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就业形态就业人员职业伤害保障是个好探索

2023-10-30 09:49:24来源:北京日报客户端
原标题:668万人受益!这份“新型工伤保险”是个好探索

据日前人社部消息,在北京、上海等7省市的美团、闪送、货拉拉、快狗打车等7家平台企业试点的新就业形态就业人员职业伤害保障,一年多来取得阶段性成效。截至9月末,累计有668万人被纳入保障范围,已有3.2万人次获得职业伤害保障待遇4.9亿元。

外卖骑手、快递小哥、网约车司机等,皆是灵活就业的典型代表。出于职业的特殊性,他们每日在大街小巷穿梭,往往面临着限时送达的KPI,“跟时间抢时间”,很需要一份周全保障。可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这些灵活职业管理松散的现象客观存在,层层外包、缺乏保障的现实之下,一旦发生意外,从业人员权益难保障不说,也会产生种种争端,甚至成为行业的显著短板。数据显示,目前灵活就业人员约2亿人,约占全国就业人员的27%,其中包括1000余万外卖骑手、400余万快递员。如此庞大的群体,不能游离于职业保障体系之外。

就业可以灵活,保障必须稳固。此番进行的“职业伤害保障”试点工作,精准回应了现实关切,也找到了保障体系构建的关键。此前,也有城市率先进行过相关探索,要求将网约车司机、外卖小哥、快递小哥等特定人员纳入工伤保险参保范围,可“自愿参保”原则让政策落地效果大打折扣。如今试行的职业伤害保障,由平台企业缴费,就业人员个人不缴费,保障的范围和情形、待遇的标准和水平,与工伤保险总体保持一致;而且在出险方式上采用“一键报案”,上传事故现场照片以及就医诊疗票据,即可便捷获得理赔。实用的制度设计背后,是满满的诚意与民生情怀,期待这一工作继续铺开,更好为劳动者兜底,也为飞速发展的新兴行业系上“安全带”。

互联网时代,社会发展日新月异,新兴职业快速出现,职业管理体系必须与时俱进。而在一项项全新的管理课题之中,像安全保障这样的基础诉求,理当置于优先考量。比如,提供做饭、喂猫、遛狗等服务的上门经济正在兴起,从业者安全如何保证;再如,网络主播铺天盖地,带货商品五花八门,商品质量如何监管。调研显示,相较于上班通勤的条条框框,目前的年轻人对灵活用工、副业的接受度较高,灵活雇佣关系所占比例恐怕还会增加。倾听各方诉求,构建起规范体系,让相关各方既有所依赖也所敬畏,这才是利于各方长远发展的共赢之举。

某种程度上,每种新兴职业的产生,皆是社会发展的“风向标”,也承载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面对新兴职业的“成长烦恼”,全社会都应该投去更多目光,投入更多精力,多措并举、回应痛点。管理体系构建得越周密细致,从业者、相关行业乃至整个社会,就越可能从新业态中获得持久利好。

责任编辑:高玮怡
列表
文章排行

举报邮箱:jubao@people.cn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5363263

由《环球人物》杂志社有限公司主管、主办

Copyright © 2015-2024 globalpeople.com.cn.

版权所有:环球人物网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