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隆湖湖畔书店。
在四川天府新区的广袤天地间,一幅幅基层治理的生动画卷正徐徐展开。这里,是党建引领的试验田,是共建共治共享的新高地。细微之处见真章,天府新区以“微改革”为笔,绘就了社会治理体系的“大创新”,各街道社区如百花争艳,竞相绽放,共同编织着社区发展的斑斓梦想。
“五线工作法”如梭,治理难题迎刃解
成都府河有一段河堤称安公堤,这一带今日称“华阳街道安公社区”。安公,乃清初华阳县令,为官清廉,勤政为民。公安社区书记张彪说:“安公为民修的防洪长堤,一直修到合江亭,至今都牢实。我们为老百姓办事,也要像安公一样,踏实……只要是对社区有益、对居民有益的事,哪怕只多1%的益处,都值得去做。”
而今,在这片被岁月温柔以待的土地上,华阳街道安公社区正以“五线工作法”为笔,续写新时代的治理华章,让居民的幸福之堤更加坚不可摧。
安公社区点滴磊土,筑牢百姓幸福长堤。社区党委在实践中创建了群众“五线工作法”:凝聚“党员线”,强化党建引领;健全“自治线”,突出居民主体;发动“志愿线”,聚焦供需对接;壮大“社团线”,推动多元参与;延伸“服务线”,增进民生福祉。
清晨的第一缕阳光穿透薄雾,照亮了安公社区的活动室。张彪站在党员们中间,声音坚定而温暖:“我们要像安公那样,用实际行动守护这片土地和百姓的安宁。”在他的带领下,党员们成为社区治理的“红色引擎”,他们走进院落,走进居民心中,用实际行动践行着“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誓言。
“李姐,您觉得这次院落改造方案怎么样?”社区工作人员小李笑容满面地询问着居民代表李阿姨。李阿姨仔细翻阅着手中的图纸,满脸欣慰地说:“太好了,这下我们老院子也能焕然一新了!”在安公社区,居民不再是治理的旁观者,而是真正的参与者。通过健全自治机制,居民们的意见和建议被充分听取并融入治理方案之中,共同绘制着属于自己的美好家园。
周末的午后,安公社区的小广场上热闹非凡。一群身穿红马甲的志愿者正忙着为居民们提供义诊、理发等服务。“大爷,您血压有点高,平时要多注意啊。”志愿者小王细心地叮嘱着。这样的场景在安公社区屡见不鲜,志愿者的身影如同温暖的阳光,照亮了社区的每一个角落,也温暖了每一个需要帮助的人。
夜幕降临,安公社区的灯火依旧明亮。社区服务中心内,工作人员正忙着为居民办理各种业务。“小张啊,谢谢你帮我解决了孩子的入学问题。”一位家长感激地说。在安公社区,“服务线”的延伸让民生福祉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增进。无论是教育、医疗还是养老等问题,社区都力求做到想在前、干在前、服务在前。
正是这“五线工作法”的深入实践,让安公社区在短时间内有效解决了“五多五难”的治理难题。社区的每一个角落都散发着和谐与幸福的气息。安公社区“五线工作法”也因此荣获了全国社会治理创新优秀案例、全国党建引领社区发展治理优秀案例等殊荣。这些荣誉不仅是对安公社区工作的肯定,更是对未来发展的期许与激励。
“党建六联”织锦绣,共绘社区发展新篇
“多亏了有社区的‘磊哥调解站’从中协调,不然这个事情不晓得要拖好久才能彻底解决。”谈及社区为企业的服务工作,四川晶研地质工程勘探有限公司负责人杜金锐赞不绝口。据其介绍,其公司曾与物业中介机构因办公场地租赁面积与金额问题发生纠纷,经“磊哥调解站”多次协调,成功化解矛盾纠纷。“本来当时都准备搬走了的,但社区的暖心服务还是打动了我,确实是在不遗余力帮我们解决问题。我还专门给社区送了面锦旗,感谢他们。”杜金锐谈道。
