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搜索: 金砖
您的位置:首页 > 人民品牌 > 人民学习

【课程回顾】王兴山:数字浪潮下的产业转型新方向与新路径

2021-09-23 16:42:42 来源:环球人物网 作者:人民学习
大号 中号 小号
       当今世界,数字经济已经进入加速创新、引领发展的新阶段,谁引领了数字经济,谁就掌握了新一轮发展的主动权。
 
       8月18日,浪潮集团执行总裁、科技部先进制造技术领域专家、财政部管理会计咨询专家王兴山莅临“人民学习·格局屏天下”演播室,带来了题为《数字浪潮下的产业转型新方向与新路径》的精彩授课。

 \

       一、数字经济与数字化转型
       “十四五”规划纲要指出,打造数字经济新优势,要充分发挥海量数据和丰富应用场景优势,促进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赋能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催生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壮大经济发展新引擎。
 
       王兴山说,近年来数字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愈发突出,2020年中国数字经济规模达到39.2万亿元,比重占GDP的38.6%,增速是GDP增速3倍以上。今年6月,国家统计局首次确定了数字经济的基本范围。数字经济按照两个维度来划分可以分为: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电脑、手机、芯片以及软件服务都属于数字产业化;而智慧农业、智能制造、智慧物流、智慧金融、智慧社会、数字政府等等,这一些属于产业数字化的范围。
 
       王兴山说,数字化转型成为近年来,特别是疫情爆发以来出现频数最多的词之一。疫情加速了数字化转型的紧迫性。
 
       2020年4月,国家发展改革委、中央网信办印发《关于推进“上云用数赋智”行动 培育新经济发展实施方案》的通知,深入推进企业数字化转型。
 
       “现在不管是个人、企业或者政府,上云成了一个常态。”王兴山说,“云上签约、云上开会包括我们今日的云课堂也是基于这种方式来开展的。所以说,上云就成为了一个普遍共识,而且上云也是数字化转型最基础的一项工作。”
 
       结合浪潮的情况,王兴山表示,浪潮对企业数字化转型也有自己的认识。浪潮认为企业数字化转型,是对全业务链的数字化改造和提升,是传统企业将研发设计、生产、运营、销售、服务各环节与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5G、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深度融合,促进业务转型升级,催生新业态新模式。
 
       王兴山对第一部分内容做了个总结:产业数字化是数字经济的主引擎,核心是传统产业的数字化转型。企业为应对各种不确定性,需要通过数字化转型构建企业五大新型能力:客户体验能力、组织应变能力、智慧运营能力、产品创新能力、生态协同能力。 

\

       二、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方向和路径
       王兴山认为,结合浪潮在推动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实践中,企业数字化转型有下列五个新风向。
 
       (一)数字化转型,不仅仅是技术问题
       1.数字化转型需要数字技术与业务创新相结合。数字化、智能化凸显了标准化、规范化等基础管理的重要性。相对于欧美、日本企业的数字化转型,我国企业在管理的标准化方面还有差距,这成为了许多企业推动数字化转型、建设智慧企业的短板;

       2.组织、流程、客户体验的优化和重构,是当下企业数字化转型的重点。数字化转型不是简单的把组织和流程搬到云上;

       3.人才和文化的转型是最基础的,也是最难的;

       4.数字化转型是一个系统工程,正在由局部向全面展开,需要加强战略规划。数字化转型需要各个系统的互联互通,这是一个复杂的、长期的、迭代的过程。
 
       (二)数字化转型,应坚持问题导向,做有价值的、务实的转型
       王兴山认为,由于疫情的影响,现在很多企业都从国际循环转向了国内循环,商品出口转内销,企业竞争压力增加,盈利能力减弱。这种情况下企业要高质量发展,盈利能力就面临着考验,这也是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方向。王兴山强调:“降本增效是当前数字化转型的首要目标。”

 \

       (三)集团企业数字化转型,共享服务先行
       目前在全国各地建立了很多共享服务中心,有财务共享、HR共享、采购共享、IT共享等。共享服务成为了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开始。同时,政府的数字化转型也遵循共享理念。
 
       王兴山表示,如果回到40年前信息化时代,有OA、人力、财务、生产管理,那时的企业信息化,是财务引领企业信息化进程。进入数字化时代后,在财政部和社会各界的推动下,财务数字化转型仍然走在了企业各方面转型的前列。财务共享成为了财务数字化转型的关键切入点,是集团管控数字化的重要抓手。
 
       (四)不确定环境下,更需要预测运营、实时感知、智能决策
       在疫情导致的不确定环境下,浪潮EA企业大脑可以强化事前预测:由关注事后的签单、回款向事前的中标预测转变,建立以中标为核心的销售运营体系建设(L2C),进一步做到运营管控的精细化、可视化。
 
       (五)大型企业数字化转型从选择应用走向选择平台
       1.“大型企业建平台、中小企业上云上平台”已经成为对企业数字化转型的业内共识。行业龙头都希望成为平台化企业,朝着“平台+生态”模式发展。数字平台,是业务创新和管理创新的平台,是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基础。
 
       2.企业打造数字化平台,目标是提高自身软件的定制能力,能快速应对业务的变化和业务创新,不至于过分依赖厂家。

 \

       三、企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工业互联网和智能制造
       王兴山表示,智能制造是企业数字化转型的主战场。智能制造是一个大系统,主要由智能产品、智能生产及智能服务三大功能系统以及智能制造云和工业互联网网络两大支撑系统集合而成。智能产品是主体,智能生产是主线,以智能服务为中心的产业模式变革是主题,智能制造云和工业互联网网络是支撑智能制造的基础。
 
       1.现在广泛发展的智能制造,目标是为了满足客户需求:通过智能制造,提供的产品不仅是个性化的、低成本的,并且还能够连接客户,实时感知、满足需求;
 
       2.实现智能制造有四个关键点,分别是连接客户、智能生产、智慧供应链以及在线运维服务;
 
       3.工业互联网是支撑智能制造的新型基础设施。制造模式向智能化转变,要利用先进制造工具和网络信息技术对原有流程进行改造,提高产品生产效率和质量。未来5G的大规模运用,将加速工业互联网场景的落地。
 
       王兴山说,在不久的未来,产品生产方式将逐渐由大规模定制向个性化定制转变,利用互联网和智能工厂将用户需求迅速转化为生产排单,满足市场多样化需求。生产组织方式将逐渐由地理聚集向网络聚集转变,协同研发、众包设计、供应链协同等新模式,能降低资源获取成本,提高产业竞争力。企业的商业模式将逐渐从卖产品向卖服务转变,通过产品上增加互联和智能服务,延伸价值链条,增加用户粘性。

 \

       王兴山表示,浪潮认为工业互联网可以从三个方面建立:
       1.要从企业内部进行提质、降本、增效,塑造数据驱动的智能生产能力;
       2.打通企业内外部产业链,面向企业外部进行产业链提升,塑造数据驱动的业务创新能力;
       3.汇聚价值链资源,打造面向产业生态体系的平台经济,建成工业互联网平台,并面向开放生态进行平台运营。
 
       在课程的最后,王兴山说,数字化不是目的,我们还是要聚焦企业的生存和利润增长。数字化转型应该是持续的迭代升级、远期的发展战略。评价数字化转型的成果,也不能够仅仅关注于短期的资本投入与产出,而是要从企业的生存能力、生产效率、市场竞争力等方面来评价数字化转型带来的综合能力提升。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

今日头条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