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人物陈芋汐

陈芋汐世锦赛夺金,这样形容自己与全红婵的关系

2022-06-28 11:01:25来源:环球人物网

全红婵(左)与陈芋汐(右)图源:人民网微博
  临空跃起、翻转、入水......陈芋汐近乎完美地完成了2022国际泳联世锦赛女子单人10米跳台比赛的最后一跳,也以总分417.25斩获该项目金牌。
  其实,这并不是她第一次站上这座领奖台。早在2019年刚刚进入国家队四个月时,首次参加世界大赛的陈芋汐,就在韩国光州一举夺魁。如今,这位不满17岁的小将,再一次向世界证明了自己。
  与全红婵的“良性竞争”
  同作为中国跳水“梦之队”的新生代力量,陈芋汐与全红婵常常会被拿来“比较”。
  而这次世锦赛,两人在单人项目中是对手,在双人项目中又将首次搭档,这样的搭配,更吸引了不少关注。
  谁将在单人项目夺冠?合作时又该如何平衡对手与队友的关系?面对赛前采访时的种种提问,陈芋汐的回答是“良性竞争”。
  从来到“梦之队”的时间来看,年长两岁的陈芋汐也要早一些。当时的她已手握多块奖牌,是队内的“天才少女”。然而,随着年纪的增长,她也迎来了每位跳水队员必经的一道坎——“发育关”。
  女子10米台选手的“发育关”,一直是一个难题。身高的迅速增长,也让她们控制身体的难度变得更大。
  2020年10月,全国跳水冠军赛暨东京奥运会、世界杯选拔赛第一站,初出茅庐的全红婵以耀眼表现夺得了女子单人10米跳台冠军,而陈芋汐仅获得季军。
  陈芋汐回忆,那时她特别烦躁,“一到比赛就跳不好”。生长期的身体不适与优秀同辈带来的压力,让她一时间有些无措。
  然而,也正是因队里有了像全红婵这类优秀的对手,让陈芋汐更加坚定。在那之后,陈芋汐的训练愈加刻苦。为了控制体重,她一天上六七次秤,“对自己的自制力,也是比较好的锻炼”,她说。
  回到这次世锦赛,端午节期间,中国跳水队进行了世锦赛前的最后一次测验。尽管在单人项目中两人各显身手,成绩也不遑多让。但在合作项目上,两人不断磨合,帮助对方排解压力。在这个过程中,两个人都付出了不少。
  面对赛前采访的镜头,陈芋汐这么谈两人的现状。她说:“我觉得我们俩算是良性竞争,有竞争才有提升。无论是她比得好或者我比得好,我们都会以平稳的心态去面对比赛和成绩,希望大家都能发挥出好的水平。”

陈芋汐(左)全红婵(右)图源:新华社微博 摄影 郑焕松
  怕水的孩子站上了跳水台
  很难想象,如今从10米跳台轻松入水的陈芋汐,小时候是个怕水的孩子。
  和许多跳水运动员一样,陈芋汐也是先接触了体操,才被选入跳水队。她生于一个体操世家,从祖父到父亲再到母亲,不是具有体操运动员经历,就是正在从事体操事业。因此,她的童年,也总是“泡”在体操馆里:弹网是她的玩具,操房则是她的游乐场。
  然而,那时的陈芋汐,却并不“皮实”。她体弱多病,连喝牛奶都会过敏,用她爸爸的话来说就是“别人感冒她发烧,别人发烧她住院”。由此,父母让她尝试些体操运动,也只是存了强身健体的想法,并不曾给她规划走体育专业的路。
  但令人没想到的是,陈芋汐虽看着虚弱,肌肉神经却十分发达。同样学动作,她总能用最短的时间学会,并且高质量完成。
  这样练体育的好苗子,很快就被当时的上海跳水队领队史美琴,慧眼相中了。然而,刚进入跳水队的陈芋汐,却没有像喜爱体操一样迅速爱上跳水。
  “最开始的时候,真的很害怕。”说起那时的感受,陈芋汐提到的关键词是“怕”。第一次上跳台,是在陈芋汐六岁左右。当时的她站在高处,望着泳池蓝汪汪的水波,有些迈不开腿。后来,是教练一点点地给她鼓励,才将她送进了跳水运动的大门。
  2017年,纪录片《走出荣耀》记录了11岁的陈芋汐第一次试跳五米跳台的206C动作(向后翻腾三周)的画面:她跃起,翻腾,突然身体不听使唤地在两周半时打开了,“砰”,脸冲着水径直地摔了进去。
  这样的入水,对跳水运动员来说是糟糕的——不仅丢分,还会受伤。
  画面中,从水里爬上来的陈芋汐鼻头冻得红红的,身体打着哆嗦望向教练余晓玲。余晓玲指出了她的问题,“害怕”。
  害怕能怎么办呢?练呗!那段时间的陈芋汐,每天都在苦练中度过。
  功夫不负有心人,三堂课后,陈芋汐学会了这个动作。“找到感觉了!”发自内心的喜悦,战胜了对水的恐惧。

