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搜索: 金砖
您的位置:首页 > 环球原创

崔健六十,把自己活成一曲摇滚乐

2021-09-22 09:56:50 来源:环球人物网-环球人物微信 作者:刘潇
大号 中号 小号
\
 
  尽管困惑不少,但并不能阻碍崔健追求自信、自然和自由。在《飞狗》中,他的反击是“逆天行走”。在《时间的B面》中,他大声吼“嘿,老子根本没变”。他以他独有的勇气鼓舞着这个时代的歌迷。
 
  |作者:刘潇
 
  |编辑:阿晔
 
  |编审:劳灵格
 
  最近,“摇滚教父”崔健出了新专辑《飞狗》。不少“90后”“00后”对这张专辑的感触并不深刻,但提到崔健,至少没人敢说不知道。
 
  随着时间逝去,许多重量级歌星都渐渐淡出人们视野。而崔健这个老摇滚人,一如30多年前站在工体舞台上一样,仍旧愤怒,仍旧呐喊,路见不平时,仍旧“口无遮拦”。
 
  在新专辑的同名歌曲《飞狗》中,崔健高唱“逆天行走”。在这首歌MV的最后,屏幕上打出了“真唱运动2002-2021”的标语。
 
  这很“崔健”。
 
  早在1987年,刚火不久的崔健就曾一度陷入“被封杀”的传闻中。2002年,他发起“真唱运动”,得罪了一些娱乐圈同行。近些年,他又因在综艺节目中批评一位香港歌手,被人质疑“耍大牌”“歧视粤语歌曲”。可是,他从未屈从外界的声音,真实又自我的那股劲儿,够摇滚。
 
  崔健曾把摇滚乐给人的感觉概括为三个“自”:自信——别丢掉自己;自然——别勉强自己;自由——解放你自己。
 
  人生六十,崔健愣是把自己活成了一曲经典摇滚乐。
 
\
 
  不想做“神”,只想做“人”
 
  崔健的新专辑一共有8首歌。其中,《飞狗》的歌词画面感极强:一个人悬在颠倒的空间,如同黑洞里的一条飞狗,跌跌撞撞地飞着,看见“扎堆的人群”和“干枯的草原”,看见倾斜站立的“庞然大物”……
 
  和很多人一样,如今的崔健也对社会和时代议题时常感到困惑。在《飞狗》中,他唱:“数字世界大草原,信息糊口。”在《时间的B面》中,他唱:“站在变形的镜子前,看到时间的A面,我和人们一样,只看到自己的脸,莫非里面也有你,正在被时代改变。”
 
  尽管困惑不少,但并不能阻碍他追求自信、自然和自由。在《飞狗》中,他的反击是“逆天行走”。在《时间的B面》中,他大声吼“嘿,老子根本没变”。他以他独有的勇气鼓舞着歌迷。
 
\
 
  老歌迷是为此激动了,然而批评者说“没新意”,新听众说“欣赏不来”。
 
  不过,崔健倒也不在乎。他做歌从来没有被“大众欣赏得来”这个标准框住,只是想表达自己的内心。
 
  “我不会花过多的时间去研究年轻人,但我也不放弃去观察他们的机会。去看他们的演出,我觉得这是生活的一部分,享受别人创作的艺术品,是对自身生活的一种补充。”处在流量时代,崔健活得十分清醒。他自信却不自傲,从不想被世人推上神坛,而是希望做一个“人”。
 
  正是因为坚持这种态度,崔健从不刻意神话自己。
 
  2010年,崔健和他的“老东家”北京交响乐团合作上演“2010摇滚交响跨年音乐会”。但直到2017年,现场音乐会才以《摇滚交响音乐会》为名发布专辑。当被问起原因,崔健没夸口“十年磨一剑”,如实说道:
 
  “其实这张专辑早就做好了,但是两年前我有新专辑要发,公司就说这个先等一等,先发新的。”
 
  如此平铺直叙不做作的回答,让现场主持人都不知如何接话。
 
\
 
  崔健也从不刻意讨好受众。
 
  上世纪80年代末,他的摇滚已势不可挡。其歌曲在港台发行后,掀起了北京摇滚旋风。1988年,Beyond乐队来北京演出,黄家驹也翻唱了他的《一无所有》。他甚至火到了国外,1993年4月曾率乐队赴日本参加亚洲之声文化交流活动。
 
