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处中国西南的四川,人杰地灵,是国宝大熊猫的重要生活栖息地,看起来“慢吞吞”的大熊猫,憨态可掬惹人爱,四川也因“大熊猫之乡”的标签圈粉无数人。
如今,一批批“金熊猫”也纷至沓来。成都高新区管委会连续4年承办的金熊猫全球创新创业大赛(以下简称“金熊猫大赛”),已成为四川面向全球征集具有核心竞争力的技术能手和产业尖兵的重要平台。丰厚的落地资金支持、专业精准化的服务、政策加持的未来,吸引了诸多立足前沿尖端技术领域的“金熊猫”项目。
这些“金熊猫”期待在成都高新区创新创业的沃土上,加速科技成果转化进程,跑出发展“加速度”,吸引更多高科技人才。
徐海:“我想做更具有挑战性、创新性和前瞻性的产品”
“当我演讲完走下台,高新区科技创新局相关负责人就立马来找我接洽,向我介绍了高新区的创业优惠政策,还帮我对接了一些投资、咨询机构。他们对人才的这种重视让我充分体会到了这里的创新活力。”在2022年度的金熊猫大赛中,北京康普美特创新医药科技有限责任公司的靶向补体创新药项目在尖端生物医药领域独占鳌头,获得一等奖,公司董事长徐海回忆起总决赛那天,依然心潮澎湃,“这是对我们科研团队成果的切实肯定。”

北京康普美特创新医药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徐海
1973年出生,曾在海军服役过的徐海,在十年前,对于生物医药领域来说,还是一个“门外汉”。在军校攻读通讯专业的他,退役后辗转国内外,曾供职于大型跨国通信公司,也从事过涉生物医药、新材料等领域的投融资工作。丰富的工作阅历让徐海具备了更广阔的视野和更高的事业追求,“在加拿大工作时,我做得也不错,负责公司整个亚太区的业务。但比起更新迭代较快的通讯产品,我更想做科技含量更高,更具有挑战性、创新性和前瞻性的产品。”
祖辈是中医,母亲是医生,从小便熟悉的医药环境催生了徐海的第二次事业选择,他将目光转向关乎国家安全的生物医药领域。徐海回忆,那时做了大量的市场调研,也看了很多技术性报告,最终选择锚定补体领域,加速转化一位国内补体知名专家的科研成果,“我与他结识多年,他在补体领域已深耕20多年,他对科研工作的执着也坚定了我对人生未来事业的最终选择。”2014年,带着人生前半程积攒的第一桶金,徐海与团队一道,向创新药的科研高峰攀爬。
“我们研发出的靶向补体创新药,是一款只针对补体激活位点的靶向补体抑制剂。”徐海介绍,相比于目前市场上的系统抑制剂,靶向二字的可贵价值在于治疗的精准性,只对适应症的病灶部位发挥作用,尽可能避免药物对身体产生系统性的毒副作用。“它就像是一颗导弹,既要精准消灭敌人的指挥中心,又要合理控制杀伤范围,以防伤及无辜居民。”
在这场精准的“战役”之下,患有危及生命的血液系统罕见病——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症(PNH)的患者将会成为最先受益者。徐海介绍,靶向补体抑制剂对于治疗PNH具有明显效用,“目前PNH在中国的发病率大概在10/100万左右。国外进口的补体药治疗一年需花费三、四百万元,很多家庭根本无力承担,只能采用激素类药品代替,生存质量不好。我们的靶向补体创新药成功上市后,病人的药品用量和治疗费用都会大幅降低。”
用国内补体创新药代替国外进口,为实现这一目标,徐海已潜心投入近十年,“前期有一部分基础实验放在了国外,后来在上海完成了成药阶段的小试。”常常国内外来回跑的徐海成了“空中飞人”,因为时差,他养成了只吃早晚饭的习惯,为了赶工作进度,也常常忽略时差,无缝衔接工作。为何对创新药研发如此执着?徐海在朋友圈里写有答案,“希望通过我们的努力,去照亮更多的家庭”。
如今,公司其中一个靶向补体融合蛋白即将进入临床前的IND阶段,因符合国家对于急需药品和罕见病药品减免临床试验的优惠政策,药物预计在2024—2025年上市。
