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唐代金银器
你脑海中的第一印象是___?
有这样一只胖罐罐
符合你对大唐气韵的所有想象
↓↓
中式极繁美学
这只罐子上有一幅绝美拼贴画
鎏金鹦鹉纹提梁银罐
体形浑圆 厚重饱满
表面还有一幅绝美的唐风“拼贴画”
折枝花团环绕盛放
鹦鹉展翅翘尾 翩然飞动
鸳鸯在花叶下休憩小眠
石榴、葡萄、海棠、忍冬
交织生长
俨然一座生机盎然的繁茂花园
枝叶晃动间 羽翅轻振时
满眼流光璀璨
千年前的极繁之美让人不禁感叹:
不愧来自大唐!
鎏金鹦鹉纹提梁银罐
代表了唐代金银器制作的最高水平
更是兼具实用性与艺术性的珍品
罐盖内部的墨迹说明了它的用途
紫英五十两,白英十二两
紫石英、白石英均为矿石类药物
由此可推断
这个胖胖的罐子
应是唐代的药品“收纳罐”
锤揲、錾刻、鎏金
唐代药品收纳罐制作超讲究
如此精致华美的药品收纳罐
制作过程十分讲究
造一个罐罐
当时的匠人需要具备哪些技能?
即刻揭秘
银罐圆鼓鼓的秘诀:锤揲(yè)
银罐外形为何如此圆润?
那可都是匠人用手敲出来的!
古人已对银制材料的特性了然于心
利用它们质地柔软、延展性强的特点
工匠不断敲击
使银块延伸展开成薄片状
并按照“定制需求”最终锤揲成型
用小锤“作画”:錾(zàn)刻
银罐表面栩栩如生的拼贴画
与錾刻技法密不可分
工匠用小锤敲打特制的金属錾子
让錾子在罐体表面刻画游走
一锤一凿 不能有丝毫错漏
细腻流畅的花叶脉络就此显现
(丝滑的过程简直治愈强迫症)
一键加Blingbling滤镜:鎏金
纹饰加工完毕
该来点“柔光特效”了
工匠将金粉与水银按比例混合
涂在需要“加高光”的区域
然后用火烘烤
留下的金层经久不褪
闪耀千年
小小一只银罐集齐了多重工艺
毫厘之中皆是匠心
光华熠熠!
去金银器里感受大唐之风
唐代是我国古代金银器发展的
鼎盛时期
当时的金银器设计巧妙、工艺精湛
图案纹饰更是繁复华丽
忍冬纹、缠枝纹、葡萄纹、宝相花
是当时的热门唐风元素
△葡萄花鸟纹银香囊 陕西历史博物馆藏
△鎏金宝相花银盒 陕西历史博物馆藏
受到外来文化影响
唐代金银器也常常独具
“异域风情”
如造型源自粟特地区的“带把杯”↓
吸收古希腊、古罗马金银器
多瓣装饰特点的
鸳鸯莲瓣纹金碗
一件件光华熠熠的金银器
是大唐风韵的凝结与浓缩
更是艺术融合发展的见证与体现
光芒流转间
鎏金鹦鹉纹提梁银罐上
闪现的是千年前的精工与巧思
如此惊艳
大唐,仿佛就在眼前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
今日头条
川公网安备510190020043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