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人物网9月18日成都电(蔡晓慧 李佩蔺 摄影报道)“西部金融中心的优势在于未来,未来它的经济增长会保持一个较快的速度,甚至快于沿海地区,这样会带来一系列有关金融方面的需求。”9月18日,由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四川省国资委、四川省地方金融监管局联合主办的“双城双碳双循环——中国首席经济学家高峰论坛”在成都举行,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理事长连平在会上为西部金融中心建设出谋划策。
连平在会上发言
“坦白来说在十年前,我对建设西部金融中心是有保留意见的。但是今天,我觉得西部金融中心在未来不光是构建,而且应该要加快它建设的步伐。”连平表示,当前从中国整体来看,西部金融中心建设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该中心不仅可以加快西部经济快速增长,尤其是促进西部经济开发的高质量发展,还能够推动全国经济发展趋向于平衡。
此外,中西部地区经济崛起,工业化进入中期发展阶段,对外开放尤其是向西开放,对区域性金融中心提出了迫切要求,金融中心建设与经济发展相辅相成。
连平从经济金融总量、对外开放、金融机构体系建设、金融创新程度、金融对开放平台的支持力度等方面剖析了成渝地区共建西部金融中心的可行性。但连平也提出,成渝地区中全国有影响力的金融机构还不足,从个性化、特色化,以及服务的水平方面也有不小的提升空间,还有一些配套机制也不够完善。
如何改善这种状况,切实提升双城金融中心建设的能力和功能?
对此,连平就提升金融机构的服务水平、加快完善金融市场的体系、开发高水平的投资渠道、切实提升金融支持开放的水平、充分发挥开放通道的优势等方面给出了专业建议。他还提到,把握定位对于西部金融中心建设具有重要作用,“定位如果不准确,也可能会使金融中心的发展路径出现曲折。”
通过分析对比北京和上海两个金融中心的不同和特色,连平认为西部金融中心建设应该结合自身需求,以及本身经济的特点来推进,应该是具有西部经济发展特色的。“上海上个月发布了上海十四五金融中心规划方案,非常全面具体。三分之二的内容讲的是怎么做,前面讲得很简单,定位很清晰,后面就具体展开来讲。所以我们在定位清晰之后需要一个很详细的规划。”连平谈道。
连平建议,未来在推进西部金融中心建设过程中,要抓住市场、金融机构这两个核心基础构造,“未来金融市场,金融机构聚集方面都要突出资本市场发展空间,在这个方面多做文章,可能会取得意想不到的良好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