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从小生长在苏州的外公外婆家,与外公外婆感情很深。但外公少言寡语,一脸严肃,他那深沉的内心世界,我没法体谅,心中只有敬畏。外公熟读四书五经,通世懂俗,乐善好施,平时生活俭朴,做事认真利落,料理家事更是一把好手,堂前堂后都打扫得干干净净,外公还有个特别的爱好,就是对节候的恭敬从不马虎,每次都要一丝不苟去完成。这种强烈的岁时观念对有些现代人来讲,是一种形式与繁琐,但对老苏州人来说,却是很隆重的。
旧时吴地,中秋有祭月风俗。当月亮升起,于露天设案,供以月饼、瓜果、毛豆、芋艿和藕等食物,还供有执着捣药杵站立的玉兔月宫符画。祭月完毕,一家人才开始吃团圆酒、赏月饭等。
民间还有烧斗香风俗。一般是由香烛店制作的,形状四方似斗,上大下小,大的四周各宽有二尺多。香斗四周糊着纱绢,绘有月宫楼台亭阁等图画,也有的香斗用线香编绕而成,斗中插有纸扎的龙门魁星以及彩色旗旌等装饰,但在我家,却是自家编扎的。
以前每逢中秋节,所有事务都是外公一个人忙碌着,外婆百事不问,可扎“斗香”却是外婆的拿手戏,中秋的斗香都是她扎的。每次扎斗香我总与外婆寸步不离,坐她身边一会儿递香,一会儿递线,外婆会讲让人着迷的故事,中秋讲月亮故事最有声有色。相传月亮里有一座宫殿叫“广寒宫”,每年八月十五,玉皇大帝要带西王母娘娘去广寒宫。我问什么叫“广寒宫”?她托托眼镜慢吞吞地说:广寒宫是玉皇大帝造在月亮里的大房子,比“三清殿”还要高大,说是给嫦娥、吴刚、小玉兔住的。我问吴刚是谁?她摸摸我的头说:倷长大后要好好读书,吴刚就是勿用功读书,整天捣蛋被天老爷捉到月亮上去劈树的,永远都回不了家,这棵桂花树是劈勿煞弄勿倒的,是仙树,桂花落到地面后,人们都捧着做桂花酒,又香又甜……她说月亮公公最受人尊敬,嫦娥要奔月,彩云要追月,星星要伴月,诗人要写月,人间要拜月,你要乖点,等拜好月亮,烧好斗香,我们就好吃月饼了。我点头笑了,两只眼睛直看着桌上的月饼……
当年的事情,小孩子特别感到新鲜有趣,特别是逢年过节,有吃的又有好玩的,大人再忙我也不闲,里里外外,跟出跟进,一会摸摸这,一会看看那……“斗香”扎成三层,香排列整齐,每层还插上小红旗,扎好后看起来很壮观。太阳落西,八仙桌搬到了天井中央,大方公、香炉准备就绪,待月亮初露搬上供品,苏式月饼、水红菱、南塘藕、鸡头米莲心汤、桂花糖芋艿等时令吃食应有尽有。每当此时我就垂涎三尺,却奈何不得。供拜中最好看是烧斗香,斗香点燃在炭几缸里,此时香气弥漫,烟雾袅袅,神秘庄严中又充满了喜悦。随着香消烟飞,大家围桌而坐,边赏月边吃月饼。外公与我相对而坐,左手拿着水烟筒,右手拿了根点烟纸箔,似笑非笑地问我吃了几只月饼,我答道:“两只。”“小赤佬人小胃口倒不小,隔脱歇覅忘记剪点菊花叶,放在枕头边,子夜时玉兔会下凡来吃的,明晨把玉兔吃剩的菊花叶泡茶,小人吃仔会白白净净。”外公说着拿着点烟纸箔指指我,大家哈哈大笑,因为我长得黑呀。苏州中秋夜就这样,烧好斗香,在吃着喝着笑着中,大家出门去走月亮了。
时间过去快七十年了,中秋祭月烧斗香的情景仿佛仍在眼前,可惜现在这样的风俗在平常百姓家已很少有了。
举报邮箱:jubao@people.cn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5363263
由《环球人物》杂志社有限公司主管、主办
Copyright © 2015-2024 globalpeople.com.cn.
版权所有:环球人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