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老师,你的梦想是什么?”
“我要做一名创新达人!”
梦想成为“创新达人”的“马老师”,是来自四川省宜宾市邮政分公司的“70后”邮政业务技师马永强,因热爱创新,乐于分享,也被同事亲切地称为“马老师”。近期,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组织的第十六届高技能人才评选表彰活动中,荣获了“全国技术能手”荣誉称号。
从业20多年来,马永强凭着对工作精益求精的执着追求和对业务技能持之以恒的创新,荣获了先进工作法、合理化建议、创新成果、小技改小发明等30多项创新奖励。
“一个人活着要有一种精神,工作更需要一个追求目标。”对于马永强来说,“创新”为他的职业生涯提供着源源不断的动力,也使他在平凡的岗位上,成长为一名不平凡的技术能手,成为全国高技能人才,入选交通运输部、国家邮政局优秀人才库和四川邮政专家库。
“实干”——厚植创新土壤
1998年,马永强成为宜宾邮政的一名投递员。工作第一天起,他就定下了做百分百投递员的目标(投递准确率百分百,客户满意度百分百)。为了做好投递工作,他把投递段道资料和客户信息整理成册并熟记于心,熟练掌握投递区域的200多条街道小区和众多单位,成了大家公认的“活地图”。当投递员的第一年,他就收到了公安局和中医院写来的表扬信,第二年,荣获了宜宾市邮政局“优秀青年”称号。
“2005年,是我明确方向、确定目标的一年。”马永强回忆道,这一年,四川省邮政分公司组织学习王顺友等先进人物的活动,“他们的事迹深深感动了我,让我的目标更加明确和坚定,那就是要做一名服务好、业技精、素质高、懂管理、善营销的新型劳动者。”
马永强收藏的一封封表扬信、一面面锦旗见证了他以“汗水”实现“目标”的决心——
“感谢马永强以热忱的态度和贴心的服务,休息时间坚持上门收寄包裹,并及时邮寄到甘孜州贫困学生手中。”2015年4月,共青团宜宾市委致电宜宾邮政表示感谢。
“真诚服务温暖用户心”这一锦旗至今挂在创新工作室最醒目的位置,2007年3月,马永强凭借一封来自安徽长丰县退伍老战士卢学珠的一封信,向居委会、派出所、公安局多次打听,帮他找到了40多年前的战友黄子俊。
为了一张来自黑龙江哈尔滨市的明信片,马永强跑遍了辖区内所有街道和社区,让中断25年的友谊再续前缘;因为一句“不常在家,收件难”,他为退休工人欧阳遐龄代收代投邮件十多年,风雨无阻。
2020年新冠疫情暴发以来,马永强的服务也并未间断。他通过邮乐网为客户查询、订购防疫物资,满足客户的需求;带领投递员晚上上门服务直至深夜,帮助武警部队的几百名战士办理好了邮寄业务;为距离市区20公里的某部队提供上门服务,忙碌到深夜才回到单位;为宜宾体彩中心向全市400余个体彩销售点邮寄防疫物资……他用行动践行了中国邮政“四不中断”的庄严承诺。而因长期坚持为部队官兵提供热情周到的拥军服务,马永强被评为“拥军先进个人”,获颁拥军证书。

马永强(左)
工作中,马永强坚持走出绿色围墙,开展上门便民服务。把邮政服务做成“一条龙”“全天候”“零距离”服务,也因此荣获了四川邮政十佳市场营销能手。
“服务社会要让用户满意,苦练内功要让自己满意,爱岗敬业要让企业满意。”从业20多年来,马永强妥善帮助用户查询邮件万余件、查找疑难邮件数千件、上门提供便民服务上万次,荣获了全国交通运输行业文明职工标兵、全国交通运输行业核心价值观践行者奖、四川省劳动模范、宜宾市道德模范、宜宾市十佳投递员、四川邮政最佳优质服务标兵等70多项荣誉称号。
“苦练”——技能创新出彩
“做一流员工,练一流技术,创一流效率,干一流业绩。”这是马永强的工作目标。他相信勤能补拙,勤学苦练基本功,成为了行家里手和业务骨干。
