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才能让国别合作园区开放型经济发展更具潜能和活力?“平台”是中德(蒲江)中小企业合作区给出的关键词。
作为国家工信部批复设立的西部唯一中德国别合作园区,近年来中德(蒲江)中小企业合作区聚焦开放,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为经济提质增效注入核心动能。
这中间,一家跨境贸易平台成为中德(蒲江)产业新城发展进程中强有力的竞争点。
从跨越山海到近在咫尺
每天早上八点和下午五点,SEPP中欧跨国采购平台(下文简称“中欧跨国采购平台”)的副总监孙扬都会准时在朋友圈发布两份国际知名大企业最新采购需求清单,这样的习惯他已经坚持了三年。“需求、材料、数量,再附上一张小小的图纸……”在外行人看来,这份需求清单属实有些“神秘又抽象”,但在国内制造企业眼中,这寥寥几行字的背后藏着“走出去”的路径。
2019年,中欧跨国采购平台正式落户成都蒲江,总部设在中德(蒲江)中小企业合作区内。这个拥有两万多家欧洲企业资源的贸易平台,能够给国内工业制造企业国际化提供怎样的助力?
中欧(成都)跨国采购平台
“中欧跨国采购平台是由德国联邦采购物流协会和德国先进工业科技研究院联合发起的,这两个协会专注工业4.0和采购供应链管理。”孙扬介绍,中欧跨国采购平台背后的发起机构在德国采购领域非常具有权威性和影响力。“两家机构及其合作伙伴共有两万多家欧洲企业会员工厂,其中不乏宝马、大众等跨国集团和众多行业翘楚,这代表着他们每年能产生十万多亿人民币的采购需求。”
依托两家德国机构在供应链领域强大的“朋友圈”,中欧跨国采购平台就以机构会员企业为主,同时也面向整个欧洲其他地方的企业搜集采购需求,从中筛选适合国内市场的产品,并在国内开发和寻找能够给欧洲企业提供合格产品的供应商。“我们像是一个中间人,国内的制造业企业可以主动地、定向地依托我们平台去开发一些欧洲客户,我们也可以帮助欧洲企业在中国开拓他们的供应链。”孙扬说。
最为方便的是,这样跨越山海的合作,在数字化赋能下,已经弥补了时间和空间的距离,信息差也在不断缩小。
目前,中欧跨国采购平台通过官方网站搭建了一个集信息发布、产品选择、沟通洽谈等多种功能为一体的线上渠道。企业在进行注册时,可以根据供需要求选择身份,并提供相应的认证材料,通过审核流程后,即可进入线上展厅查看采购供需。“我们网站可以提供中、英两个不同界面,方便不同用户操作使用,假如我是采购商,登录网站就可以看到供应商的展厅里有哪些企业,同时我也可以发布采购需求;那如果我注册为供应商,就可以在采购大厅里查看有哪些采购需求,可根据企业情况找到比较适合制造的产品。”孙杨解释道。
企业通过中欧跨国采购线上平台可以进行前期初步对接,当双方匹配度比较高时,可以选择近一步协商,比如通过视频会议或当面报价等方式确定合作意向,之后就可以进入产品打样、测试等流程。“我们希望通过这个在线平台,让大家接触到更多欧洲企业,及时了解欧洲企业采购需求,给大家搭建中欧工业品交易的桥梁。”孙扬说。
全流程助力企业“走出去”
而实现中外企业双方的筛选和沟通,只是中欧跨国采购平台最基础的作用。更重要的是,中欧跨国采购平台会围绕整个国际贸易全过程,在每个阶段提供相应服务。“在企业协商的过程中只要有需要我们出面的时候,平台就会随时提供帮助。比如说前期认证的时候,我们可以帮助国内企业提升管理水平,对标欧洲管理标准。在物流和通关这块我们也有相应的服务商,都可以由企业自由选择,让他们能够通过平台生态自由地对接。”孙杨说。
在欧洲,中欧跨国采购平台还拥有本地服务团队,他们可以帮助企业在海外处理事务,同时也可以进行市场的开拓。“有些工业制品到了欧洲,可能会有一些关于质量方面的交涉,但国内企业到欧洲去处理的话成本会比较高,而且时效性也差。平台的本地团队就可以帮助国内企业做一些前期的信息收集,了解一些具体情况,减少企业差旅和时间成本。”
法兰克福采购对接暨成都市招商引资推介会
