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椒炒土鸡,萝卜炖猪脚,铁锅煲着土豆饭……大年初四一大早,空山镇居民杨贤一家忙着准备丰盛的团年饭,浓浓的“年味”弥漫着整个屋子。今年春节,在“就地过年”的倡议下,空山镇的居民大多没有外出,杨贤也不例外。
空山镇位于巴中市通江县北部高寒山区,是当年红四方面军入川的第一站,打响了著名的“空山坝战役”,获得反“三路围攻”的彻底胜利,谱写了红军战史上辉煌的一页。
在脱贫攻坚之前,由于特殊的地理原因,“高寒“、“闭塞”、“贫困”是这里的标签。记者驱车从县城出发,驶过雾气氤氲的群山、连绵的隧道,两个多小时后,抵达空山镇。
曾经,崎岖的山路把这里与外面的世界隔离,镇里经济滞后,青年人只能外出打工谋生活。回家的路也是比较艰辛,要先到通江县城,或是陕西省汉中市镇巴县,再找车回到空山镇。一来一回,路险时间长,空山外出打工的人往往过年才回来一次。
高中毕业后,杨贤离开家乡到成都打拼,每年返乡过年都是到通江后,再转乘几个小时的乡间客运,路途颠簸,来回花销大。“那个时候自己没有车,外面也很少有车进来,”杨贤解释到。
2020年2月,通江县脱贫摘帽,贫困发生率降至0.2%,全县开发公益性岗位3000余个,通过“春风行动”返岗农民工10.9万人。随后,巴万高速清江至高明段建成通车,结束了通江县不通高速公路的历史。
如今,摘掉贫困县帽子的通江正在加快接入城乡经济圈。巴中市交通局总工程师吴益林告诉记者:串联通江空山国家森林公园、诺水河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等7个旅游景区的米仓大道正在加快推进;镇广高速通江至王坪段将于今年底通车;通江机场也在逐步推进中。
2017年返乡时,杨贤欣喜地发现道路变宽了,镇里的车多了起来,昔日的“红色”战场成了国家4A级景区。“我想随着空山的旅游宣传,以后来这里的人肯定越来越多,” 杨贤告诉环球人物网记者,“加上当时有了孩子,还是想在家里照顾家庭。” 12月底,杨贤拿出在外打拼多年的积蓄,在空山镇开起了修车行。
道路拓宽、大量村民返乡再就业,通江县的路上不仅多了私家车,还出现了旅游巴士。昔日的贫困村,脱胎换骨,成了网红打卡地。
杨贤的亲戚朋友大多都在通江县工作,开民宿,开客车,销售特色农产品等。当地旅游业的发展,让很多像他一样曾经漂泊在外的游子,都能回到家乡找到一份自己的事业。
杨贤的大女儿已经4岁了,今年家里还迎来了一位新成员-刚刚出生的小女儿。当记者问杨贤在空山修车的收入够不够家用时,他笑着说:“除了修车,我还要卖保险、卖车, 能做的活路很多的。” 说到新年目标,杨贤告诉记者,“现在是乡村振兴了嘛,过了年,我准备和几个朋友一起做电商。”
说话间,腊肉上桌,土鸡出炉,汤已熬好,杨贤和亲朋们欢聚一堂,围坐在桌边举杯贺新春。妻子抱着孩子坐在杨贤身边,笑容格外灿烂。 “我喝酒不行的,但是今天大家在一起,一定要喝一点,” 杨贤的爸爸给大伙倒上酒说,“为了新生活,为了新日子,干杯!”
杨贤家的团年饭
春节期间,走在空山镇的街上,举目所见,家家户户的门口都晒上了过上好日子的新春春联:“国家强大享太平,人民富裕歌盛世”,横批“国强民富”。
2017年回到家乡的杨贤没再离开。家乡发展起来了,连绵的山路不再是每年一次返乡过年的路,“就地过年”对他们来讲,不是一种束缚,而是团圆就在身边的忠实心愿。
大年三十晚上,杨贤在社交平台上发了一家四口的照片,配上几行字,“承蒙时光不弃,新年快乐,一切安好”。
图/文 羊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