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身作则,不怕得罪人。”是范淑琴一直坚守的原则,她是北京大兴区清源街道兴康家园社区文明行为劝导队队长。从2019年建队以来,76岁的范淑琴已经在文明劝导第一线努力了6年。居民从不理解到积极报名入队……在她的带领下,社区文明氛围越来越浓厚。
“楼道堆物、遛狗不拴绳、烟头落地等现象反复,影响着家园环境和安全,只有提升大家的文明意识,才能彻底改变”,2019年,为提升家园环境、培育居民自律意识,兴康家园社区提议成立文明行为劝导队。
范淑琴是一名中共党员,平时一直积极参与社区志愿服务,对社区情况比较了解,也有深厚的群众基础,便主动请缨,担任文明劝导队队长。
2019年3月15日,兴康家园社区文明行为劝导队正式成立,起初只有十几名队员。“人虽少,但是大家齐心协力同样能有大作为。”范淑琴回忆起劝导队成立初期的情景,10多名队员主动约定,除了每周组织集中劝导活动之外,在日常遛弯、买菜时,看见不文明行为也要随时劝导。
“我们的工作就是‘挑刺’,起初也有居民不理解,但随着环境肉眼可见地改善,我们的‘粉丝’越来越壮大了。”范淑琴说。6年来,在她和队员的努力下,一个个不文明行为被及时纠正,队伍也获得了居民的认可。
劝导队巡逻期间发现,社区里常常有人利用绿化带、健身器材晾晒被子、衣物,既影响小区形象,还存在安全隐患。队员将情况反馈给社区,社区书记带领物业经理、志愿骨干进行走访,寻找合适点位,安装了9组晾晒杆,解决了居民晾晒难题。
“您遛狗得牵绳,既保护爱犬也让附近人安心。”文明行为劝导队伍既重劝导也强督办。在每日巡逻过程中,队员发现有人未牵绳遛狗,便及时上前劝导;发现烟头未熄灭、消防通道占用等问题随手解决……此外,面对不能随手解决的问题,就及时上报社区,确保问题有人盯办、困难有人解决。
为更好地发挥近邻监督、文明劝导的职责,范淑琴还会定期带领队员学习文明条例,逐渐成为文明行为督导的行家里手。他们活跃在社区一线,不仅要“挑刺”、找毛病,更重要的是妙手“栽花”增颜值,常态化参与家园治理。
去年,文明行为劝导志愿服务队组织50场周末大扫除活动,入户宣传2000余户。在劝导队的宣传引导下,越来越多居民的责任感和归属感被激发,一抹抹“志愿红”成为靓丽风景。
如今,文明行为劝导志愿服务队已有36名队员,其中党员6名。值得一提的是,队伍中均为60岁以上志愿者,超70岁的有16名,这群“银龄管家”发挥余热,持续活跃在社区文明劝导的第一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