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山脚下、大漠戈壁,8名着装整洁的哈萨克姑娘们正热火朝天地工作着。她们操作娴熟,指令规范,浑身洋溢着一股积极向上的干劲,这就是位于天山北麓的中煤华利和翔公司(以下简称“和翔公司”)筛选厂集控室“雪莲班组”。
2010年,中煤华利和翔公司与巴里坤县政府展开战略合作,解决当地就业并进行安置,8名哈萨克族女职工在乌鲁木齐煤矿技工学校委培后上岗,负责生产系统各种设备的启动运行与停机集中控制工作。经过多年的培养和锻炼,现在她们已经成为技术精湛、团结奋进的优秀集体;“雪莲班组”也成为了和翔公司班组建设的示范点。
镜头一 学业务,促提升,助发展
阿依古丽•阿斯尔别克,女,班长
问:请问坑口卸煤的间隔时间是多长?”
答:“卸煤间隔时间是2到3分钟。”
问:“原煤破碎机的操作指令是什么?”
答:“破碎机的操作指令是红灯禁止卸煤、绿灯正常卸煤”。
阿依古丽•阿斯尔别克讲解筛选生产工艺流程。
阿依古丽•阿斯尔别克在和翔公司工作了十年,经历了矿山从发展到壮大的全过程,她也由一个懵懂少女成长为今天的业务能手。作为“雪莲班组”的班长,她带过的新人,如今都成为厂里各个岗位的业务能手。
2021年5月,作为和翔公司的先进工作者,阿依古丽被推荐去北京大学接受党史学习教育暨干部素质提升再教育学习。结业典礼上,阿依古丽站在神圣的讲台上,感慨地说:“作为一名从戈壁滩长大的女孩儿,没想到自己能成为一名央企的员工,更没想到能代表公司青年干部来北京大学学习。我能有今天的一切,离不开组织的培养,我一定利用此次学习机会,将学到的新知识、新理念带回矿上,和姐妹们一起分享、学习。”
镜头二 学国语,专技能,争荣誉
古丽那孜•贾肯,女,副班长
问:“请介绍下上岗前应做好哪些防护措施?”
答:“上岗前应按照规定穿戴好安全防护用品,检查作业环境是否安全可靠,查看上一个班的交接记录,确认无误方可接班。

古丽那孜•贾肯在集控工业电视屏前观察博后筛状况。
几年前,古丽那孜•贾肯来到和翔公司别斯库都克露天煤矿担任选煤工,由于语言不通,许多基础操作都难以独立完成。为了能早日胜任岗位工作,她除了刻苦学习工作流程和岗位操作须知外,还积极向老师傅们请教各种技术性问题,遇见难啃的“骨头”,就记录下来,下班回家后再一一对照工作手册参照练习。经过长期的经验积累,她发现如果想全面提升自己的业务水平,就要熟练地掌握普通话,为此,她在学习普通话上狠下功夫,在工作实践中坚持用普通话进行指令操作,并积极与同事们进行沟通、交流。
在工作中,经常要写工作日志和交接班记录,有时一个发音、一段话,她感觉说不好、写不好,就下班回家后继续练习,甚至在做饭的时候,她都会用普通话说“放入青菜,放入羊肉、放入食盐”等句子。正是有了对业务学习和对语言不断刻苦钻研的精神,几年后,古丽那孜不仅能讲一口流畅的普通话,还成为了厂里的业务能手。由于普通话说得好,她多次代表厂里参加矿上举办的安全知识竞赛和各类安全主题演讲活动,并取得了优异的成绩,为班里争得了荣誉。取得成绩的古丽那孜没有忘记班中的姐妹们,在她的影响带动下,大家在学习业务和语言方面都有了较大的提升。
镜头三 振士气,明责任,促保供
阿依江•伊布拉升,女,集控工
“吾拉斯、吾拉斯……”任由阿依江再怎么喊儿子的名字,视频中儿子还是扭过头投入到姥姥的怀抱。姥姥责怪女儿:“你要是再不回家,你的儿子就不认识你了。”

阿依江•伊布拉升日常生活照。
“雪莲班组”的女职工们平时最大的牵挂是什么,那就是自己的孩子。在“雪莲班组”中,已经有四位女职工做了母亲,她们的孩子,年纪最大的不超过4岁,最小的才几个月,由于工作繁忙,她们中的很多人一个多月才能回家和孩子见上一面。2021年的严冬,为了完成集团保供任务,“雪莲班组”的女职工严阵以待,对原煤从输入皮带到加工、装卸全过程都进行了更加严格的监控,因为任何工作上的失误都可能造成皮带跑偏、倾斜的现象,甚至造成电机烧毁事故。为了保障特殊时期的工作正常开展,所有人都取消了休假,“雪莲班组”的女职工以她们女性特有的细腻和超强的责任心出色地完成了保供任务。
镜头四 跟党走,听党话,脱贫困
萨拉依•赛尔哈孜,女,集控工
问:萨拉依,你当初为什么选择来到这里?
答:我们以前是国家贫困县,我来到这里因为一个偶然的机会。有一天,我们接到乡里的通知,说有一家央企要进驻巴里坤,能解决当地就业。听到这个消息我高兴极了。我进入公司时是27岁,像我这样年龄的女孩结婚早,如果当初我没有选择来这里,也许我已经是三个孩子的母亲了。现在我们公司是巴里坤县第一纳税大户,每次我回家,邻居们都会投来羡慕的眼神。现在我们家有了小轿车,在县城里买了小居室,过上了非传统的游牧生活。

萨拉依•赛尔哈孜在记录设备运行情况。
镜头五 树理想,求上进,谋幸福
沙吾列•托合塔尔别克,女,集控工
问:你对现在的生活满意吗?
答:在这十年里,我们每天都见证着企业的成长、自己的成长。如果没有当初的选择,现在我应该跟着我的丈夫,赶着羊群,在一望无际的戈壁滩上寻找下一个栖居地。我刚到这里的时候第一次住进了干净、明亮的宿舍,手都不知道放哪,生怕一不小心就把房间弄脏了。当我走进上班的集控室时,我感觉我就是电视里的主人公,不由得心跳加速。十年里我学会了普通话,能够独立完成所有的工作。我结了婚,公司还解决了丈夫的工作,给了我们独立的生活空间,我们下一个目标就是拥有自己的孩子。
说到这里,沙吾列微微笑了起来。

沙吾列•托合塔尔别克结婚照。
这就是哈萨克姑娘,她们宛如天山上盛开的雪莲花,在自己平凡的岗位上用臂膀撑起了一片蓝天,在以男性职工为多数的生产单位发挥着女性半边天的作用,在女职工中营造了比、学、赶、超浓厚的学习氛围。永不服输是她们坚韧的性格,迎难而上是她们进取的人生。傲霜斗雪、坚韧不拔、团结拼搏、奋发向上是“雪莲班组”全体成员面对青春的独白,正如哈萨克的谚语里所言:“坚强的意志,不屈的精神,是勇士最亲密的战友”。作为一个集体,她们为共同的荣誉并肩战斗,为矿山的建设发展奉献着青春,她们用热情奔放的画笔谱绘着美好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