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搜索: 金砖
您的位置:首页 > 热点新闻

名家笔下的母爱|梁晓声:母亲带我去讨还我的小人书

2024-05-13 08:58:00 来源:环球人物网
大号 中号 小号
  诗人但丁·阿利吉耶里曾说:“世上有一部永远都写不完的书,那便是母亲;世上有一种最美丽的声音,那便是母亲的呼唤。”
  母爱,有很多种模样,每一种,都触动心弦。
  提及母亲,有人是深深的眷恋,有人是话到喉咙的哽咽,有人是触及心底的柔软……也有很多作家将母亲写进了文学作品,用挚诚笔触追忆与母亲的过往,以亲身经历讲述母亲带给自己的力量。梁晓声就是其中一位。
  今(5月12日)天是母亲节,让我们走近梁晓声笔下的母亲形象,于那细腻、动人的字句间,感受“妈妈”二字的重量。
母爱的力量有多坚韧?看莫言、史铁生等名家笔下“自述”
梁晓声,中国当代著名作家,1949年生于黑龙江哈尔滨。(图源:南方日报,高佳馨 摄)
  梁晓声的少年时代,是一个物质极度匮乏,而知识并不受重视的时代。与不支持孩子读书的父亲相反,梁晓声的母亲虽也是文盲,但坚信读书、学习能让孩子们安身立命。丈夫在外打工养活一大家子,梁母自己也需常常出去打零工挣钱补贴家用,即使家里过得艰难,她仍竭尽所能守护着孩子们的精神堡垒。
母爱的力量有多坚韧?看莫言、史铁生等名家笔下“自述”
梁晓声母亲与孩子的合影(图源:资料图片)
  当年小人书便宜,厚的三毛几一本,薄的才一毛几一本。母亲从不反对我买小人书。我还经常去租小人书。在电影院门口、公园里、火车站。有一次火车站派出所一位年轻的警察,没收了我全部的小人书。说我影响了站内秩序。
  我一回到家就嚎啕大哭。我用头撞墙。我的小人书是我巨大的财富。我觉得我破产了。从绰绰富翁变成了一贫如洗的穷光蛋。我绝望得不想活,想死。我那种可怜的样子,使母亲为之动容。于是她带我去讨还我的小人书。
  ——选自梁晓声的《母亲》
  在书中,梁晓声把那天母亲带他去讨还小人书的情景讲述地很详细,来到派出所时,警察态度很强硬,“不给,出去出去!”梁母代替儿子道歉,说了许多话,最后还是被粗鲁地推了出来。可梁母并未妥协,像是豁出去一般,拖着儿子在派出所门前的台阶坐了下来,一条手臂搂着儿子。这一坐就是近四个小时,梁母始终搂着儿子,梁晓声觉得“母亲似乎一动也没动过,仿佛被一种持久的意念定在那儿了。”最终,警察心软了,把小人书还给了这对母子,还拦车嘱咐司机要一直送二人到家门口。
  有时母爱无需多言,就是这样一次次的实际行动,帮儿子构筑起一片牢固的精神家园。
  多年后,已成家立业的梁晓声将母亲接到北京同住,母亲的床下堆满了各种破烂,瓶子、罐子、盒子……梁母总舍不得扔,很多子女会为了这样的事情和父母吵架,可梁晓声当作不知道,他说,那是母亲的特权,他在书中写道:“我必庄重。对于我的母亲所做的这一切似乎没有意义的事情,我必庄重。我认为那是母亲的一种权利,一种特权。我必服从。我必虔诚。”

责任编辑:蔡晓慧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

今日头条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