儿时的陈芋汐 图源:《走出荣耀》纪录片截图
  后来,5米、7米、10米,随着跳台难度慢慢增加,陈芋汐学会的难度动作也越来越多,在教练的鼓励下,她看到自己的进步,也渐渐在跳水中找到了愉悦感。
  登上电视里的奥运奖台
  从2008年北京奥运会到2020东京奥运会,十三个春秋流转,当年在电视机前仰望赛场的小女孩陈芋汐,已然成为了赛场上的主角。
  2008年,陈芋汐3岁。整整一个夏天,她守在电视机前,看每一场比赛和每一次的颁奖典礼,还会跟着运动员们一起唱国歌、看升旗。
  每次看到中国选手登上奥运会冠军领奖台,陈芋汐都会对着电视机昂首挺胸,小小的拳头紧握着放在胸口。
  一幅幅运动场上的画面,在年幼的陈芋汐心中种下了一颗颗种子,而对闪闪发光的耀眼金牌的向往,也就此装在她的心里。
  入选“梦之队”后的陈芋汐,对奥运金牌的向往变得更加具体。当时的她,已手握全国赛与世锦赛金牌,奥运金牌仿佛已在向她招手。

 陈芋汐获得的部分奖牌 图源:澎湃新闻 朱伟辉 图
  然而,心里越是重视一件事,越容易紧张。
  东京奥运会女子双人10米跳台的比赛现场,陈芋汐至今还记忆犹新。“看着别人比赛没有什么难度,好像很简单,自己站上去就不是那么回事儿了。”
  登上跳台前,陈芋汐同搭档张家齐在底下排演动作,陈芋汐紧张地连裁判员吹哨之后要发的口号“走转一二”,都念了两遍,生怕有什么错漏。
  上了跳台后,这份紧张也没消减几分。当时的陈芋汐,用她自己的话来说“紧张得手都麻了,走个路都要做模仿。”
  好在凭借往日的艰苦训练,与两人磨合后形成的默契配合,两位小将全程表现完美,凭借363.78的总分毫无争议地夺得了冠军。这让陈芋汐想了十多年的奥运金牌,终于拿到了。

张家齐(左)与陈芋汐(右)站在领奖台上 图源:人民视觉
  值得一提的是,陈芋汐从小就视为偶像的吴敏霞,在万里之外的国内见证了这一幕。
  2016年的里约奥运会上,彼时10岁的陈芋汐看着电视里的师姐站上冠军领奖台时,曾许下了夺得好成绩的承诺。而随着东京赛场上的优异表现,这份承诺已然兑现。

吴敏霞在陈芋汐家观看决赛直播并接受采访 图源:澎湃新闻
  曾有人问她,未来能否成为跳水届传奇,她只是说,“把过程做到最好,让过程不后悔,对我来说就是最棒的了。”
  资料来源:《环球人物》杂志、新华社、澎湃新闻
责任编辑:冯小珏
声明: 版权作品,未经《环球人物》书面授权,严禁转载,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列表

举报邮箱:jubao@people.cn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5363263

由《环球人物》杂志社有限公司主管、主办

Copyright © 2015-2024 globalpeople.com.cn.

版权所有:环球人物网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