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走后,哪管洪水滔天”

2023-10-19 11:37:18来源:环球人物网-《环球人物》杂志作者:黄培昭 等

2023年9月21日,利比亚东部城市德尔纳遭遇洪灾后,一名男孩看着救援队在废墟中搜寻。
  当中国援助的人道主义物资运抵利比亚东部城市德尔纳的消息传来,艾哈迈德·苏里曼的脸上浮现出久违的笑意。“我们利比亚人是个大家庭。在这场灾难中,我在德尔纳的家人和兄弟失去了生命和财产。希望我们能在这场悲剧后尽快康复。”他对《环球人物》记者说。
  苏里曼来中国留学已经两年多了。9月10日,飓风“丹尼尔”袭击了他的祖国。飓风引起的暴雨和洪水冲垮了德尔纳河上游的两座大坝,摧毁了这条河入海口的德尔纳。在这座有“昔兰尼加宝石”美称的城市里,房屋、道路、树木、草地被洪水抹去,许多人在睡梦中被冲走。在社交媒体上看到这些场景,苏里曼非常难过。
  正因为如此,他对中国人民伸出援手格外感动:“在这个瞬息万变的世界上,我们紧密相依,面临着各种挑战。在此关头,你们为帮助利比亚而做出的种种反应,都彰显着我们是人类命运共同体,是地球村的伙伴。”
  “这比死亡本身还要糟糕”
  “我能活下来,真是一个奇迹。”电话里传来胡萨姆·加维的声音。听得出,他依旧惊魂未定——洪灾中,他至少有30个朋友、200多个熟人罹难。
  31岁的胡萨姆在德尔纳当会计师。9月11日凌晨2时许,睡梦中的他听到外面有些不寻常的响动,起身睡眼惺忪地下楼检查。他感到脚下有水在流。没多想,他打开与弟弟易卜拉欣合住的房子前门。更多的水涌进来,把门从铰链上拉下来。
  兄弟俩跑到后门,看到了“可怕的、难以想象的场景,这比死亡本身还要糟糕”。胡萨姆说:“妇女和儿童的尸体从我们身边漂过。汽车和整栋房屋都被卷入水中。有些尸体被水冲进了我们的房子。”
  洪水也把胡萨姆兄弟冲到了更远的地方。几秒钟内,原本手牵手的兄弟俩就被分开了足足150米。28岁的易卜拉欣眼尖,一把抓住仍拴在一根电线杆上的电缆,拉着它回到胡萨姆被困的地方。
  冲毁城市的洪流,是在一天前从小雨开始的。23岁的医科学生阿米娜·阿布赛斯是本地人。一开始,她一点都没觉得可怕。父母因病去世后,她成了3个弟弟妹妹的监护人。雨点敲打着窗户,她带着弟弟妹妹们坐在海滩塔楼(海滨一栋7层建筑)底层的公寓里,玩游戏,刷手机。
  雨越下越大,警报声响起,他们无法入睡。阿米娜后来接受记者电话采访时说:“灾难是在凌晨两点半发生的。噪声越来越大。我弟弟说他看到水淹没了街道。”随着水位升高,邻居们开始向楼上转移。阿米娜抱着猫,带着弟弟妹妹跑到3楼。“大家看着外面的漆黑一团,开始祈祷。然后水就到了3楼。”
  “每个人都开始尖叫。我们又往上爬,到了5楼,最后到了7楼。”这时阿米娜慌了,“我把猫弄丢了,弟弟也失踪了——幸好后来我找到了他。我意识到,待在7楼也不安全,必须上楼顶去。”
  在楼顶他们看到,对面一栋3层楼的楼顶上有不少邻居,其中有他们朋友一家。邻居们在黑暗中挥舞着手机或手电筒。片刻之后,那栋楼轰然倒塌,手电、手机的光消失了。阿米娜说:“感觉就像地震。直到现在朋友一家还没找到。他家的儿子在找他们。我告诉他,就在我眼前,他们的大楼倒塌在水中。”
  阿米娜的叔叔一家住在附近。“我们最后一次通电话是晚上9点左右,他打电话来,想确认我们都没事。从那以后,我们就没有他的消息了。”叔叔家住的楼房倒塌了。
  洪水退后,阿米娜带着弟弟妹妹离开大楼,走了几个小时才到达地势较高处。一路上,她看到不少尸体,附近的街道也完全被冲毁了。她说:“就像地球裂开了一样,街道变得空空荡荡。我想我再也回不去了,我们熟悉这座城市的每一个角落。现在它已经消失不见了。”
  更令阿米娜悲伤的是,她最好的朋友艾莎没能逃生。她的一个邻居在丈夫、儿子面前滑倒,就此消失在洪水中。

