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德洲,扎根变电运维24载的“追光者”

2024-04-30 10:13:37来源:环球人物网作者:郭子俊
工作中的孙德洲(图左)
工作中的孙德洲(图右) 
 
    “好业务,是一点点磨出来的。”这是国家电网庄河市供电公司变电运维班班长孙德洲,常常提及的一句话。
  一副黑框眼镜,身着藏蓝色工作服,头戴黄色安全帽,皮肤因长期户外巡视、维护工作而晒得黝黑,脸上挂着亲切的笑容。憨厚、实干,是这位扎根电力工作24年的老师傅,给人留下的第一印象。
  从明阳66千伏变电站的值班员到管辖庄河32个变电站的运维班班长,从刚刚毕业时的“新手”到后来业务竞赛中的“命题专家”,从岌岌无名到备受赞誉,这背后所付出的努力,或许只有他自己知道。
  十年积累,他成了行走的“百科全书”
  时间回溯到1999年。彼时,从电校中专毕业的孙德洲被分配到了明阳66千伏变电站做值班员。
  “好好学业务!”师父的叮嘱萦绕在孙德洲耳边。他不敢松懈对自己的要求,更暗下决心要利用好一切时间,把业务工作往深了“钻”。就这样,小小的值班室,成了他自学苦读的“主阵地”。在闲暇时间,他大量阅读各种专业书籍、资料,更把这些知识一一应用到了实际工作中。
  值班室里的灯光、桌上一沓沓的学习资料,陪伴、见证了这个年轻人的成长——变电站设备上的每一个按钮、指示灯,他都烂熟于心;同事们一有难题、设备一旦发生大大小小的故障,大伙儿脑海里首先浮现的就是他的名字。
  十年时光飞逝,凭着多年对业务知识、技能的钻研和积累,孙德州练出了一双“精准抓住问题”的火眼金睛,同事们也常称赞他为行走的“百科全书”。
  直到2009年,由于变电站运行管理方式的变化,孙德洲被调到了新成立的庄河变电运维班。他也有了更广阔的舞台大展身手。
  有时,孙德州常想起最初的那十年,想起那段只有工作、学习的“苦日子”,想起在值班室里度过的每个日夜,他的内心充满了感慨,也洋溢着感激。
  从“竞赛选手”到“主教练”再到“命题专家”
  初入庄河变电运维班时,孙德洲的工作节奏一下子紧凑了起来,但他仍未停下学习与思考。2011年,凭借过硬的知识储备,他在层层选拔中脱颖而出,被推荐参加了省公司变电运行专业竞赛。
  那是孙德洲第一次参加省公司级的业务竞赛。他仍记得,临考前,他握笔的手还在冒汗。但当看到题目的那一刻,他松了口气。平时全面的理论涉猎,让一个个难题迎刃而解,他也在比赛中取得了三等奖的好成绩。
  在这之后,孙德洲的“钻劲儿”更足了。从业务知识到实践操作,他常常给自己“找漏洞”“补短板”。在同事的眼中,他是“痴迷”于学习、解决问题的电力苦行僧。在车里,值班室里,他随身携带的背包里,《国网公司十八项反事故措施》《继电保护》等专业书随处可见,“这样我就可以随时随地翻翻”。
  日复一日的积累,加速着他的蜕变、成长,孙德洲成了专业竞赛的中坚力量。2020年6月,他参与到了省公司变电运维技能竞赛理论题库编制工作中。同年7月、8月,他担任起了大连公司备战省公司变电运维技能竞赛主教练。
  从一个人的战斗,到一支队伍的战斗,孙德洲深知,自己肩上的担子更重了。2020年备战的那个夏天,他和团队成员在训练营里,整天与各类题目打交道,同时还要演练实操项目。这样高强度的封闭训练,从每天早晨6点,一直持续到晚上11点。有不少队员感慨,这段时光,不亚于高考备战。
  作为主教练,除了要讲解业务知识,他还要设计题目、做评判,“竞赛分为两部分:变电仿真系统的事故处理、运维一体化实际操作项目。”
  出题并非易事。以变电仿真系统的事故处理的题目为例,一个中等难度题目生成操作步骤的报文有600条左右,一个难题的报文近1000条。当时有4名选手参加集训,而每个题目都需他仔细批改4遍。巨大的工作量,是对其耐心与细心的极大考验。
