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搜索: 金砖
您的位置:首页 > 长三角一体化 > 浙江

经世致用 穷理尽性

——盘剑动画研究的学术风格
2024-10-12 16:48:20 来源:环球人物网 作者:屈立丰
大号 中号 小号
     20年来,无论是中国动画产业,还是中国动画艺术,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为新世纪中国当代文化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中国动画这20年狂飙突进式的发展引发了本土动画学者们的高度关注和深入研究,其中,浙江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盘剑的工作非常引人瞩目。在20世纪90年代至本世纪初,盘剑主要致力于文学理论和真人影视理论研究,在影视艺术创作与接受的双向研究、影视与文学的互动研究、海派文化语境中的电影与大众文化研究、二十世纪上半叶上海报纸副刊的公共领域建构研究等方面成就显著;但从2006年开始,学术界同仁吃惊地发现,他却在进行学术转向——将主要研究精力投入到动画领域。一方面,他在浙江大学成立浙江大学影视与动漫游戏研究中心(现已成为中国动画研究的重镇),并以之为依托,持续培养了一大批硕士、博士、博士后以及访问学者,现在,其中很多人都已成为国内动画学术界的骨干;另一方面,他所带领的团队近年所主持的3个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包括1个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都是围绕动画研究展开,产出了一系列坚实的成果,包括在《文艺研究》《当代电影》等权威刊物上发表了一系列高水平论文,多篇文章被《新华文摘》《中国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中国动画年鉴》等全文转载,出版多部研究报告和学术专著等,有力地促进了中国动画学术的发展。中国电影评论学会原会长现名誉会长、著名电影理论家、批评家、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章柏青先生评价说:“盘剑是国内电影理论界致力于动漫理论、动漫史、动漫创作研究卓有成就的学者。他的动漫专著《动漫研究:理论与实践》及数十篇动漫论文在全国有广泛的学术影响,并数次荣获全国及省部级学术论文奖;盘剑由此确立了在动漫研究中领先全国学界的学术地位,并被国家一级电影学术社团组织——中国电影评论学会理事会推选为中国电影评论学会动漫游戏专业委员会主任,成为全国动漫学术研究的领军人物。”
  事实上,盘剑所作的学术转向是付出了巨大牺牲的,因为他之前所从事的文学理论和真人影视理论研究毕竟是学术界的主流,当时他也已在《文学评论》等权威刊物上持续发表文章,在传统主流学术领域的工作前景一片大好。但今天看来,虽然动画研究至今为止还是中国学术界的小众领域,盘剑在这个领域所取得的杰出学术成果并没有辜负他多年的付出。我们有理由相信:这种学术立场、价值取向与人生方向的选择,一方面是出于他的个性和爱好,另一方面,更是出于学者为满足时代和国家所需而工作的学术责任感。
  盘剑在动画研究领域近20年的耕耘,有着清晰的学术理路和鲜明的学术风格。
  首先,对中国动画产业发展的研究,彰显出他经世致用的学术热情。他的前两个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前一个(“中国动漫产业发展研究”)锚定了国家动画产业初期的发展路向,第二个(“中国动漫产业转型升级研究”)聚焦在本土动画产业的转型升级。这两个项目研究进展过程中,产出了很多重要成果,例如:所出版的《中国动漫产业发展报告(2004-2009)》《中国动漫产业发展报告(2010-2011)》《中国动漫产业发展报告(2012)》是对2004—2012年中国动画产业发展进程的全景式描述,对转型升级进行进一步的全方位的探讨,明确了产业转型升级的方向和目标,为产业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撑。还如《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推动我国动漫产业集约发展》以资政建议的形式被中央宣传部社科规划办《成果要报》2010年8月19日第71期(总第661期)收录,该文提出了“动漫产业集群”的概念,认为基地或园区应该集聚处于产业不同环节的企业,形成互为支撑、互动互利的格局,因此建议动漫政策扶持和动漫基地/园区建设要有“产业链”导向。考虑到2010年前后正是中国动画产业从数量增长走向高质量发展的分水岭,国家从宏观层面上对动画产业政策进行调整、促进产业转型属彼时急需,由此可见盘剑对动画产业研究的敏锐性、深入性。作为一个有深切责任感的学者,他还对其工作单位浙江大学所处的国家动漫之都——杭州的动画产业发展特别关注,他对中国动漫产业发展的“杭州模式”的提炼和总结,以及编制杭州动漫产业十三五发展规划等方面的躬身入局,都体现出他“学以致用”的鲜明风格。
