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搜索: 金砖
您的位置:首页 > 全媒矩阵 > 特别策划

古代诗人们的夏至记忆

2022-06-20 18:23:36 来源:环球人物网
大号 中号 小号
  夏至,是二十四节气中最先被确定的一个节气。
  为了庆祝夏至的到来,古人们可谓是“花样百出”:祭神祀祖、凉食避暑、食“麦粽”、吃馄饨等等,而诗人们在这一天,自然也少不了写诗填词,只为珍藏专属夏至的“记忆”。
古代诗人们的夏至记忆
  回想起在苏州的日子,唐代诗人白居易熟稔的是夏至的筵席。飘香的粽子、炙烤过的鲜美烤鹅,不仅让当时夏至宴上的宾客食指大动,也让千年后品读诗句的读者咂嘴舔唇。
古代诗人们的夏至记忆
  在夏至的正午,唐代诗人韦应物喜欢到园林里散步,更爱到池塘边观荷:圆圆的荷叶之中,荷花散发清香。此时,园林大门关闭着,在竹林中显得分外幽静,城头高大的古树郁郁苍苍。
  一方园林、一方池塘、一壶小酒,韦应物也足以在此间觅得一丝清静与清凉。
古代诗人们的夏至记忆
  宋代诗人陈与义则选择在这天与友人游船赋诗:深林树叶茂密遮蔽了阳光,预示着盛夏的到来。仰望天空,总觉清晰而遥远。
古代诗人们的夏至记忆
  南宋诗人范成大则将目光投向乡村,以文字再现了夏至日的温馨“画卷”:大人们腰间挂着李核敬祖先,粽丝系在手臂上求安康。应节的物品竞相随着风俗呈现,老人家慈祥地看着孩子们在祭祀现场打闹。在他的笔下,孩子的天真情趣和乡间的闲适生活一览无余。
  跨越时空,从这些诗人的“夏至记忆”中,我们仍能品味到当时浓厚的节日氛围。值得一提的是,在清朝以前的夏至,全国放假一天,而宋代百官更是能在夏至前后休假三天,由此也足见古人对夏至的重视。
 
  (本文综合自中国新闻网、光明网)
责任编辑:李佩蔺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

今日头条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