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成都市青白江区大弯街道化工路社区党委书记、妇联主席钟会萍,从事社区工作已有20个年头。

钟会萍
一直以来,怀着执着的“社区情怀”,钟会萍在平凡岗位上,深情耕耘着社区这片热土。她把居民朋友当亲人,带领社区全体干部和群众为城乡社区发展治理努力工作默默奉献,实现了社区各项工作“年年上台阶,面貌日日新”的目标,让化工路社区成为青白江区城乡社区发展治理的排头兵,受到了居民们的广泛好评、点赞和省市区的表彰,“化工路样本”“化工路经验”也被同行争相学习,借鉴和推广。
同时,作为社区党委书记、妇联主席,钟会萍时刻以一个共产党员的标准来严格要求自己,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带领社区班子成员和全体党员、群众,倾力打造“温馨化工路,和美幸福家”党建品牌,实现了“共建、共治、共享”美好新社区的目标。
工作中,钟会萍谦逊、平和、亲切,始终以“自尊、自信、自立、自强”标准要求自己,以饱满的热情和激情,投入到工作中。在钟会萍的影响和带领下,社区"巾帼”们在工作和生活中同样表现出了“半边天”的风采,把社区这个“大家庭”建设得和谐而温暖,“邻里相亲、守望相助”成为常态,“家”的向心力、凝聚力不断增强。
“居民们的困难,就是我们家人的困难”
“居民朋友的困难,就是我们家人的困难!”钟会萍是这样说的,更是这样做的。
在钟会萍工作的辖区内,有一名离异女子芳芳(化名),自离异后便与父母住在一起。而她的母亲长期患病,父亲也患有糖尿病和精神病,都需要人照顾。她的压力有多大,可想而知。
这是一个特殊的家庭。独自照顾患病的父母,已让芳芳有些忙不过来,再加上离婚对心情的影响,以及父亲因患精神病带来的不理性,父女俩常常因一句本是很平常的话,争吵起来。而父女俩的矛盾也因这一次次的争吵,越积越深。
一天,父女俩又爆发了冲突。两人几乎要大打出手,场面濒临失控。此时,听到邻居反映的钟会萍,毫不犹豫地主动介入。她来到了芳芳家,先是尽力劝住双方,之后便“反客为主”,请父女俩坐在身边,如把脉问诊般寻得了事件的前因后果,并找出了矛盾背后的根源。最终,经过一番细致的思想工作和耐心的安抚后,这场激烈冲突被和平化解。在这之后,因放心不下,钟会萍又多次抽出休息时间到芳芳家走访、慰问,陪伴着这个家庭,使其渐渐恢复平静,步入正轨。
像处理这样的家庭矛盾,只是钟会萍社区工作中一件很平凡的小事,类似事例在她的工作经历中不胜枚举。但在钟会萍看来,正是由这样一件件琐碎小事的累积,才构成了社区工作的意义。
在关心社区的每一个家庭健康发展的同时,钟会萍也格外关心女性的心灵健康。她认为,要管理好社区这个“大家庭”,首先得经营好自己的小家庭。于是,她把自己的小家庭也营造得“夫妻和睦,孩子优秀成长,父母幸福”,成为社区群众学习的榜样,为社区和谐起到了很好的引领示范带动作用。
创新工作模式,提升妇女自豪感和幸福感
近年来,随着辖区企业转型升级,一部分职工面临下岗转行的困境。担心这种现象会影响社区和家庭和谐,钟会萍选择主动出击,以“妇联”之名创新打造“川化邻里空间”。由此,她提出建设“妇女之家”,并纳入社区亲民化改造,引导实现了妇女群众“自我管理、自我服务,助力社区”目标。
钟会萍创新的“蓉姐”就业模式,引进、培育了“川妹子”“菁婴服务中心”等8家社会组织。当女职工下岗,仿徨无主不知所措时,这些社会组织,能够实现辖区内下岗妇女的就业分流,把矛盾化解在小区楼栋,帮助下岗职工家庭走出生活困境。就这样,在社区的引领下,部分下岗妇女不但实现再就业,还拿到了高薪。
在此基础上,钟会萍不失时机地壮大了“巾帼志愿者”队伍,吸纳整合社区“网格员”、大学生志愿者等各方力量,创建“民间矛盾纠纷调解志愿服务队”、“垃圾分类”志愿队等10多支“巾帼志愿者”队伍。这些志愿者们常年活跃在社区“抗险救灾、帮贫济困、发展治理”等方方面面的工作中,成为建设“美好新社区”的生力军、主力军。
钟会萍这一系列的创新举措,不断提升着辖区妇女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和自豪感”,让社区群众在和谐中享受幸福,在幸福中享受和谐。
每一份付出都会得到回报。近年来,钟会萍先后荣获“四川省三八红旗手”“成都市优秀村(社区)党组织书记”“四川省优秀基层党组织书记”“四川好人”“成都最佳党建引领示范社区(村)暨第五届‘我心目中的社区好书记’”“第二届四川省家庭工作先进个人”等一系列荣誉称号。
如今,一个“出入相友,守望相助,疾病相扶、邻里相亲、发展相融”美好新社区,在钟会萍和同事们的带领下,如同一朵花,在成都市美丽的青白江畔灿烂绽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