“只有练好基本功,具有精湛的业务技能,才能为客户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马永强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行动的。当别人下班休息时,他还坚持一遍又一遍地练习数报,报纸都不知道数破了多少张。如今,已熟练掌握“五指数报法”绝招,数报做到了“心手合一”“三快一准”(眼快心快手快数报准确),数500份报纸只要40多秒,比达标时间提高了20秒。为了练好盖邮戳,他加大训练量,手指起泡、出血,缠上胶布继续练,最终练就了“短平快飘移盖戳法”,100封信件盖戳只需要40多秒。
2007年,马永强参加宜宾邮政技术能手比赛,获得投递工种理论、操作和综合第一名,荣获宜宾邮政技术能手称号。同年,参加了四川邮政系统技术能手比赛,数报41秒全省第二名,荣获四川邮政系统技术能手称号。2017年,又荣获四川技能大赛——第七届全省邮政特有职业技能竞赛,投递先进工作法一等奖、二等奖和三等奖各一个,第五届全国邮政通信特有职业技能竞赛,投递先进工作法三等奖。

马永强
数报
刻苦钻研基本功,勤学苦练当能手。经过不懈努力,马永强的各项业务技能有了显著提高,先后荣获全国交通技术能手,全国邮政行业技术能手,宜宾市技术能手,宜宾市骨干人才,四川邮政系统技术能手,四川邮政岗位成才能手,宜宾邮政系统技术能手等称号。
“勤学”——激发创新动力
“投递工作不仅要苦干,还要巧干。”2011年7月,马永强作为全国邮政系统先进模范培训班学员,参观学习了北京东四邮局创新工作后,就把“创新”两字放在了心里。他明白,工作不仅仅是埋头苦干,还应该发挥聪明才智巧干、开动脑筋创新干,同时,也明白了要把工作经验提炼总结成成果和先进工作法,为企业发展发挥更大的作用。
“我知道,我有丰富的一线实践工作经验,但是在理论方面还比较薄弱,要想在创新方面取得进步,还需要有较高的理论能力和水平。”
2016年,马永强参加了四川省邮政业务技师考评。“刚刚报名的时候,就有同事说我,‘40多岁的人了,还这么爱折腾’。但是如果不趁自己还有精神、有斗志的时候去折腾折腾,那到老了,就只有后悔了。”马永强说,当时共同参加考评的同事都很优秀,在第一次展示的时候,他的表现最差。之后,为了让自己时刻保持精神集中,他在培训期间全程站着上理论课,同时,还坚持每天早晨5点起床背书。十天下来,他的业务知识突飞猛进,最终以优异成绩通过了邮政业务技师考评,获得考评员对他“坐着火箭腾飞”的评价。
“不服老”的马永强,还在2018年参加了四川省邮政分公司组织的省级内训师选拔。作为这次选拔中年龄最大的同志,他比别人花费的时间更多,比别人耗费的精力更多。“能够在48岁成为一名省级内训师,我自己也感到非常骄傲,觉得自己的努力没有白费。我觉得,人就应该终身学习,所以只要有平台,我就积极的参加。只有让自己的知识储备量不断提升,才能够让自己的创新路走得更远。”
扎实的技能、强烈的责任心和丰富的经验,为马永强解决了工作中的许多技术难题和疑难问题。而通过有意识的思考、摸索、总结、创新,他也提出了一系列工作方法。
通过对传统盖戳法从横向和纵向两方面盖戳的距离优化,提出了“短平快飘逸盖戳法”;通过对排信操作动作的改善,创新了“马步堆位码放排信法”;通过对疑难邮件的调查研究,总结出“疑难邮件七步查询投递法”。
2015年,根据多年投递经验,马永强又提出“通过组建专业化包裹投递队伍,优化邮件交接手续,实行个性化投递服务,整合投递资源,完善支撑服务,提升投递服务质量”的建议,荣获四川邮政“让邮件跑起来的合理化建议”一等奖。为了更好为民服务,马永强提出了“提升城市投递能力建设,打造为民服务优秀团队”的创新服务工作法,开展了为200多名老弱病残用户提供上楼进院精准投递的服务,先后为红军院、干休所的老干部们提供投递到家的爱心服务,为老百姓铺就了一条爱心邮路,受到一致好评。为打造营揽投人员“以客户为中心”的优质服务体系,马永强参与了2019年四川邮政营揽投人员揽服能力提升课程开发项目,对规范化服务(标准化作业流程等)方面开发了“揽投服务规范”等7门省级业务课件。