杜金锐开办企业所在的秦东社区,是天府中央法务区、天府总部商务区的主要承载地,是典型的产城社区,同时也是集总部经济、会展博览、法律服务、商业消费、品质居住于一体的未来公园社区。结合辖区企业多、产业集中、人才集聚的特点,秦东社区创新实施秦东伙伴计划,探索党建引领六联工作机制(党建联建、人才联育、场景联营、服务联享、发展联促、品牌联创相结合),切实为企业及群众排忧解难,提供优质服务。
这个夏天的蓉城,骄阳似火。在中交国际中心,这座集超高层国际5A甲级写字楼、多业态特色商务配套、国际时尚精品商务酒店三种业态于一体的商务综合体,你可以看到高素质人才来往不断,也会听见小朋友们的欢声笑语。这些小朋友在中交国际中心上暑期托管班,而他们的爸爸或妈妈就在楼上工作。
“以前,每天一大早就要送孩子去附近街道上托管班,费用高不说,来回通勤也耗费大量时间和精力,如今托育园就在家门口,真的是切切实实解决了我们双职工家庭一大难事。”企业职工吴先生很开心。2023年初,秦东社区陆续接到不少居民、双职工家庭反映二孩托育难的问题,在收集统计辖区相关需求后,社区主动找到了元音学前联合党支部书记、天府十八幼园长徐途琼探讨解决路径,共同助力辖区居民、双职工家庭工作生活两不误。结合15分钟社区幸福生活圈建设,社区联合辖区天府新区第十八幼儿园共同营造了“社区早教指导站”项目,并积极争取到了天府新区首个公办托育园落地秦东社区。
除了导入“新区首家公办托育园”“社区食堂”等优质生活服务配套外,社区还在中铁卓越中心、中交国际中心、成都传化中心等建立专属网格驿站6处,整合政务、税法、银行等专业人才进网入格,助力解决多样需求。
在元音小学,校园里绿意盎然,孩子们亲手种植各季蔬菜水果……有关“二十四节气”的文化元素融入方方面面。2021年底,社区在走访辖区三所学校时了解到,师生们定期要到周边乡村去开展劳动教育实践课程,距离学校较远不说,植物生长过程学生们也没法持续观察,因此学校希望在校园里打造一处自然景观与劳动教育相结合的实践基地,方便学生们就近体验劳动教育、研究自然课题。为此,秦东社区党委主动与辖区“红色合伙人”汝影科技党支部沟通交流,最终该公司公益捐赠了价值50万元的花卉苗木,助力“花园校园”打造。如今,桃子、李子、樱桃等时令果蔬不时端上校园餐桌,学生们在校园里就能全生命周期感知自然生长的力量。
为提升社区人才的生活幸福感,社区还搭建多种交往场景,举办“垂直马拉松”“家门口的艺术季”等主题活动,实施“候鸟安家计划”,精准服务人才安居需求。秦东社区推进家校社企融合共创,让秦东社区的企业知名度、社区显示度、居民感知度逐年提升,品牌价值与社会价值不断放大。
“三邻聚合”心连心,美好家园共筑成
沿着天府大道一路往南,进入植被覆盖的缓坡地带,被盎然绿意环绕的,是占地8000多亩的麓湖公园社区。麓湖公园社区如一颗璀璨的绿宝石,镶嵌于自然的怀抱,在这个园区、住区、景区“三区”融合的开放社区,讲述着一段关于基层治理与美好生活的动人故事。这里不仅是一处风景如画的宜居之地,更是“三邻聚合”治理模式下,邻里共筑梦想、共享成果的温馨家园。
2024年5月,天府新区首届儿童公益嘉年华在麓湖公园社区举行。
步入麓湖,仿佛踏入了一幅细腻的水墨画卷。在这里,“社区党委一核引领”如同画卷的魂,引领着“社区居委会、议事会双轮驱动”的航向,而“社区基金会一平台支撑+居民自组织多元参与”则构成了这幅画中最灵动的笔触。张阿姨与李叔在社区议事会上热烈讨论着社区绿化的新点子,他们的声音,是邻里力量的真实写照:“咱们社区,就是要靠大家的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
