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节,露气寒冷,将凝结也。”寒露,是秋季的第五个节气,意味着深秋已经来临。
随着气温的不断下降,人们纷纷添衣加裳,抵御寒冷。若此时再来一杯“寒露茶”,那更是能暖到心里。
“寒露茶”指的是每年寒露的前三天和后四天所采之茶。不同于鲜嫩的春茶或干涩味苦的夏茶,“寒露茶”有着一种独特甘醇的清香味,尤受茶客喜爱,也被看作秋季所产之茶中最佳,亦名“正秋茶”。
茶客们在寒露时节饮着时下新茶,享受其甘醇滋味,也滋养身心,抚平秋燥,御寒暖身,可谓一举多得。
而其实,这样的雅事,古人早已在做。“春茶苦,夏茶涩,要好喝,秋白露(指秋茶)”,饮秋茶的习惯,最早可以追溯到晚唐。
晚唐诗人许浑便曾在诗中提到:“秋茶垂露细,寒菊带霜甘”,点出了秋季正当食的两味植物。而在同时期诗人张籍的诗里,也有“秋茶莫夜余,新自作松浆”之句,可见其对秋茶的珍视。
至于宋朝,喝秋茶的习惯就已普及开来。“邻父筑场收早稼,溪姑负笼卖秋茶”“地炉堆兽炽石炭,瓦鼎号蚓煎秋茶”,一生爱茶的陆游,也正是由此留下了许多叙写秋茶的句子。
如今,许多讲究的茶客,仍保留着喝“寒露茶”的习惯。
在清秋时,同三五好友相约而坐,见秋高气爽,捧一杯应时的甘醇热茶,品滋味,亦是品秋意。
综合来源:人民网、新京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