“传承”——走好创新之路
对于总结出的宝贵经验,马永强从不藏私,而是毫无保留的传授给同事。由于他的讲解细致全面、深入浅出,同事们都觉得简单易懂,上手也很快。现在,大家都喜欢亲切地叫他“马老师”。
提起马永强,同事姜伟满怀敬佩之心和感激之情:“马哥是我们学习的榜样和标杆,下班后,我都会与马哥一起勤学苦练基本功。我获得的宜宾邮政行业技术能手、宜宾市五一劳动奖章等荣誉,离不开马哥耐心的技术指导。”
宜宾市邮政分公司人力资源部负责人说:“马永强在平凡的岗位上刻苦钻研和革新,干出了不平凡的业绩,为全市员工树立了良好形象,起到带头作用,是我公司高技能人才的领军人,为全市邮政青年高技能人才的培养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从技术能手到技能教练,从言传身教“师带徒”到成为企业导师,马永强充分发挥高层次人才的传承价值和作用。如今,宜宾市邮政分公司成立了“马永强劳模创新工作室”,设立教学实践基地,开展师带徒培训活动,为更多优秀人才提供成长沃土。

马永强(左三)与同事
工作室秉承“人民邮政为人民”的宗旨,将“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作为激励职工迎难而上的动力源泉,把具有专业知识、业务技术和创新能力的优秀人才汇集在一起,抓住“创新”主题,普及创新理念、技术和方法。围绕技术攻关、技能传授、公益惠民、降本增效、管理创新等主题开展活动。
为解决普邮网投递区域交叉重叠、段道设置不合理等问题,通过“双力末端投递”等七个维度创新举措,对普邮投递网流程优化管理创新实践,荣获四川邮政创新成果二等奖;为解决纸箱大量使用导致资源浪费的难题,提出“纸箱回收循环使用,绿色环保最宜宾”创新课题,荣获四川邮政优秀创意奖;“开辟农村报刊市场,建设美好新农村”创新课题获邮政集团公司优秀奖;“提升营销能力建设,做好期刊固本创新”荣获四川邮政优秀创意奖;创新公益惠民主题项目活动,策划了关爱留守儿童、劳动模范、环卫工人等公益活动,为4000名留守儿童、1600多名劳动模范和500名环卫工人,分别捐赠了“劳模包裹”和“爱心包裹”。
“马永强劳模创新工作室”以数据让员工信服,以行动引领员工创新。工作室将创新工作融入到各个专业,为宜宾邮政的发展做好示范引领。2020年,“马永强劳模创新工作室”获集团公司授牌“中国邮政集团有限公司劳模创新工作室”;2021年,获四川省总工会授予“四川省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称号。
如今的马永强,除了是一名投递员,更是一名成果丰硕、荣誉满身的“创新达人”。在谈到自己对今后工作的规划时,马永强说道:“在投递之路上,我看到了祖国的蓬勃发展,在创新之路上,我感受到了企业的高质量发展。我深深感到,要做一名合格的新时代工人,除了优质服务外,还要发挥工匠精神,要有刻苦钻研、精益求精的职业素养。在未来的日子里,我会继续把‘做一名服务好、业技精、素质高、懂管理、善营销的新型劳动者’当做自己的目标。因为只有成为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的复合型高层次人才,才能跟上新时代发展的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