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搜索: 金砖
您的位置:首页 > 人民品牌 > 人民学习

【课程回顾】杨禹:多措并举 化危为机——中国经济迎难而上的信心之源

2023-10-20 17:49:28
大号 中号 小号
  9月15日,国家统计局公布2023年8月份国民经济运行情况。8月份在一系列扩大内需、提振信心、防范风险的政策举措作用下,工业和服务业生产加快,国内需求继续扩大,就业物价形势向好,积极因素累积增多,国民经济延续恢复态势,发展质量稳步提高。但也要看到,外部不稳定不确定因素依然较多,国内需求仍显不足,经济恢复向好基础仍需巩固。
  9月27日,中国发展改革报社副社长、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特约评论员杨禹莅临“人民学习”演播室,为广大党员干部、企业家带来了《多措并举化危为机——中国经济迎难而上的信心之源》精彩课程。
【课程回顾】杨禹:多措并举 化危为机——中国经济迎难而上的信心之源
  杨禹立足当下中国经济的恢复与发展态势,围绕当前的经济政策进行了系统讲解,为党员干部、企业家坚定信心、增强底气提供了科学认识。
  一、读懂中国经济的恢复与发展态势
  杨禹指出,今年以来中国经济在疫情转段之后,正经历着非常艰巨的恢复升级过程。过程中,既蕴含着很多新的发展空间和发展机遇,也面临着很多困难挑战。
  过去几个月,党中央、国务院围绕着提振中国经济,宏观政策的实施力度不断加大,一批过去陆续颁布的阶段性政策在全国范围内得到延续和优化,有关部门、有关地方在不断研究出台一批针对性强的新举措,同时增加谋划推出一批储备政策,为下一步经济恢复发展做好战略和战术的准备。
【课程回顾】杨禹:多措并举 化危为机——中国经济迎难而上的信心之源
  杨禹认为,今天中国经济在内外复杂因素影响下,整体上正在恢复向好。要科学看清中国经济发展形势,第一要看“形”,第二要看“势”。“形”是认清当下,“势”则是面对长远。
  二、民营经济最新政策解读
  7月份,《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意见》正式发布。杨禹认为,这三十一条政策改革含量、制度创新含量都非常高,既凸显干货满满,又凸显发展改革,更凸显抓紧落实。针对“准入难”等问题,持续优化民营经济发展环境;针对“融资难”“回款难”“用工难”等问题,加大对民营经济政策支持力度;针对“维权难”等问题,强化民营经济发展法治保障;针对否定和弱化民营经济的错误言论与做法,持续营造关心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社会氛围。
【课程回顾】杨禹:多措并举 化危为机——中国经济迎难而上的信心之源
  提到国家发展改革委设立民营经济发展局,杨禹指出,民营经济发展局当前阶段的重点工作:一是实化细化民营经济发展政策体系;二是强化民营经济发展形势监测分析;三是持续畅通诉求反映问题解决通道。
  三、如何理解把握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新质生产力”
  结合当前中国经济的恢复发展,习近平总书记9月6-8日在黑龙江考察时,连续两天提及一个新词汇“新质生产力”,提出“积极培育新能源、新材料、先进制造、电子信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积极培育未来产业,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增强发展新动能”“整合科技创新资源,引领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
【课程回顾】杨禹:多措并举 化危为机——中国经济迎难而上的信心之源
  如何理解把握“新质生产力”?杨禹表示,“新质生产力”同战略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这两个领域相关。“新质生产力”,起点是“新”,关键在“质”,落脚于“生产力”。其中的“新”字非常好理解,代表着新技术、新模式,新产业、新业态,新领域、新赛道,新动能、新优势。“质”是“物质”的质、“本质”的质、“质量”的质、“品质”的质。“新质生产力”的提出,是总书记站在今天面向未来提出的新要求,背后所体现的是在中国经济恢复发展过程中如何做好新的文章。
  四、深刻领悟中国经济迎难而上的信心之源
  当前,国际形势继续发生深刻复杂变化,百年变局和世纪疫情相互交织,经济全球化遭遇逆流,大国博弈日趋激烈,世界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艰巨繁重。
【课程回顾】杨禹:多措并举 化危为机——中国经济迎难而上的信心之源
  如何深刻领悟中国经济迎难而上的信心之源?杨禹指出,我国发展仍然具有五个方面的战略性有利条件:一是党的领导,二是制度优势,三是长期积累的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国防实力、综合国力等等,四是长期稳定的社会环境,五是中国人民自信自强的精神力量。
  杨禹表示,当前,深刻领悟中国经济迎难而上的信心之源,要直面困难、坚定信心,要抓住机遇、化危为机,要脚踏实地、实事求是,要敢于冲刺、久久为功。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

今日头条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