  但如日中天的同时,崔健又面临着尴尬处境。据《新京报》报道,1992年,他的天津演唱会因为出现现场斗殴事件而匆匆收场,第二天的演出宣布取消。从这年年底开始,在长达13年的时间里,崔健无法在北京举行大型演出。
 
  1993年,崔健参演了电影《北京杂种》。片名吸睛,内容晦暗,电影描述了一群被边缘化的人。崔健在其中饰演一名摇滚歌手,他和他的乐队始终找不到属于自己的排练场,迷茫不堪。而这恰恰是崔健当时的真实写照与内心独白。
 
  经历如此种种,崔健还是想做个真实的“人”,表达自己的内心。1994年,他推出了专辑《红旗下的蛋》。这张专辑的风格极其个人化,被认为是崔健最富激进性和叛逆性的代表作品。
 
  “真诚到真实的拼死一跃”
 
  崔健对摇滚的独有坚持,贯穿其整个音乐人生。
 
  1961年,他出生于北京,父母都是文艺工作者。受家庭熏陶,他从小就学习小号,并于20岁那年成为北京歌舞团的专业小号演奏员。当年的北京“部队大院”是新潮东西的集聚地,年轻的崔健,就是在那个时候接触到了摇滚。
 
\
·年轻时的崔健。
 
  彼时,他所不知道的是,摇滚乐产生的巨大社会影响力早受到美国学者关注。不少研究美国社会问题的学者当时都认为摇滚能“人为地诱发狂喜”,让人们觉得通过摇滚可以扣响“伊甸园之门”(天堂大门)。
 
  不管各界是褒是贬,摇滚乐带动的社会能量不容小觑。
 
  1986年,中国改革开放不到10年,中国人民开眼看到了世界,内心的表达欲被点燃。那年5月9日,崔健登上北京工人体育馆举行的“世界和平年”首届百名歌星演唱会。台上的他,一条裤腿长一条裤腿短,嘶吼着自己创作的摇滚歌曲《一无所有》。一曲完毕,欢呼雷动。
 
  那是观众第一次发现内心的呐喊也能成为歌曲,如同“真诚到真实的拼死一跃”。崔健的摇滚成为了80年代的船帆。
 
  但就在同一年,崔健与他的乐队参加了由中国音乐家协会主办的孔雀杯全国民歌、通俗歌曲大奖赛,由于唱法在当时尚难以被主流接受,结果他们在首轮角逐中就被淘汰出局。
 
\
·1990年,崔健和乐队成员在春晓饭馆。
 
  一边是民间的火爆,一边是主流音乐圈的不接受,崔健的音乐自打出生便被烙上了不一般的痕迹。
 
  1988年7月16日,《人民日报》文艺版头条以一篇“从《一无所有》说到摇滚乐——崔健的作品为什么受欢迎”为题的文章,从社会性层面探讨了崔健现象。这是摇滚乐歌手首次在内地的主流媒体上被报道,崔健的“火”已经到了不容忽视的地步。
 
  1989年3月,《一无所有》获得由《人民日报》与中国国际文化交流中心颁发的新时期十年金曲奖。
 
\
·1988年7月16日,《人民日报》第七版左下角刊登了《一无所有》词曲。
 
  上世纪80年代,崔健的“一声吼”唤醒了人们内心的激情。进入90年代,崔健的作品更是充满了时代感。
 
  在歌曲《九十年代》中,他唱道:“现在已是九十年代,语言已经不够准确,说不清世界,世界存在着各种不同感觉。”这首歌鼓点密集,表达了因时代不确定性而生出的兴奋与激情。
 
  崔健以赤诚之心直面真实,他的摇滚也成了那时的时代鼓点。但他也被突如其来、眼花缭乱的新世界弄得头眼昏花。
 
  在1991年2月发行的《解决》中,他唱道:“昨天我还用冷眼看这个世界,可是今天瞪着眼却看不清你”。同张专辑中,比《解决》更火的是《一块红布》,不同经历的人从歌中品出了不同的味道。
 
  进入2000年,崔健看到了在经济发展、社会自由的同时出现的一些弊病,对“向钱看”造成的灵魂空洞感到不满,唱了那首《红旗下的蛋》。他也关注城乡差异的矛盾,因此有了那首《农村包围城市》。那些歌曲获得歌迷极大共鸣。
 
