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搜索: 金砖
您的位置:首页 > 国内

傅汝芳:传承漆器髹饰之美

2023-09-21 18:35:00 来源:中工网 作者:黄细英 等
大号 中号 小号

漆器、豆豉、小刀——“阳江三宝”享誉省内外。而作为三宝之首,广东阳江漆器已有300多年历史,一直广泛应用于日用品、家具、礼器和艺术品制作,曾一度畅销海内外。近日,记者来到阳江,探访2023年“阳江工匠”提名候选人、阳江漆器髹饰技艺传承人傅汝芳,透过一件件精美的漆器,听他讲述背后的故事。


傅汝芳在创作漆画

记者走进阳江傅氏漆艺工作室,傅汝芳正俯首案前,精心打磨着手中的漆瓶。在他的周围,摆满了各式各样的漆器,有早些年用腰果漆制作的首饰盒等生活用品,也有用大漆制作的各类漆画、漆瓶,而楼上的漆房里,则放满了漆器半成品。


对模具进行裱布


开粉(大漆和瓦粉)

从事漆艺创作五十余年的傅汝芳出生于阳江一个漆艺世家。他自幼跟随作为阳江漆艺名师的父亲傅乃彬和兄长及姐姐研习传统漆器髹饰技艺。“我16岁就开始跟随父亲去做工,当时结婚的人用的都是木床,我父亲画花鸟,我画山水。”傅汝芳回忆称,以前,阳江很多家庭用的生活用品,都跟漆有关,与我国大部分地区喜庆多用红色的风习不同,阳江人喜欢用黑色的漆皮箱、漆皮枕作为婚嫁、庆寿的贺礼,寓意夫妻感情“如胶似漆”,漆器也寄托了人们对情感的美好祝愿。


开好粉后进行刮粉

“阳江传统漆器一直使用天然大漆作为涂料,后来,大漆越来越贵,加之供应难以保证,上世纪80年代,阳江漆器厂开始用腰果漆代用天然大漆,腰果漆的出现使得传统天然大漆漆器的传承与延续中断了30多年,如今,在阳江懂得天然大漆漆器的师傅寥寥无几。”说到阳江漆艺的历史,傅汝芳娓娓道来。


打完磨后进行刷漆

阳江漆器种类很多,从质地上分为皮胎、木胎、麻(布)胎、金属胎、瓷胎和纸胎,通过彩绘、髹罩、镶嵌、描金、雕填、变涂、堆漆、研磨等种种精湛的髹饰技法,运用到了各种茶具、碗具、漆画等生活用器及装饰品中,可谓是“万物皆可漆”。傅汝芳介绍,制作一件漆器的流程十分复杂,需要47道工序,每一道工序都极其讲究、繁琐,且每道漆髹涂后,都要进行阴干,费时费力。小到一颗珠子,大到落地花瓶,制作一个脱胎漆器需要耗时一个月至一年不等。


傅汝芳制作的茶壶漆器

2006年5月,阳江漆器髹饰技艺入选广东省第一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1年5月,入选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为更好传承阳江漆器文化,2014年,阳江漆艺院建成,成为集创作、展示、旅游、研发、教学、生产和销售于一体的漆器文化综合性展示窗口。


从质地上分为木胎、麻(布)胎、瓷胎和纸胎等

“从胎骨、裱布、刮瓦粉、涂漆到打磨、装饰,漆器制作的每一步都必须纯手工打造,学好学透这项技艺需要长达十多年的沉淀,这让不少年轻人望而却步。”谈起传承,傅汝芳感叹道。幸而,傅汝芳的儿子也对漆器有着浓厚兴趣,早在2014年,便在第十届“德艺双馨”中国文艺展示活动全国总决赛中荣获手工制作成年组金奖。

(文/南方工报全媒体记者 黄细英 图/林景余 通讯员 谭漪凡 梁秋韵 冯国腾)

责任编辑:蔡晓慧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

今日头条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