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右一为马永强(资料图)
他是中国邮政集团一名普通的揽投管理员,从事一线投递20余年。一份份散发着油墨芳香的报刊,一封封承载着亲情、友情和爱情的信件从他手中传递到千家万户;一封封“死信”在他手中复活,一段段真情和幸福在他手中连接……
他叫马永强,男,汉族,现年51岁,业务技师,省级内训师,投递高级工,现任中国邮政集团有限公司宜宾市分公司揽投管理员。
用户至上 热心为民服务
从工作第一天起,马永强就暗下决心,要做一名不一样的投递员,把每一件事情做好,真情为民服务,实现人生价值。
为了做好投递工作,马永强把投递段道资料和客户信息整理成册并熟记于心,熟练掌握了投递区域的200多条街道小区和单位,成了大家公认的“活地图”。为保证投递时限,工作时,马永强常常连饭也顾不上吃,水也顾不上喝,哪怕汗水打湿了衣服,也要优先保证邮件送达。遇到疑难邮件,他总是挨家挨户询问、查找,一封也未曾延误。
宜宾退休老人欧阳遐龄的宿舍没有物业,老人又经常外出,所以邮件的接收成了难题。马永强便主动帮其代收代投邮件,十多年风雨无阻从未中断,欧阳老人逢人就夸他贴心。
2000年12月,马永强收到两封台湾信件,收信地址均为宜宾市洋街32号,但城区内并没有洋街这个地址。凭借多年职业敏感,细心的马永强判断,这很可能是两封寻亲信!想到台湾同胞寻亲的迫切心情,马永强立即四处打听,寻找收件人。一番周折后,他决定在《宜宾日报》上刊登启事。功夫不负有心人,终于,马永强在李庄洋街找到了两位80多岁的老人,失散数年的两岸亲人得以重拾亲情。
从这以后,马永强常常会收到一些陌生人希望帮忙寻亲找友的请求。一封封承载着寄信人焦急、期盼的信,放在马永强面前的时候,他说,“这些不仅仅是信,对于我来说,是沉甸甸的责任。”而这份责任,马永强一担起就再未放下。
2007年3月,马永强收到来自安徽长丰县退伍老战士卢学珠的来信,希望找寻40多年前在云南当兵时的战友黄子俊。面对跨省难题,马永强并未知难而退,几经周折,向居委会、派出所、公安局多次打听,最后通过黄子俊的儿子黄昆找到老人,让两位老人重新取得了联系。“真诚服务,温暖用户心”,黄子俊送来的锦旗至今挂在办公室最醒目的位置。
2011年,一张来自黑龙江哈尔滨市的明信片,引起了马永强的注意,明信片上写着“麻烦邮递员帮我寻找宜宾的集邮爱好者陈康福,失去联系25年了。”按照信上的地址,马永强并未找到此人。历尽数月,他跑遍辖区内所有街道和社区,终于在2011年3月找到了陈康福。“非常感谢您让我们中断25年的友谊再续前缘!”陈康福满含热泪地对马永强说道。
此事在宜宾引起了极大反响,当地媒体争相报道邮政员工热心为民服务的先进事迹。
20多年来,经马永强处理的疑难信件已经达到了数千封。在邮政这个服务行业里,“用户至上,服务第一”是马永强始终不变的工作原则,20多年来,他所背负的“责任”,其实只有短短的5个字:“为人民服务!”
[page]
勤学苦练 争当技术能手
在日新月异的新时代中国,马永强深深感到,要做一名合格的工人,除优质服务外,还要发挥工匠精神,以刻苦钻研、精益求精的职业素养,做知识型、技能型的复合人才。
“做一流员工,练一流技术,创一流效率,干一流业绩”是马永强的工作目标。下班后,他还一遍又一遍地坚持练习数报,报纸都不知道数破了多少张;为了练好盖邮戳,他加大训练量,手指磨起了泡、磨出了血,就缠上胶布继续练习。有时练习结束后,马永强的手臂都麻木了,连端饭碗都没有了知觉。
经过不懈努力,马永强创新了“短平快飘移盖戳法”、“五指数报法”等工作技巧,各项业务技能有了显著提高。马永强先后荣获宜宾市技术能手、四川邮政技术能手等荣誉称号。他将技能绝活毫无保留传授给投递员,累计授课160课时,带动了所在团队整体工作者能力的提升,培养了多名技术能手。
2016年,马永强参加业务技师考评,为了集中注意力学习,连续七天站着听课,通过考评成为了业务技师;2018年,40多岁的他参加省级内训师选拔,他一刻也不敢松懈,考试前晚上,他独自在教室一遍遍练习到凌晨4点,顺利成为了省级内训师。
马永强用丰富的工作经验解决了工作中许多技术难题。《疑难邮件七步查询投递法》荣获集团公司先进工作法三等奖,向全国邮政推广使用,该方法避免了邮件错退,提高了妥投率,规范了疑难邮件处理方法,减少了无着邮件数量,查找成功率85%,宜宾邮政成功查找疑难邮件万余件,一年可节约5700个工作日,创造间接效益57万元;《短平快飘移盖戳法》对传统盖戳法从横向和纵向两方面距离优化,提高工作效率40%左右,减轻了员工劳动强度,一年可节约15000个工作日,创造间接效益150万元;他创新“马步堆位码放排信法”,提高了排信效率;他优化投递作业流程,编写了3000字《投递作业操作手册和要点》,成为投递员学习帮手和新员工必修课,提高了投递质量。
他的合理化建议“邮件传递需要提速,投递环节不能忽略”荣获四川邮政一等奖,建议组建专业化包裹投递队伍,优化邮件交接手续,实行个性化服务,整合投递资源,完善支撑服务,提升投递质量。2019年他的创新成果荣获四川邮政三等奖和小技改小发明奖。
马永强2012年入选宜宾市人才库,2016年入选邮政企业高技能人才库,2019年入选国家邮政局高技能人才库,2020年入选交通运输部高技能人才库,2021年入选四川邮政专家库。
马永强先后荣获“全国交通运输行业文明职工标兵、核心价值观践行者奖和技术能手”、“全国邮政行业技术能手推进计划人选”、“四川省劳动模范和五一劳动奖章”等50多项荣誉称号。
20多年来,马永强放弃休假300多天,妥善处理用户邮件查询万余件,查找疑难邮件数千件,为市民搭建了寻亲桥梁。他为客户上门便民服务上万次,投递准确率100%,用户零投诉,提炼总结创新成果、合理化建议和先进工作法20多个。
“能为用户排忧解难我感到无比快乐和幸福,尽管占有了我很多时间和精力,但我无怨无悔,因为我的每一份付出,都在客户满意的微笑中得到温馨的回报!”马永强如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