  2006年3月4日,崔健成为美国摇滚杂志《滚石》在中国推出中文版创刊号的封面人物。但自此之后的近十年,崔健沉默了。时代在剧变,跑过了他。
 
  那些年,沉静下来的崔健开始通过其它艺术手段来展现自己的思想。他编剧并导演了电影《蓝色骨头》,这是他第一次导演文艺电影,讲述一个地下摇滚歌手在陷入爱情的过程中,偶然发现了父辈的一段凄婉爱情故事。
 
  《蓝色骨头》也是他在2005年发行的一首歌曲的名字。他在那首歌中唱道:“俗话说活人不能被尿憋死,只要我有笔,谁都拦不住我”,“抬头看看上面,原来是少有的一片蓝蓝的天空”。
 
\
 
  今年,崔健60岁了。他不喜欢流量和数据,仍旧喜欢纯粹的摇滚。新专辑《飞狗》中的那首《末日海滩》犹如启示录,对他来说,路还很长,仍旧坚持着“新长征路上的摇滚”。
 
       依旧孤独地坚持自我
 
  崔健曾在接受《艺术评论》采访时说:“中国人有很多人‘性无能’,更有很多人‘爱无能’,还有一种是‘个性无能’‘人格无能’。我有的时候可能更关注第三者。”“中国人不愿意建立有原则的个性,中国人更愿意建立仗义和情感的原则。”
 
  在音乐之外,崔健也从不愿意随大流,而是坚持做真实的自己。
 
  他看不惯歌坛越发严重的假唱现象。他认为假唱破坏了中国的音乐环境,埋没了有才华的人。“有很多有才华的年轻人,他们没有机会,而一些没有才华的人靠着假唱、脸蛋儿也能红透歌坛。”
 
  2002年,41岁的崔健开始在各种场合不断呼吁抵制假唱。他还身体力行拉开“真唱运动”序幕,邀请娱乐圈人士签名宣誓,并表示在仪式上签下名字的人应该为自己将来的行为负责任。
 
  当时,崔健犀利直言:“中国的‘音乐会’这个词在消亡,只存在于古典音乐,流行音乐的音乐会已经不存在了,它只是演唱会,甚至只是歌迷见面会。”他还批评多年好友那英假唱,“真有才华的艺术家,就是不假唱……”
 
\
·截图自2003年8月《羊城晚报》报道。
 
  即便当年来“真唱运动”仪式现场签字的艺人少之又少,崔健也一直在他认定的真实之路上轴下去。直到今天,崔健仍在坚持“真唱运动”,在《飞狗》MV最后不忘打上了“真唱运动2002-2021”的标识。
 
\
·《飞狗》MV结束后出现“真唱运动”标识。
 
  有人曾调侃崔健是“麻烦制造机”。2015年底,崔健到综艺节目《中国之星》中担任巨星推荐人,丝毫不顾及娱乐圈内的商业利益,耿直地批评“小鲜肉”,结果惹上争议。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他在节目中点评许志安的演唱时,称其唱上个世纪的粤语歌让现在的观众听不懂,引发一些网友不满,指责他“歧视粤语歌”。事后,节目组不得不向外界澄清崔健的真实意思。崔健则开了句玩笑收场:“没请剪辑师吃饭,那期节目自己看了都觉得自己讨厌。”
 
\
·崔健(左一)和许志安(左三)在节目后台合照。许志安说,崔健的直言给了他很多正能量,因为“喜欢、留意一个人才会给他更多的点评”。
 
  崔健虽然在台上言辞犀利,但私下里并没有丝毫架子,在《中国之星》录制现场还把自己保温壶里的茶分享给了歌迷。
 
  2016年,崔健来到北京工人体育场开唱。那场取名为“滚动三十”的演唱会,是他对过往30年摇滚之路的总结。现场火爆程度不亚于他第一次登上工体舞台。
 
  如今崔健不年轻了,但他依然很享受自己的工作,时常熬夜创作,在家里安装了隔音极好的装置,除了架子鼓不能打之外,“吹弹拉”都不会扰民。对于发歌,他的要求是“自己听着不激动就不能拿出来”。也许新世代不怎么理解崔健,但他认为只要坚持自己的音乐,等那些新世代老了,总会理解他的。
 
  就像《飞狗》中的唱词,崔健还在飞啊飞,飞往头顶那一小块蓝蓝的天。
 
\
责任编辑:冯小珏
声明: 版权作品,未经《环球人物》书面授权,严禁转载,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我要纠错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

今日头条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