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搜索: 金砖

柳永:放荡不羁爱自由

2022-11-29 10:29:33 来源:顶端新闻客户端 作者:陈乾坤
大号 中号 小号

唐诗明艳,宋词清丽。写下这八个字的时节,广州正处于落雨季,适合阅读,适合橘色灯光一束,懒人沙发一个,闲人一枚。然后斜躺在唐诗宋词的烟波里,沉浸在酒香墨香的潋滟中,享与古人隔空对话之乐。这次主要想聊聊柳永,在这样潮湿的时节里,读柳词更有韵味,情感绵绵,让人穿越人生浮华、梦回北宋。遥想着,柳永摇着纸扇,卖弄着他那张风流倜傥的小白脸,在秦楼楚馆间纵酒放歌、嬉笑怒骂,实乃趣事也。

落拓失意,寂寞如雪

良好的出身是成功的一半,现实总比心灵鸡汤更残忍。柳永本名柳三变,出身好,祖父、父亲都致仕。作为官二代、富二代,三变同学少时生活优裕,习诸子百家、诗词经典,受着良好的教育。

随着长大,三变同学的学识渐博、才学渐显,平日里和一帮年纪相仿者,纵马扬鞭出去踏踏青,或者吟诗念赋喝喝酒,再不找个青楼听听曲,可谓谈笑皆阔少、往来无白丁。对这样的生活,三变同学是很怀念的。其在《戚氏》中写道:“帝里风光好,当年少日,暮宴朝欢。况有狂朋怪侣,遇当歌、对酒竞留连。”

金翠耀日,罗绮飘香,歌舞寻欢的生活丰富多彩,但是太久了也腻味。日日山珍海味,偶尔也想来点青菜、白粥换换口味。何况三变同学虽然好出入烟柳场所,但是骨子里和传统文人没什么两样,希望习得文章卖于帝王将相家。

咸平六年即公元1003年,三变同学大概十六七岁,在杭州瞎混。想拜谒文史前辈,时任两浙转运使的孙何,因身份问题求见无门,作下《望海潮》去拍马屁,其中“千骑拥高牙,乘醉听箫鼓,吟赏烟霞”,就是说的孙何。孙何听了果然接见了三变同学,可能也就是聊聊文坛逸事,关于三变工作之事不了了之,孙何也在第二年染病离世。

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望海潮》带来的衍生价值,则是让三变同学名声大震,其描写的钱塘盛景广为传唱。“三秋桂子,十里荷花”成为杭州的名片,万里之外的金主完颜亮听闻后,羡慕钱塘繁华,“遂起投鞭渡江、立马吴山之志”,以六十万大军南下攻宋,这是后话。

从政难,自古皆然。三变同学是科场小白,以为榜上题名手到拈来。理想很丰满,现实是距离金榜题名若天堑。三变同学经历第一次、第二次落榜后,感觉受到了极大的伤害,发牢骚写下来了极富盛名的《鹤冲天》。

黄金榜上,偶失龙头望。明代暂遗贤,如何向。未遂风云便,争不恣游狂荡。何须论得丧?才子词人,自是白衣卿相。

烟花巷陌,依约丹青屏障。幸有意中人,堪寻访。且恁偎红倚翠,风流事,平生畅。青春都一饷。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

这首《鹤冲天》对三变的影响之大,是他始料不及的,可以说这首词一度断绝了他的仕途。当时的宋仁宗留意儒雅,务本理道,对这种浮艳虚薄之文向来反感。果不其然,三年后,三变同学又一次参加考试,过关斩将只等皇帝朱笔圈点放榜。谁知,当仁宗皇帝在名册薄上看到他名字的时候,大怒删去,在旁批到:“且去浅斟低唱,何要浮名?”

做人不能太清高,逼格必须得降下来。三变同学这次清醒了,自嘲是“奉圣旨填词柳三变”,彻底走上了倚红搂翠、风花雪月的生活。如果从文学史角度来看,仁宗算是做了件好事,否则后世也没那么多经典词作了。

致仕不成,这是三变同学心中的一根刺。好吧,三变同学还年轻,要长相有长相,常自比宋玉;要才华有才华,名声远播。但是得不到的越发惦记,辗转多年后,当年的小鲜肉变成老腊肉,三变还是放不下仕途。咋办?有人支招,改名。这次三变同学从善如流,改名柳永。事实证明,曲线救国救对了。

景祐年间,五十多岁的柳永终于中了进士,最高官至屯田员外郎,官不大,也就是掌屯田、营田、职田、学田、官庄之政令及其租入种刈,兴修给纳诸事。柳永还算勤勉,没留下恶评。

