置”为工作理念,提前布局会中会后世园会的经营业态、产业结构,着眼构建山水林田湖生命共同体,成都东部新区科学划定了3条控制线,统筹布局三大功能空间。其中生态空间、农业空间和城镇空间占比分别为37%、35%以及28%。此外,成都东部新区全域规划了546公里的天府绿道,以及267个城市公园,实现100米见绿,500米见园,10分钟见水,使城市在自然山水中有序生长。
机遇,可遇不可求。借世园会契机,成都东部新区抓紧机遇,以会营城,以优渥生态本底和国际航空枢纽为依托,以世园会主会场为核心,联动策划包装三岔湖、龙泉山城市森林公园等文化旅游资源,打造商业会展中心、艺术产业创意基地、绿色科技创新基地、绛溪滨河生态休闲带等多元化产业和消费场景,将短暂的园艺展会转变为长期的城市红利,实现“产城融合、城园一体,文商农旅体融合发展”的新区新业态,打造一个永不落幕的园艺盛会。
在世园会,感受幸福时光
成都东部新区以世园会之名,正向全球展现一场具有国际水准、彰显中国特色、体现巴蜀风韵的园艺博览盛会,向世界传递绿色发展和诗意栖居的幸福生活理念,呈现美丽中国新画卷、公园城市新实践、中国式现代化的万千气象。
开幕的第二天,精心准备的各种丰富多彩的文艺文化活动在主会场的各个点位精彩上演:画展、民乐、豫剧、音乐秀、川剧展演、“花YOUNG”沙滩音乐快闪……精彩纷呈,让游客们目不暇接,沉浸式感受世园会带给他们的幸福时光。
法国-蒙彼利埃园。
画展在主展馆“曾孝濂博物画馆”内,众多游客被曾孝濂先生60幅精湛画作所吸引。今年已85岁高龄的曾孝濂先生,是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的教授级画师和工程师,被誉为“中国植物画第一人”。在这里,游客们有幸欣赏到他在2019年为北京世园会创作的巨幅画作《影响世界的中国植物》,和他特意为2024成都世园会创作的《银杏》《珙桐》《芙蓉》三幅作品。走进成都园,一场精彩的民乐演奏正在上演。8位身着传统服饰、气质高雅的青年演奏家,手持二胡、琵琶、扬琴、长笛等民乐乐器,全神贯注地演奏着名曲《春江花月夜》。一曲一曲已毕,游客们意犹未尽,纷纷高喊:“再来一曲。”在这里,还可以参加蜀绣、瓷胎竹编、道明竹编、新繁棕编、新津绳编等项目的非遗活态展示体验活动,亲手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走进郑州园,身着戏服的豫剧演员在鸣凤堂楼阁上表演豫剧经典曲目《穆桂英挂帅》。还有少林武术表演和插花花艺表演等精彩节目,生动展示着郑州传统文化的风采。在青岛园,巨型大屏上的青岛国际水彩艺术季成都巡展,展出着来自中国、美国、澳大利亚、法国、西班牙、巴西等国画家们的水彩佳作,以最新的自然风物、人文状态、创意元素为表现题材,通过水彩艺术的多样形式展现出日新月异的世界新象,表达对生活与艺术的热爱,也成为联结“水彩之都”青岛与“天府之城”成都的文化纽带。
成都园。
在2000平方米的“芃丁花园”,由成都芃丁花园文化创意有限公司打造的“超暖治愈系”非物质文化遗产系列活动,为游客认识自然、爱护自然提供了途径。有游客这样赞美:“每一片平凡的叶子,都有它独特的脉络和颜色,在完成手工DIY的同时,也温暖和治愈了自己。”
如果你喜欢画画,还可以带着自己的画笔和画板,记录下这次园艺盛会的每一个精彩瞬间,为艺术创作积累宝贵的灵感和素材。开园第二天,四川音乐学院成都美术学院的学子们就来到园区,看美景、绘美图,如痴如醉。
展园一个连着一个,各种精彩节目、人文风情,让游客们流连忘返,在欢快地感受世园会带给他们的幸福时光的同时,也稍带些许遗憾。
“节目太多,精彩太多,园区太大,一天根本看不完。一票可以玩两天多好。”游客们这样说。
你有所呼,我有所应。4月30日,世园会主会场作出了一个让游客们欢欣不已的重要决定:从2024年5月1日起,推出“一票连续玩两日”的福利,凭身份证验证即可入园。
不仅门票惠民,“五一”假期首日,“成都主题周”启动仪式及大型文艺演出还在世园会主会场“天府眼”举行。这天,最热闹的景点可以说是“天府眼”主舞台。一系列音舞诗画、川剧绝活……让游客沉浸式体验川剧之美,感受古典文化与时尚文化的精彩映照之美。
美好的亲民举措,加上主会场丰富多彩、全龄友好的精彩活动轮番上演,让成都世园会在“五一”期间,迎来了开园后首个客流高峰,游客超10万人次。
“五一”之后,主会场活动依旧精彩纷呈:临湖剧场音乐秀、飞花令、碳小花、川剧展演、汉服秀等小型精致、互动体验的活动将持续展开。尤其是6月1日,88米高的“天府眼”摩天轮正式投入运营,让游客从空中俯瞰世园会盛景。该活动一推出,就备受游客青睐,迅速出圈,成为网红打卡点。
为培育世园研学品牌,倡导热爱自然、崇尚绿色低碳生活方式,从6月1日至10月28日,主会场重磅推出“小手拉大手·家庭亲子研学”的研学福利,全国18周岁以下学生免票,陪同的学生家长可享受五折优惠,完成家庭亲子研学集戳打卡任务后还可获得研学证书。暑假来临之际,推出6月1日—9月30日的“成都世园·桃李芬芳”暑期研学,全国教师可凭教师证免费入园,在校大学生可凭学生证免费入园,备受师生们关注和青睐。
在繁花似锦的龙泉山下、清秀灵动的绛溪河畔,2024成都世园会113个展园,将陆续演绎2000余场精彩活动,让游客们在这个“百园之园”流连忘返,感受人生最为幸福的快乐时光。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
今日头条
川公网安备510190020043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