洪灾过后,救援队在德尔纳市展开救援工作。

洪水侵袭德尔纳市,当地建筑严重受损。
  “没人再关注大坝的状况”
  世卫组织总干事谭德塞说:“这是一场史无前例的灾难。”一位利比亚官员形容“仿佛世界末日来临,这座城市的25%已经消失了”。受灾死亡人数不断上升,德尔纳市市长盖斯曾说,遇难者可能达1.8万至2万人。
  《环球人物》记者问苏里曼:“你觉得是什么造成了这场灾难?”他说,除了大雨外,还有很多原因,“其中之一是内战,没人再关注大坝的状况”。联合国世界气象组织负责人说,如果早期预警和应急管理系统运行正常,这次灾害造成的大部分死亡是可以避免的。由于饱受内部冲突困扰,利比亚气象观测网络已被严重破坏,也没有合适的极端天气预警系统。结果洪水来了,没有进行有效的人员疏散。
  去年,利比亚研究人员发布报告,认为德尔纳市地势较低,面临洪水威胁,呼吁立即采取措施,对水坝进行维护。研究人员警告:“暴雨的后果是灾难性的。”但报告并未引起重视。事实上,近年来德尔纳市几乎没有得到任何相关投资,垮塌的两座大坝长时间没有得到维护。利比亚总统委员会主席曼菲表示,该委员会已指示总检察官就大坝垮塌一事进行调查。

利比亚总统委员会主席曼菲。
  利比亚石油资源丰富,曾是北非生活水平最高的国家之一。然而,如今这里生活成本高昂,药品供应短缺,基础设施破败。在德尔纳这座拥有数万人的城市,没有一家正规医院,只有一栋别墅被用作临时医院。
  2011年卡扎菲政权倒台后,利比亚长期陷入动荡,国家四分五裂。得到联合国承认的民族团结政府及支持它的武装力量控制了西部部分地区,利比亚国民代表大会则与“国民军”结盟,控制东部和中部地区。利比亚两个政府并存的怪异格局,使其无暇顾及经济和民生。德尔纳等地区的基建基本处于荒废状态,很容易遭到自然灾害的无情侵袭。
  更糟糕的是,德尔纳曾是极端组织控制的“三不管”地带,2019年才被东部政权收复。
  由于担心得而复失,国民代表大会对当地建设并不热衷,西部的民族团结政府也鞭长莫及。灾害发生后,双方都没有及时进行救援。东部当局发布的资料和中央政府发布的资料完全不同。
  气候变迁让极端天气事件变得更频繁、威力更强,但社会、政治与经济因素“决定了哪些人承受最大风险”。英国开放大学环境系统讲师梅本说,利比亚恶劣的政治环境,对协调救援行动、基础设施维修等工作都形成挑战。法新社在报道中承认,“利比亚分崩离析的政治局势,使灾情变得更加严重”。
  “这实在令人扼腕叹息”
  “利比亚洪灾损失如此惨重,根源在于当年美国武力干涉利比亚内政,强行推翻执政42年的卡扎菲政权。如果利比亚政权稳定,像以前那样有一个强有力的中央政府,在洪水面前一定不会如此束手无策,导致大量生命财产被洪水吞噬。这实在令人扼腕叹息。”埃及《金字塔报》专栏作家贾巴拉在接受《环球人物》记者采访时深有感触。
  苏里曼也认为,这场灾难既是天灾,更是人祸。回忆起儿时在利比亚的生活,他用“美好”一词来形容。“上午去学校上课,下午去清真寺,空闲时间和朋友们在街道和公园里踢足球,在这样平和的环境中长大,我感到很幸福。”然而,美好的生活却由于外部插足引发的动乱戛然而止。
  由于石油资源丰富,控制利比亚对美西方来说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以美国为首的北约,打着“反恐”和维护“人权”等旗号,武力推动政权更替,打破了这个国家的政治平衡,使其陷入长期动荡。卡扎菲死后,潘多拉的盒子就此打开,利比亚陷入一场接一场的动荡中。而美西方留下“一地鸡毛”后,拍拍手走了,对当地的惨况不闻不问。根据联合国2021年的资料显示,600万人口的利比亚,有约13.5万人沦为难民,超过80万人需要人道主义援助。
  面对飓风“丹尼尔”引发的洪涝灾害,救灾任务仍很艰巨。9月23日,利比亚政府相关部门宣布,截至目前,利比亚东部洪灾造成的登记在案的死亡人数为3845人。“有部分遇难者虽已被埋葬,但还没有被纳入公布的统计数据中,目前正努力在未来几天内将这部分人数纳入其中”。
  目前,中国政府宣布向利比亚提供3000万元人民币的紧急人道主义援助,并根据利比亚的需求,提供帐篷、毛毯、急救包等急救物资。意大利、希腊、土耳其、沙特阿拉伯等国也向利比亚提供了多种类型的援助。但在利比亚政治分裂局面下,救灾物资如何妥善分配也面临挑战。
  利比亚国际关系专家阿马利说,美国等西方国家不但令利比亚陷入内乱,这些年还持续破坏利比亚政治进程,是造成当前人道主义危机的重要因素。一位熟悉利比亚情况的媒体人士则感叹:“他们走后,哪管洪水滔天!”
  本刊驻埃及特派记者黄培昭
  ◎本刊记者冯璐
  ◎余奇瑶