  其次,盘剑对动画艺术本体研究“穷理尽性”的努力特别值得关注。盘剑对动画艺术本体研究的成果,以获第25届(2016)中国金鸡百花电影节“优秀学术论文”称号的《论动画世界观与卡通思维——对当前国产动画电影创作问题的理论思考》和《动画与未来电影》(载《文艺研究》2011年第9期)等论文为代表,这些成果的产出,有其曾对影视艺术本体问题研究的深厚基础,翻阅他20多年前在《文学评论》等学术刊物上发表的《走向泛文学——论中国电视剧的文学化生存》《论“映像思维”》,可知近年来他执着开展动画本体问题研究的灵感之源。正是从对动画本体问题的深入讨论,才促使他认识到,在相当长的时期里,我国动漫产业人士把动漫/动画仅仅当作低幼艺术门类,甚至仅仅作为少儿教育的工具,带来了一系列问题,包括创意概念化、艺术幼稚化、质量低劣化,产业产值也因此难以提高。基于上述观察和认识,他在不少文章中都极力倡导“动漫/动画成人观”,并把这种“成人观”的建立和成人动漫/动画作品的创作和普及,作为中国动漫产业转型升级的方向和国产动漫/动画艺术成熟的重要标志。他认为这种“动漫/动画成人观”正在逐渐建立,并在《西游记之大圣归来》《大鱼海棠》《大护法》《大世界》《白蛇:缘起》《哪吒之魔童降世》等一系列的现象级作品中得到成功表现。近年来,他对动画本体问题的讨论,还有其在深入叩问中国动画产业发展的深层问题所获得的思考和启发,促成他主持申报并成功立项第三个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新时代中国动画学派的重建与民族文化传播研究”。这个项目的研究目标不仅有机地将动画产业问题和动画艺术本体问题相融合,还将中国动画的历史、现实与未来相联系,将中国动画置放在文化强国背景下的内向沉淀和外向传播相结合。另外,针对模仿日、美盛行的国产动漫/动画创作现状,他还提出了回归民族风格,借鉴美影厂、美术片的历史经验,借助相关文化、艺术资源,创建“新的中国动画学派”这一中国动漫产业发展的新趋势和大方向。
  近期,盘剑出版了他新著的《轨迹:中国动漫产业发展与动画艺术演进》(科学出版社,2023年版),作为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新时代中国动画学派的重建与民族文化传播研究”的阶段性成果,该书对二十年来中国动漫产业发展进程概括之全面、记录数据之翔实、讨论问题之深刻,在国内同行之中,很难有出其右者。尤其值得指出的是,该书虽然以一种特殊的编年体形式呈现,但该书的重要性,绝不仅仅在于事实的描述和数据的呈现,更在于“历史叙述”过程中的“问题意识”和“信史意识”,这种特有的“史论结合”的写作方式,使其所一直具有的鲜明的问题意识和扎实的理论功底得以凸显。例如,针对近年来中国网络动画的发展,他在相关章节中以世界动画发展为参照系,将当前中国主流动画的演进形式突现出来,使动画产业发展的新问题与青年亚文化形态的演变有效勾连,将中国式二次元文化的发展态势提炼出来,从而将深究的问题上升到主流动画的“媒介转换”领域,从而将学界对国产网络动画的研究向前推进了一步。还如,针对中国动画的内在品质提升与国际传播问题的解决,他将之归结到“中国动画学派的重建”的维度,并认为《白蛇:缘起》《哪吒之魔童降世》等作品“用历史的故事引发当下的共鸣,以虚幻的情节带动真实的体验”的“新美术片”或“新的中国学派动画”已经在路上,其“传统与现代结合、古旧与时尚结合、神话/传说/寓言与现实生活相结合”风格,有着光明的未来。
  我们有理由相信,盘剑将会继续以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新时代中国动画学派的重建与民族文化传播研究”的研究为契机,对中国动漫产业发展与动画艺术创作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为学界、业界贡献更多、更好的成果,将中国的动画学术持续向前推进。
  (本文作者为西华大学美术与设计学院教授、党委书记)
责任编辑:李璐璐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

今日头条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