天生情种,圈粉无数

风流趁年少,大宋的开明风气沿袭大唐。翻阅宋朝名人谱,都有点儿不靠谱,比如我们熟悉的几大文学泰斗,苏轼、秦观、晏殊、陆游、周邦彦、欧阳修、范仲淹,当然还有柳永,等等,都是风流之人。三变同学是代表,是情种深埋,遇到酒和美女就起化学反应。其他人比较低调,作风问题都被遮掩了。

想三变少年时期,鲜衣怒马,和美人谈笑间一掷千金,没人约束着,好不痛快。老爸老妈也是受够了,到他18岁的时候赶忙给他找了个媳妇。希望岁月静好,小两口相敬如宾。

“围在城里的人想逃出来,城外的人想冲进去”,对婚姻钱钟书先生的点评一针见血。三变同学很叛逆,老婆肯定不会象青楼会所里的姑娘一样,整天卿卿我我,哄人开心。婚后大半年,三变同学找个游学的借口就离家了。缺爱的老婆几年后,抑郁而终,当然也有其他说法,皆不可考。

离开家庭的羁绊,三变同学舞文弄墨走天涯,一发不可收拾。和一帮纨绔子弟,行走于青楼画阁间,整天喝点小酒,听新声巧笑于柳陌花衢,夜夜笙歌,乐不思蜀。

对三变同学来说,爱情是件奢侈品,精心待之易碎。爱情于他,来得太快就像龙卷风,怎么也抓不住。他相好的歌妓很多,比如“虫娘”、“师师”、“香香”、“冬冬”等名妓,都是他的菜。他曾经作词《征部乐•雅欢幽会》,抒发官场失意,以及与虫娘失恋的苦闷情绪。

须知最有,风前月下,心事始终难得。但愿我、虫虫心下,把人看待,长似初相识。况渐逢春色。便是有,举场消息。待这回、好好怜伊,更不轻离拆。

“好好怜伊”说得如此直白坦荡,让今朝读来依然觉得大跌眼睛。三变同学就是这样,儿女情长太多,这个舍不得,那个放不下。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这是柳永《蝶恋花》中的名句,把一个对爱情至死不渝的才子形象描绘得淋漓尽致,直击女子内心柔软处,说他为情圣也不为过。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把这句作为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三种境界中的第二境,给予的评价极高。当然,关于男女之情,柳永还有一些不登大雅之堂的描绘,这里就不枚举了。

三变同学是钻在女人堆里,朋友圈胭脂气味浓郁,颜值杠杠滴。这里要说明一下,我们不能用现代人的眼光去看北宋,在当时,歌妓可是一个相当有前途的职业。从事者,不仅要有颜值担当,还得琴棋书画,娴熟精通;天文地理,博闻记之。她们走在时尚的前沿,是现世女明星和女文青的综合体。

通揽古今,谁最金贵?人才。对三变同学这样词曲俱佳之人来说,有才真是幸福的烦恼。对歌妓来说,有了三变同学量身定做的作品,那就是今天你对我爱搭不理,明天我让你高攀不起,谁唱他的词立马就身价倍增。三变同学的点金手,就如同现今的大拿林夕、方文山。

罗烨在《醉翁谈录 》里记之,“卿居京华,暇日遍游妓馆,所至,妓者爱其有词名,能移宫换羽,一经品题,身价十倍。妓者多以金物资给之。”三变同学的作品一发朋友圈,歌妓们纷纷点赞打赏,开创了有史以来第一自由撰稿人的先河。

乱花迷人眼,触处青蛾画舸,红粉朱搂,生活在三变同学周边的都是艳名远播之人。这个千娇面、盈盈伫立,性感妖娆,有大长腿;那个红袖举,风柳腰身,掌上飞燕。每天还得面对小纸条:亲,今晚约吗?三变同学满是幸福的苦恼。

“不愿穿绫罗,愿依柳七哥;不愿君王召,愿得柳七叫;不愿千黄金,愿中柳七心;不愿神仙见,愿识柳七面”。粉丝的力量太疯狂,三变同学都害怕。

虽然,三变同学爱过很多人,但是有一位比较特殊,她是江州名妓谢玉英。两人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郎情妾意,整天黏在一块。玉英要改行不做妓女了,一心一意跟着三变过下半辈子。无奈三变薪水低微,许诺她等自己有钱了,一定踩着五彩祥云回来接她。