除了帮助欧洲企业在中国采购产品,中欧跨国采购平台还会挑选符合标准的中国企业进入“行业伙伴计划”,主动帮助他们在欧洲开拓市场。“比如四川科思精密模具有限公司已经供应大量精密模具给国际工业界头部企业,平台将帮助他们进一步主动打开对外市场。”孙扬说。
正是因为中欧跨国采购平台的专业性和丰富资源,自成立以来,该平台已陆续向全国发布了超过1500亿元的欧洲企业采购信息,累计完成采购量350亿元。目前该平台已入驻采购商超过2000家,其中知名采购商210家,包括空客、舍弗勒、德国铁路等多家世界500强企业。
不单是帮国内企业解决问题,疫情期间,中欧跨国采购平台也帮助一些在中国的国外企业解决了不少物流方面的困难。孙扬清晰地记得这样一次经历,“疫情期间,一家落户在华东地区的德国隐形冠军企业要从意大利进口到国内一批比较大的物资,时效性要求很高,要走空运。”孙扬说,一般这种国际大企的物流都是由DHL、Phoenix等国际大型物流公司承担,但不巧的是,当时不少国际大型物流公司的航班时间不太合适,价格也比预期超出很多,导致这家企业迟迟没能选择出合适的承运公司。在一筹莫展及之际,这家企业想到了中欧跨国采购平台,“这家隐形冠军企业和我们平台之前就有良好的合作关系,我们也曾经专门带领这家企业的采购负责人亲自到成都来考察过当地的供应商,前期也做过很多深入地交流对接。”收到“老伙伴”的请求,孙扬立即筛选到了一家比较符合需求的国内物流企业,“有一家成都公司,他们找到了合适的航班,也能做到意大利上门提货,全部是一站式服务,德国隐形冠军企业还是很满意的。”
这次经历也让孙扬明显感受到,其实国内企业现在的整体实力已经在国际范围内极具竞争力,而不少优秀的企业因为缺乏真实可靠的信息渠道以及交流平台,才延缓了企业国际化的进程。“我们的平台就应该在这个过程中持续发力,推动国内企业加速融入国际产业合作和国际供应链体系构建。”孙扬说。
持续做优开放型经济载体
从更大意义上来看,这样的平台,也能推动成都及蒲江本地制造业融入国内国际双循环、参与全球合作的载体和支撑,加强国际门户枢纽功能。那么是何原因,让中欧跨国采购平台决定将中德(蒲江)中小企业合作区作为起步的“第一站”呢?
“成都是西部制造业的核心城市,拥有良好的物流条件,同时德企数量也是西南城市中最多的。”孙扬介绍,2018年,中德工业4.0暨全球采购大会正处于筹备选址阶段。当时,筹备组一行刚刚落地成都双流国际机场,正准备前往下一个目的地,在蒲江县相关负责人的盛情邀请下直接来到中德(蒲江)中小企业合作区考察。
在这里,众多的德国企业让考察团一行倍感亲切,熟悉的“身影”和“味道”令他们相信,蒲江或许可以成为链接中德市场的地方。这一年,中德工业4.0暨全球采购大会选择在蒲江举行,洽谈及间接产生的产品采购金额超过100亿元人民币。
2019中德工业4.0暨全球采购大会
这还只是开始。2019年,在蒲江县的大力推动下,中欧跨国采购平台正式落户中德(蒲江)中小企业合作区,并在此设立永久性机构,持续推进中欧企业合作交流。
中欧跨国采购平台成立四年以来发展迅速,帮助采供双方提供了独特的价值,未来,平台的采购潜力还将进一步释放。孙扬特别提到,“坐落在中德(蒲江)中小企业合作区,国际化营商环境格外突出,德风德韵也很明显,很像宜居宜业的德式风情河谷城市。我认为以后会有很多的欧洲企业前来这里投资兴业。”
孙扬认为,蒲江接下来还会有一些比较好的发展契机,比如川藏铁路、青白江中欧班列的链接等,都对区域内企业国际化进程起到基础性支撑作用。同时,中德(蒲江)中小企业合作区拥有像博世电动工具(成都)有限公司等国际名企,这些大型企业从落地到蒲江至今,也带动了不少本地企业快速发展。“我们平台落户蒲江,首先是义不容辞地帮助蒲江本地企业能够对接到欧洲的供应链,然后帮助他们开拓欧洲市场,寻找到比较好的客户,这是我们一直以来都在做的事情。”孙扬说,下一步,中欧跨国采购平台将加强中德企业之间的供应链合作,进一步发挥开放平台链接海外资源优势,全面提升开放水平,促进中欧中小企业在管理、技术、设备、资本、人才等领域交流合作,努力打造成为功能集成、资源融通、多向连接的开放型经济载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