“麓湖公园社区规划居住人口15—20万人,湖域面积2100多亩、市政公园及配套600余亩,仅这些公共区域每年就需要投入很大一笔管理成本,如果仅依靠财政资金是完全不能覆盖的。”麓湖公园社区党委书记王燕表示,这就倒逼我们找到一条适合社区实际的高品质可持续改革发展道路,推动社区自我管理和服务、促进社区公共管理和活力、创造社区共同体,麓湖社区发展基金会也因此应运而生。
麓湖社区活动。
支持社区低碳环保、议事协商、社区节日、儿童友好、社区教育、残障融合……基金会的功能服务已逐步实现居民公共需求全方位覆盖。据介绍,目前麓湖社区发展基金会在积极探索在地商业消费捐、居民乐捐,同时,还通过培育、孵化、投资社区的社会企业,使社区商业收益可以回到基金会,基金会再反哺社区的长效发展,实现社区资源充分整合,真正做到取之于民、用之于民。
“不是被动接受服务,而是更多邻居一起,为家园共建出钱、出心、出力、出席。是一种付出后获得的快乐。”入驻麓湖公园社区近10年的范姐谈道,通过基金会这个纽带,将所有社区居民拧成同生共长的社区共同体,“每个人都在不同程度地付出,每个人也在相应地获得”。在麓湖,美好环境与和谐邻里相辅相成,共同编织了一个关于绿色、梦想、共同体的故事。
以“三邻聚合”为笔,以居民之心为墨,绘就基层治理新篇章,这里的每一个细节都诉说着共建共治共享的美好愿景,每一处风景都见证了邻里之间的深情厚谊,麓湖公园社区正在成为公园城市美好生活向往地。
麓山小镇市集。
“三融三通”微网格,民生幸福网中结
在万安街道的城南坡社区,一幅幅以“三融三通”为墨,小微网格为笔的治理画卷翩然舒展。这里,每一缕晨光都见证着社区与居民间的深情厚谊,每一分努力都汇聚成推动社会治理进步的磅礴力量。
清晨,阳光温柔地洒在城南坡社区的每一个角落,社区书记吴大燚已站在社区服务站前,笑容可掬地迎接着每一位居民。“张大爷,早!今天感觉怎么样?”“李大妈,您的药我帮您带来了。”这些简单却温馨的对话,是吴大燚作为“一肩挑”书记的日常,也是他心中“家人”理念的生动诠释。“做深、做细服务工作,是我们不变的追求。”吴大燚的话语中透露出坚定与自豪,“每当看到居民们满意的笑容,我就觉得所有的付出都值得。”
随着成都市党建引领“微网实格”治理工作的深入,城南坡社区创新性地提出了“三融三通”网格议事法。在这里,组织如织,力量汇聚,财事透明,形成了一张张紧密相连的治理网络。“以前,邻里间的小矛盾总要绕几个弯才能解决。”居民王阿姨感慨地说,“现在好了,有了‘三融三通’,问题直接在网格内就解决了,效率高,人心也齐了。”
社区利用“三融三通”原则协商,联合退役老兵,打造出“战旗别样红,微网再出发”的网格治理品牌。社区与退役老兵共同建立了“红色宣讲”“基层治理”“应急救援”等3支基础队伍,以及1支“居家养老”特色队伍、9支专群多元队伍,带领退役老兵们抖擞精神,“重整行装再出发”。“是啊,多亏了老兵们的积极参与,咱们社区才越来越有活力。”老兵老李笑着回应,眼中闪烁着自豪与欣慰。
城南坡社区的实践证明,“三融三通”网格议事法不仅有效解决了居民身边的急难愁盼问题,更激发了社区治理的活力与创造力。通过组织融合、力量融合、财事融合,实现了网格事网格议、网格事网格决、网格事网格评、网格事网格亮的目标,真正做到了矛盾纠纷化解在一线、服务群众贴心在一线。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
今日头条
川公网安备510190020043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