几年后,三变小有积蓄,到江州去接谢玉英,谁知她陪客人喝酒去了。三变同学很是伤心,估计也感叹,原来男人和女人都是善变的。于是他在墙上赋词一首,“见说兰台宋玉,多才多艺善赋,试问朝朝暮暮,行云何处去?”玉英回来后一看,心中有愧,立马卖掉家私就追赶三变而去,终于在东京名妓陈师师家找到三变。两人冰释前嫌,过上了一段长期的同居生活。

世间的人情冷暖,三变同学冷眼看之,有就多花点,没有就卖文为生。但是,三变同学对歌妓的怜惜常在,歌妓们也都认为遇到了一个懂她们之人,对其感恩之、敬重之。三变同学去世后,没钱下葬,有传说是开封城的妓女们凑份子,给他开了追悼会,在史上留下“群妓合金葬柳七”的佳话。他的老相好谢玉英,也因哀伤过度,两个月后便去世,葬在他的墓旁,黄泉路上从此不孤独,但愿两人且行且珍惜。

回望千年来,一生沉浸温柔乡的惟有柳永,活得如此精彩的也只有柳永。

傲娇弄词,不负年华

按照时间顺序来讲,三变同学是苏轼的前辈。三变去世之时,苏轼刚成年。就创作词而言,苏轼是比较推崇三变同学的,并一度为其正名,指出:世言柳耆卿曲俗,非也,如《八声甘州》之“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此语于诗句不减唐人高处。评价相对中肯。

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是处红衰翠减,苒苒物华休。惟见长江水,无语东流。

不忍登高临远,望故乡渺邈,归思难收。叹年来踪迹,何事苦淹留?佳人妆楼顒望,误几回天际识归舟。争知我,倚阑干处,正恁凝愁。

这词上阙,写得大气磅礴。如清朝的周济在《介存斋论词杂著》中所言:柳永的词“铺叙委婉,言近意远,森秀幽淡之趣在骨”。下阙回归自我,表达离愁。

可以说,三变同学的作品一直是苏轼的坐标系。有一次,苏轼问翰林院的一个幕士:“我词何如柳七?”幕士对曰:“柳郎中词,只合十七八女郎,执红牙板,歌‘杨柳岸、晓风残月’。学士词,须关西大汉、铜琵琶、铁棹板,唱‘大江东去’。”这个答案倒是绝妙,但是有失偏颇。

说起宋词,文史有意识地将其分为豪放、婉约两派。但事实上并不是泾渭分明,与写作者当时的心境、习惯很有关系。豪放派的代表苏轼也写了很多情意款款之作,婉约派的三变同学也有大气磅礴的作品。

翻阅三变的词作,其题材和人生轨迹互相验证,丰富多彩、温柔细腻、唯美多情,多以歌妓和少妇作为主体,抒发离愁别恨。同时他也丰富了词的表述内容,如都市繁华、山川风物、羁旅愁思,以及对底层人民生活的描述、对官场逢迎的的厌弃,等等,使得他的作品蕴含着更丰富的内容。可谓雅俗相生,让人念念不忘。其中最广受好评的,非《雨霖铃》莫属。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这是傲娇美少年三变同学和虫娘分别时所作,传唱千古,简单的风物营造了美好的离别时间,今日读来依然是口齿生香。

三变同学在丰富词作内容的同时,还把词和曲结合起来,使得词具有了音乐美,也使曲蔚为成风。查阅资料,三变同学留存二百多首词,所用词调竟有一百五十个之多,彻底改变了以往小令一统天下的局面。

最关键的是,三变同学的词好懂,阳春白雪没有问题,乡里巴人也不是问题,只要心之所向,皆可入词。刘熙载艺概中曾道:“耆卿词系密而妥帖,明白而家常,善于蓄势,有过前人。”但在当时,是词坛上的文人们所不能容忍的,嫌弃他逼格低。

文史记载:柳三变既以词忤仁宗,吏部不敢改官,三变不能堪,诣政府。晏公曰: “贤俊作曲子么?”三变曰:“只如相公亦作曲子。” 公曰:“殊虽作曲子,不曾道:‘针线慵拈伴伊坐。’”柳遂退。

如若放至今日,晏殊肯定要被指责不解风情。想起最浪漫的事,就是和你慢慢变老,三变同学标准暖男一枚,一名女性能够拿着针线与心上人相倚相挨,长相厮守是多么幸福的一件事。三变同学的词作太接地气了,让人击节赞赏。

作为畅销词作家,柳永告诉大家,通晓明白、琅琅上口,经过市场检验的作品才是好作品。当时,可以说是“凡有井水饮处,皆歌柳词”。柳永在词史上的重要地位,历史已经作出了很好的回响。(陈乾坤)

责任编辑:冯小珏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

今日头条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