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兴庆宫公园里的沉香亭,大家可能会想到这样一句诗:“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这是李白所作《清平调》里第一首诗里的首句。
沉香亭
其中,“云想衣裳花想容”是说,看见天边的云彩就会联想到杨贵妃华丽的衣裳,看见花的俏丽就会想起她倾城的容颜。把衣裳比作云彩,说明当时的服饰具有轻薄飘逸的特点,和我们对唐朝服饰固有的印象相一致。当然,也有人会想,冬天那么冷,唐朝人会穿什么呢?
今天,恰逢小雪,俗话说,“小雪一到,穿衣戴帽”。西安工程大学服装与艺术设计学院副教授刘冰冰和她的团队走进《一节一物》,带我们去认识一件唐代女俑,看看唐朝人冬天的穿衣特点。
唐·彩绘披衣女立俑
这件唐代女俑收藏在兴庆宫公园里陕西唐三彩艺术博物馆之中,女俑上身穿对襟窄袖襦,内穿曳地长裙,外罩大翻领披袄,足蹬翘头履,双手笼于胸前,端庄直立,站于台座之上。矜持中略带微笑,一副雍容华贵的贵妇形象。与平日我们熟悉的唐代女子服饰不同的是,女俑身上多了一件“披袄”。
唐代女冬装艺术再现
我们在现场看到,刘冰冰和其团队对类似的冬日唐代女装进行了艺术再现。以模特身上这件为例,“披袄以半臂的袖型结构为主,缀有衬里。”据刘冰冰介绍,“袄与袍不同的是,袄用料一般在圆领袍的七成左右。长度也仅在100公分左右,大约及膝。”
“除了穿‘披袄’之外,唐朝女子外出还会穿上足服。我们在陕西唐三彩艺术博物馆里看到的彩绘披衣女立俑穿的足服被称为‘翘头履’。除了履,人们还会穿靴,这些都可以满足唐朝人冬天出行装扮的需要。”刘冰冰接着介绍。
唐·彩绘说唱男立俑
比起浓艳奢华、雍容大气的唐代女性服饰来,唐代的男装也有其显著的特点。“《易·系辞下》曾记载:‘黄帝、尧、舜,垂衣裳而天下治,盖取诸乾坤。’古人定衣服之制,示天下以礼。先秦时期服装为‘上衣下裳分属制’,发展到唐代为‘上衣下裳连属制’。为了推崇古礼,唐朝人特意在袍下膝盖处加了横襕。”刘冰冰以陕西唐三彩艺术博物馆里的两对男女立俑为例作了详细解释,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彩绘说唱男立俑袍下施有一道横襕。
唐·彩绘参军戏着女立俑
唐代服饰另一显著特色,便是女着男装,女着胡服。两对男女立俑中,其中彩绘参军戏着女立俑身上穿着和说唱男立俑几乎没有太大差别,均头戴幞头,身着圆领袍,腰系革带,脚蹬皮靴,且都是将半臂穿于圆领袍内,这样也可增加保暖。
和我们今天所穿的裤子不同的是,“唐朝人的裤,分为袴(kù)和裈(kūn )两种,袴是套穿在外,裆不缝合的外裤;裈则是穿在袴内,合裆贴身的里裤。唐代男子会将袴和裈合二为一穿着,并且袴里面缀有衬里,增加保暖系数。”刘冰冰介绍道。
袴(kù)
裈(kūn )
中国古代服饰文化历史悠久,战绩辉煌。特别是唐装对邻国有很大的影响。今天,当我们拂去历史的尘埃,重新抖搂出文物尘封的美丽时,依然能感受到充满活力的盛唐精神。
小雪来到
天气日渐寒冷
大家一定注意添衣保暖哦
记者 左海茹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
今日头条
川公网安备510190020043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