公司迈入新阶段之际,高新区抛出的“橄榄枝”也深深吸引着来成都参赛的徐海,“为了解更多信息,我特意把返程计划推迟了一天。这里的生物医药产业集群、对于科创人才的政策支持都令我动心。”当前,徐海正与团队加紧商讨落地成都高新区的方案,“希望落地后,公司能够迎来更好的发展前景,通过深入打造中上游产业链、扩容药品研发项目,以更加开放的姿态吸引更多人才加入进来,助力生物医药行业发展。”
丁克:“高中时就希望能够做出一个‘有用’的机器人”
“我们一直都想拓展四川及其周边的市场,此次大赛让我们有了一个良好的展示机会,也接触到了更多行业信息。”显扬科技创始人之一丁克在参加完金熊猫大赛后,同徐海一样,表示收获颇丰。该公司基于超高精度的三维成像传感器的机器人定位与检测系统此次获得新一代信息技术领域三等奖。

显扬科技创始人丁克
谈起这套系统,丁克言语中尽是自豪,“它可帮助人们做很多具有危险性和耗体力的工作,提升企业生产效率。”丁克举例,比如在物流分拣工作中,当需要将紧密堆叠的货物搬运到分拣皮带上时,系统的高速高清三维成像能力能够帮助机器精准抓取货物,并在“智慧大脑”的指挥下将货物有序、精准地运送到指定位置。
“因具有高精度、大景深、高稳定性的独特优势,这套系统目前在行业内居于领先地位。”丁克介绍,公司曾在竞标一个大型物流项目中,赢过众多国际知名企业,成功中标,“我们的优势就是速度和精度,面对大型货架,我们一台三维相机就能拍到全貌,同时我们系统的计算时间更快。”如今,这套系统已成功应用于食品、电器、物流、新零售等行业。
但公司已有的机器人技术并没有让丁克这个“机器迷”止步不前。从在南京邮电大学读本科到去香港中文大学攻读博士、博士后,丁克一直专情于与机器人密切相关的自动化专业,并屡获佳绩,在本科时就夺得Robocup全国机器人大赛冠军,“其实热爱机器人的种子我从高中时便种下了,那时候就希望能够做出一个‘有用’的机器人。”
为让曾经的梦想绽放出更加绚丽的花朵,当前,丁克与团队将研发方向专注于汽车制造、新能源电池以及电子制造等制造业的细分领域,这对于机器人系统的定位精度、控制能力等都有了更高的要求,他介绍,当前公司的机器人系统能够为新能源电池提供检测服务,替代国外同类产品,“而且我们的检测效率更高,一次性就可完成数据采集,价格也更加优惠。”
当前,机器人作为智能制造和智慧工厂的核心装备已成为刚需,一场以机器人作为重要支撑的制造业智能化变革正在进行,丁克与团队无疑站在了行业风口。不过对于“成为国际一流”的目标,丁克表示当前只是迈出了一小步,未来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他言语中更多的是无畏,“我相信这个事情我可以做成,只是快慢的问题,设定了目标那就坚定地向前走,终究能够实现目标。”
对丁克而言,成都具备的电子信息产业优势,可有助于他加速实现目标,“这里的电子信息科研院所多,高校力量雄厚,包括我们也有很多客户聚集在此,希望能够以此次大赛为契机,在成都落地发展,以成都为中心,辐射西南地区客户,助推公司获得长足发展。”
张亮:“写代码让我感觉很舒服,就像放假一样轻松”
被成都电子信息产业优势吸引的,还有北京思婓软件技术有限公司(SphereEx),创始人张亮介绍道,“我们公司对外设立的第一个办公点便在成都。”
此次,在金熊猫大赛中,该公司成都团队申报的新一代分布式数据计算增强引擎项目获得未来科技领域二等奖。

SphereEx创始人张亮(中)
当前,随着应用场景的不断扩张,数据库的碎片化进程不断加快。许多企业数据库多元并存已是常态,随之出现的架构选型困难、技术及运维复杂度升高、数据库上层标准缺失等问题,正拖慢企业的核心业务研发脚步,“我们所做的新一代分布式数据计算增强引擎,是所有异构数据库上层的一个平台,通过构建基于数据库上层标准与生态,为企业提供统一的服务,低成本解决企业遇到的难题。”张亮比喻,这个平台就像一个可插拔的应用商店,包含数据分片、数据安全、流量治理、弹性伸缩等很多数据库功能增强的插件,企业可从中随意挑选插件,增强自己数据库的能力,推动业务快速且平稳发展。该平台目前已经在金融、电商、物流、智能制造等多个行业企业的生产环境中使用。
