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企利民 成都青白江新增一张“名片”

2022-11-06 15:16:44来源:环球人物网
  11月5日,由新华网主办的第八届绿色发展论坛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成果展在北京举行,四川成都青白江区荣获“优化政务(投资)环境优秀城市”称号。同时,青白江区《营商新环境 “青”松办成事高能级创建国际化营商环境标杆城区》案例入选《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典范案例汇编(2022)》。
  多张国家级名片带来新机遇
  一天24小时,青白江在发生什么?进出港国际班列达8列,进出的国际贸易货物上千吨……在班列的汽笛声中,青白江紧抓每一次发展的机会。
  作为最早在成都国际铁路港从事红酒跨境电商的人之一,石蕤峰坦言:“我刚出去留学那年,中欧班列(成渝)才开通,每周两三班,货品也不多。”从法国留学归来再到如今布局外贸,他表示自己被青白江的发展速度“惊呆了!”
       回国后,石蕤峰来到青白江,短短几年时间,通过中欧班列,经他手卖出的红酒,实现了从0到50万瓶的跨越。不仅是石蕤峰,近5年,这里人才净流入达6.3万人。
       放进时间的显微镜,青白江的“变脸”逐渐清晰:这里首先是一座生态宜居的城市,继而变成众多人向往的机遇之城。
  为何这么说?就在2天前,国家商务部、发展改革委、财政部等八部门共同作出决定,在全国增设29个国家进口贸易促进创新示范区。青白江区成为此次增设国家进口贸易促进创新示范区中四川唯一入选区域。
  值得一提的是,这是继10月11日获批建设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以来,1个月内青白江区获得的第二块国家级“牌子”。
  不仅如此,作为中欧班列(成渝)始发地之一,在一趟趟班列的往返中,青白江地区生产总值连跨4个百亿级台阶,先后收获国家级经开区、自贸区、综保区、陆港型国家物流枢纽等多张国家级名片。
  港口与铁路为青白江带来了贸易的繁荣。全区进出口贸易实现快速增长,其中进口贸易更是爆发式增长。2022年1-9月,全区实现货物进出口总额208.5亿元,其中,进口贸易额43亿元,同比增长85.5%,形成了以整车贸易、跨境电商等为特色的进口贸易产业链。
  这是一个个市场主体“众人拾柴火焰高”的主动作为,更是对“机遇之城”的最好诠释。
  政务服务跑出“加速度”
  在成都金属云商总部及区域中心项目负责人张晗看来,青白江的政务服务,就一个字——“快”!
  张晗所在的成都金属云商总部及区域中心项目,是四川省重点项目。项目建成后,年钢材吞吐量达430万吨。“5天办5证,简直神速啊!”张晗口中的“5天办5证”是项目取得土地后,办理开工前的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首次登记、建设用地规划许可等5个证照,审批时间仅用了5个工作日。
  对于“青白江速度”,玉湖环球食品供应链中国西部基地项目负责人王骏,同样深有感触。仅用7个月的时间,就完成了从启动项目报征到交地的全过程,还一次性拿到了不动产权证、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实现了“交地即交证”。
  作为国际贸易港口城市,“青白江速度”不仅体现在建设项目审批上,也体现在国际贸易的改革创新上。作为我国自贸区中唯一以铁路枢纽为核心独立成片的片区,四川自贸试验区青白江片区设立五年来,这片“国家试验田”已硕果累累,108项改革措施卓有成效,其中15项获国家部委认可或推广。
  全国率先创建“进口预包装食品标签智能辅助管理系统”、推进中欧班列运费分段结算估价管理改革……正是在一项项创新举措的支撑下,成都国际铁路港快速腾飞起来。

全国首列“铁路快通”中老班列(图片由青白江区委宣传部提供)
  通关的快慢,也决定着货物的流通速度。以今年5月10日,全国首列采用进境“铁路快通”新模式的中老班列顺利抵达成都国际铁路港为例。进出口企业可在火车未入境前提前办理“快速通关”手续,入境后无需停留口岸另行申报并办理转关手续,可直接运输至目的地海关办理清关手续,在该模式下万象—成都的中老铁路货物整体平均通关时间至少压缩24小时以上。
  一项项改革促进地区经济的飞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在这里安家落户,一座新兴港口城市正在加快崛起。
  “青松办”让生活更加美好
  11月2日,曾阿姨满意地从青白江区大弯街道卿家湾社区瀚城国际“青松办”便民服务驿站走出来,没想到只花了几分钟就在自己居住的小区里办好了养老认证。

卿家湾社区瀚城国际“青松办”便民服务驿站(图片由青白江区委宣传部提供)
  “在我们老家要去村上办!”曾阿姨今年来青白江帮子女带孙子,社保生存认证过期后,她就没有再收到养老金,因为疫情又无法立即赶回老家,而“青松办”便民服务驿站“轻松”解决了她的难题。
       让便民服务驿站“开”在居民小区里,同时下放水电气缴费、养老资格认证等75个高频政务事项,这只是青白江立足便利化,持续提升群众满意度和获得感的缩影。
       相关负责人介绍道,2021年,青白江区以入选四川省镇村便民服务标准化规范化便利化建设试点区为契机,构建起“1+2+7+83+N”政务服务体系,大弯街道等5个镇(街道)获评首批省级“示范便民服务中心”,大弯街道北新社区等47个村(社区)获评首批省级“示范便民服务室”,村(社区)、镇(街道)可办事项达到98个、221个,实现“小事不出村(社区)、大事不出镇(街道)”。
  当前,青白江区持续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方便企业群众办事,探索创新数字化政务地图场景应用,打造集查、看、问、办、约、管为一体“政务第一站”服务,在刚结束的第三届数字四川创新大赛(2022)智慧政务总决赛上,作为两个基层政务机构选送案例之一荣获优秀奖。青白江区还建成“青松办”智慧政务平台,实现依申请政务服务事项92%“不见面”审批、63%“马上办”,案例入选“全国区县政府网站‘十佳’优秀创新案例”。
  青白江区打造国际化营商环境的目光,不仅仅局限在自己的行政区域内。进一个大厅,既能实现“跨市通办”,还能实现“跨省通办”。在四川全省率先与德阳广汉市、重庆江北区合作,探索出线上线下结合、全程网办+联审联办的政务服务跨区域通办模式。此后又与新都区、金堂县以及广汉市签订《“金青新广”政务服务同城化合作协议》,拓展跨区域通办合作领域。
  相关负责人谈道,此后,青白江将不断扩大朋友圈。截至目前,已与山东、云南等18个省市区建立合作,实现区级权限事项117个“跨省通办”、135个西南地区通办、221个“川渝通办”、300个“成德眉资通办”,累计办理事项超14000件,满意率达100%。(罗冬梅)
责任编辑:蔡晓慧
声明: 版权作品,未经《环球人物》书面授权,严禁转载,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列表
文章排行

举报邮箱:jubao@people.cn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5363263

由《环球人物》杂志社有限公司主管、主办

Copyright © 2015-2024 globalpeople.com.cn.

版权所有:环球人物网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