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搜索: 金砖
您的位置:首页 > 人民品牌 > 人民学习

【课程回顾】徐锭明:打好碳达峰、碳中和这场硬仗——一次治国理政的大考

2021-10-19 17:13:44 来源:环球人物网 作者:人民学习
大号 中号 小号
       10月13日,原国务院参事、国家发改委能源局原局长徐锭明莅临“人民学习”演播室,带来了《打好碳达峰、碳中和这场硬仗——一次治国理政的大考》精彩课程。
 
       本次课程分为三个部分:对碳达峰和碳中和的认识;我国碳达峰、碳中和的目标;实现“双碳”目标的路径、方法。

\

       一、认识碳
       (一)碳是什么
       我们在讨论碳排放、碳交易、低碳等问题时所说的碳,指的是人类生产生活中排出的各类温室气体。为了便于计算,人们把这些温室气体按照影响程度的不同折算成二氧化碳当量。所以,人们常常用二氧化碳取代温室气体。
 
       (二)什么是碳达峰
       碳达峰是指某个地区或行业年度温室气体排放量达到历史最高值,是温室气体排放量由增转降的历史拐点,标志着经济发展由高耗能、高排放向清洁、低能耗模式的转变。
 
       (三)什么是碳中和
       碳中和是指某个地区在一定时间内(一般是人类一年活动直接和间接排放的碳总量),与通过植树造林、工业固碳等吸收的碳总量相互抵消,实现碳净零排放。

 \

       (四)什么是碳足迹
       碳足迹是指一个产品从原料生产经过运输、制作为成品到使用和废弃处理过程中所排出的碳总量。
 
       在梳理完对碳、碳达峰、碳中和、碳足迹的基本概念后,徐锭明回顾了中央对于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指示。徐锭明说:“习近平总书记多次讲到‘双碳’目标的问题,要求我们要弘扬科学精神,秉持科学态度,遵循科学规律,不能搞‘运动式减碳’。”

 \

       二、深刻理解碳达峰、碳中和目标
       徐锭明认为,实现“双碳”目标是一场硬仗、是一次大考,打好这场治国理政的硬仗需要深刻理解“双碳”目标。其中,有三个重要的中央会议精神必须认真学习。
 
       (一)2021年3月15日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九次会议
       在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九次会议中,将“双碳”目标定义为“一场硬仗”“一次大考”。徐锭明说,这次会议指出了“双碳”目标事关中华民族永续发展,需要广大党员干部高度重视。会议要求广大领导干部要加强碳排放相关知识的学习,增强绿色低碳发展本领。徐锭明建议学员们学习人民日报出版社近推出的新书《碳达峰、碳中和100问》,全面、深入地了解我国的“双碳”目标。
 
       (二)2021年4月30日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
       徐锭明认为,今年4月的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既是对全国各省市、中央各部委“双碳”工作的战略布局,也是向全国党员干部发出了“考卷”,需要全国各级党委、政府明确时间表、线路图、施工图。同时,中央要求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担负起生态文明建设的政治责任,坚决做到令行禁止,确保党中央关于生态文明建设各项决策部署落地见效。
 
\

       (三)2021年7月30日中央政治局会议
       7月30日的中央政治局会议指出:要统筹有序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尽快出台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坚持全国一盘棋,纠正“运动式减碳”,先立后破,坚决遏制“两高”项目盲目发展。
 
       徐锭明说,“将三次会议的精神结合在一起,就能明白中央为什么要提出‘双碳’任务、怎样完成‘双碳’任务以及完成‘双碳’任务的路径方法。”
 
       三、实现“双碳”目标的路径、方法
       徐锭明认为,实现“双碳”目标要做好六项工作:
       (一)节约能源消耗
       关于节约能源,徐锭明认为最重要的就是从每个人做起,节约每一度电、每一滴水,只有每个人都做到了节约减排,才能减少中国的能源消耗总量。
 
       (二)提高能源效率
       徐锭明说,如果把能源使用效率提高上去,不仅可以实现“减排”目标,还可以支撑国民经济增长。所以要实现“双碳”目标,不仅要注重“减排”方法,还要注重能源使用效率的提升。
 
\

       (三)建立科学计算方法
       徐锭明说,要想达到“双碳”目标,首先要学会科学计算碳排放的方法,否则“双碳”工作将没有依据。他建议,要按照中央碳核算领导小组的指导,利用各地的研究院、高校建立科学的计算方法,计算区域内各单位的碳排放量。
 
       (四)构建模型
       徐锭明认为,“双碳”工作需要构建经济系统模型、能源系统供给侧、需求侧模型和环境系统模型。由于各地方经济发展程度不同,工农业、重工业、轻工业比重不同,所以各地应按照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以上三个模型。
 
\

       (五)使用大数据
       徐锭明认为,应使用互联网区块链技术为“双碳”工作赋能,利用大数据全面优化资源,整体提高效益,创新商业模式,重构能源市场,实现价值最大化。徐锭明建议学员们学习大数据、数字化、区块链和人工智能技术,在新时代将新科技融入日常的工作中。
 
       (六)树立新思维
       徐锭明说:“在做好‘双碳’工作中要树立四个新思维:数学思维、市场思维、生态思维和熵论思维。”徐锭明认为,数学思维推动着哲学,推动着逻辑;市场思维关系到人性和道德情操;生态思维包含“生物圈”和“生物多样性”,要充分理解人与自然的共生关系;要意识到“熵增”,并通过不断地学习、整理和梳理实现“熵减”,提高工作效率。
 
\

       在课程的最后,徐锭明向学员们发出呼吁:“我们要履行《巴黎协定》,我们要实现可持续发展,我们要为我们的子孙后代留下一片蓝天、一片青山、一片净土、一片绿水,让他们有发展的余地,这就是我们的初心。美丽、健康、幸福的中国需要你们的力量!”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

今日头条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