该平台具备的高性能、高兼容、低成本、零侵入、开放生态等优势,在总决赛路演现场,一经介绍博得了业内人士满堂彩。其依托的开源项目——ShardingSphere,在2020年一跃成为Apache基金会顶级项目,被行业内的人所熟知。张亮在2015年,写下该项目的第一行代码,“写代码让我感觉很舒服,就像放假一样轻松。”而作为免费为用户提供数据库服务的世界级开源项目,ShardingSphere如今也成为很多有开源情怀的程序员的靶心,通过为项目贡献代码,寻求获得感。
“做开源项目是一个从0到1的挑战,创业也是如此。”从决定做开源的那一刻,也许张亮就已做好了创业的心理准备。2021年,觉得“该出来闯闯”的张亮选择辞掉大厂的工作,与ShardingSphere核心团队成员创立了SphereEx,为企业提供商业化定制服务,其产品理念与ShardingSphere一脉相承,“实现商业化后,ShardingSphere可以发挥更大价值,增强企业数据库能力,助其轻装上阵,完成数字化转型升级。”
跳出舒适区,创业挑战也接踵而至,“我记得第一次签融资协议的时候,看到几百页的文件后,还是有一些出乎意料。”“也因未预料到的情形丢失过客户。”不过,做开源项目的探索精神再一次帮张亮撑过了重重难关,“没创业经验就找人请教,遇到不懂的地方就边学边做。”张亮坚定向前走的姿态,也吸引着公司联合创始人韩锋,在得知张亮的创业想法后,一拍即合,选择加入。

SphereEx联合创始人韩锋
此次在成都参加完金熊猫大赛总决赛后,韩锋也将大赛的所见所闻分享给团队,“感觉收获很多,高新区科技创新局相关负责人在企业用地、人才支撑、商务对接等方面都进行了很具体的介绍,留下了深刻印象。同时也在大赛中结识了一批有想法、肯实干的创业伙伴。”
而这样正向的招引力,也坚定了该公司在成都单独设立一个实体组织的信心,张亮谈道,“我们很希望把公司的核心力量布局至此,在高新区的政策支持下,实现扩大化发展,赢得更多客户,寻求自身的发展壮大。”
早于上述三家公司一步的远景合聚,如今已享受到了落地成都高新区带来的机遇,该公司的光电探测技术在2021年度金熊猫大赛中取得未来科技领域一等奖,创始人曾钦勇说道,“在政策加持下,公司获得超5000万的融资,招引的人才档次不断提高,各方资源也不断涌来,迎来了高速发展,在业界的声誉也越来越高。”
“金熊猫大赛绝对是纯金打造的,含金量相当高,这不仅是我们企业对金熊猫大赛的认知,同时也是其他朋友或企业对金熊猫大赛的评价。”曾钦勇在2022年金熊猫大赛总决赛现场的一番感言成为成都高新区招揽“金熊猫”的最好推介词。
“今年这场大赛,在北京、上海、深圳、重庆、成都、美洲(美国硅谷)、欧洲(德国亚琛)及亚太(韩国首尔)设立8大赛区,累计吸引2200多个项目踊跃报名参加,最终45个优质项目晋级总决赛,31个项目获奖,取得了一系列丰硕成果,进一步提升了金熊猫大赛的品牌影响力。”成都高新区相关负责人表示,为持续汇聚创新创业的“源头活水”,高新区将持续开展金熊猫大赛、颠覆性技术大赛等高水平赛事,把赛事作为连接全球创新创业脉搏的触手,为全球创新创业人才搭建高水平的交流展示平台,提供更理想的“栖息地”。
以诚相待优服务,以心换心聚人才,该负责人相信,如此赤诚之下,“大熊猫之乡”必能招来更多“金熊猫”,让成都不止有令人陶醉的美食美景,还有另人刮目相看的科技领军人才。(蔡晓慧 实习生曹心瑶对文本亦有贡献 本文图片由受访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