  直到大赛几天前,孙德洲还绞尽脑汁地在题目上做了“拔高”,更一遍遍地带领选手们进行实操脚本的演练,“每个动作、台词、走位都需要精心打磨。有时,脚本一改再改,其中一个项目的脚本修改了6版。”
  功夫不负有心人。孙德洲带领的队伍在大赛中获得了团体第一名,选手们也分别获得了个人二等奖、三等奖、优秀选手奖的骄人成绩。得知结果的那一瞬间,他和队员们激动地拥抱在了一起。队员们都说,孙德洲那股不服输的劲儿深深地感染了他们。
  2023年9月,孙德洲被国网公司设备部邀请为国网公司2023年设备运检全业务核心班组技能竞赛命题组专家。电力行业发展迅猛,各大竞赛题型顺势而变,孙德洲也开始利用网络论坛、公众号等方式,汲取新知识,不断提升综合技能水平。
  从“竞赛选手”到“主教练”,再到“命题专家”,尽管角色变了,但孙德洲不断丰富充实自己的初心,从未改变。
  用小半年的时间编了本“武功秘籍”
  这些年,一路走来,孙德洲始终坚守着“爱钻研、下苦功”的品格,在电力领域持深耕。有不少人说,他是学习者,更是学习家。
  孙德洲抱来了一摞厚厚的、装订整齐的A4纸张,上面清晰地标注着“典型操作票”,还有密密麻麻的表格,“这些能清晰地说明每座变电站设备的各项操作。”
  原来,孙德洲负责运维的变电站共有32座。每个变电站在投运前,都需编制“现场运行规程”“典型操作票”等基础资料。为规范工作流程、提高效率,让新手们尽快掌握技能,孙德洲便利用自己的业余时间,编制完成了这些手册。
  “正常来说,一个变电站少则有10个、20个典型操作任务,多则有50、60个典型操作任务。每个操作任务背后,又有诸多的操作项。光是一个变电站,就要编制50页到100页左右。”孙德洲说,这摞厚厚的资料,他自己编了小半年。
  “只有深入了解各个电站的设备结构,再经过合理的步骤优化,才能编出这么实用的材料。”同事们为孙德洲竖起了大拇指,“这简直就是变电站的运行指南!更是我们的‘武功秘籍’!”
  在孙德洲心里,变电站就是自己的另一个家。翻看他的手机相册,不乏逢年过节时变电站的夜景。其中,有一张设备上空绽放着烟花的照片,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那是去年大年三十,孙德洲为自己和变电站留下的“独家纪念”。
  “逢年过节更要守护好电网,这是我的职责。平时如果有雷电、暴雨、台风等预警,一个电话就得立马赶到。因为工作的特殊性,我的手机要24小时保持畅通,除非手机运行卡了,我才会重启一下。”有一次,半夜忽然下起大暴雨,他接到电话,套上衣服就向外面冲。
  扎根变电运维24年,如今,孙德洲也带起了“徒弟”。他也常把师傅对他的叮嘱,挂在了嘴边:“好好学业务,是安身立命之本”。
  他是班长,是主教练,是师傅,是专家,更是爱钻研的“电网人”。或许在未来,孙德洲的身份、角色,还会继续增加,但他那颗始终保持学习、进步的初心不将更改。
责任编辑:李佩蔺
声明: 版权作品,未经《环球人物》书面授权,严禁转载,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列表
文章排行

举报邮箱:jubao@people.cn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5363263

由《环球人物》杂志社有限公司主管、主办

Copyright © 2015-2024 globalpeople.com.cn.

版权所有:环球人物网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