  专家点评
  美西方对利比亚危机视而不见
  中国社会科学院西亚非洲研究所副研究员王金岩
  利比亚的独立是在外力推动下实现的,而不是其国内民族国家发展成熟的必然结果。根据自然地势划分,利比亚由西部的黎波里塔尼亚、东部昔兰尼加和南部费赞三地组成。由于历史上外族统治者的分而治之政策,以及自然地理分隔,三地间自古就联系不多,差异显著。即使在国家独立后,民众也缺乏国家统一感和认同感,地区认同、部落认同等根深蒂固。
  在卡扎菲统治利比亚的40余年间,为了巩固统治,争取位于中、西部的大部落的支持,对中、西部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大力投入,但对东部地区的基础设施较少修缮和新建。因此,东部地区的基础设施老旧落后。而德尔纳就位于东部沿海区域。
  自2014年至今,利比亚仍处于两个平行政府在东、西两地并立对峙状态。两个政府都将主要精力放在争夺国家的统治权而非地区治理上,因此,多年来并没有对地区的基础设施进行过维护和修缮,对本次坍塌大坝的运营方、水文专家等多方的安全提醒充耳不闻,置之不理,才酿成今日大祸。从外部原因看,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大国利用2011年利比亚内乱之机,对其进行武力干涉致其政权更迭。战争期间的武力干预已致利比亚境内大量基础设施损毁,德尔纳也在其中。
  战后,美西方参与的利比亚重建以参与其能源开发为主,希望分得巨大的利益蛋糕。但是,利比亚战后国内极端分子肆虐,出于对美西方干预利比亚的不满,将美西方驻利人员和机构作为袭击的重要目标。2012年9月,美国驻班加西领事馆和当地一处美国中央情报局站点遇袭,致包括美国驻利比亚大使在内4人死亡。自此,美国等西方多国撤出驻利人员和机构,对曾经承诺的帮助利比亚经济重建、保护利比亚安全等承诺食言。此后,美西方对利比亚的安全危局、经济困局视而不见,听而不闻。
  阿拉伯多国发生政治变局,为极端分子提供可乘之机,“伊斯兰国”极端组织在此背景下建立,并自2014年下半年起在利比亚境内迅速扩势。该组织选取两个政府都不关注的德尔纳建立基地,并在短时间内将之打造为该组织“本土”以外最强大的分支。此后两年内,以西方大国为主的多国无人机进入德尔纳打击极端组织,对德尔纳的基础设施造成进一步破坏。
  利比亚陷入两个政府并立以来,多个西方大国以及土耳其等地区强国将混乱中的利比亚作为博弈的棋子,在此进行代理人战争,致力于趁乱获利,对利比亚的基础设施建设等隐患不予关注,最终酿成苦果。

责任编辑:蔡晓慧
列表
文章排行

举报邮箱:jubao@people.cn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5363263

由《环球人物》杂志社有限公司主管、主办

Copyright © 2015-2024 globalpeople.com.cn.

版权所有:环球人物网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