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搜索: 金砖

宋徽宗《瑞鹤图》里的瘦与劲

2022-10-27 15:15:09 来源:今晚报 作者:姜啸然
大号 中号 小号
原标题:《瑞鹤图》里的瘦与劲

宋徽宗的《瑞鹤图》被乾隆皇帝收藏,编入《石渠宝笈·续编》,收入清内府。1950年,被收入东北博物馆(即辽宁省博物馆)至今。

1112年正月十六,天降瑞鹤,盘旋于宫中。在这幅画的题跋中,记录了这件事情的始末:“政和壬辰,上元之次夕,忽有祥云拂郁。低映端门。众皆仰而视之。倏有群鹤。飞鸣于空中。仍有二鹤对止于鸱尾之端。颇甚闲适。余皆翱翔。如应奏节。往来都民无不稽首瞻望。叹异久之。经时不散。迤逦归飞西北隅散。感兹祥瑞。故作诗以纪其实。”

大概意思是,空中突有祥云漂浮,一群仙鹤在空中边飞边叫,在宫殿上空,久久盘旋。还有一对落在脊梁上,悠然自得。这一景象,让宫城内外的人驻足观看。而这些仙鹤也好像知道人们在看,很长时间都不愿离去。后来才陆续向西北方向飞走。如此“祥瑞之兆”,身为一国之君的宋徽宗自然要记录下来,昭告天下以安抚人心。

题跋的书法,可以看到宋徽宗独创的“瘦金体”。这种书体,笔画看起来瘦却有力度。如同剔除了骨肉,只保留了筋,所以谓之“瘦筋体”。而“瘦金”则美其书为金,赞其书之挺劲。用“金”的坚韧与贵重来形容其书法的力度和它的美学意义,真的是再贴切不过了。赵孟頫这样评价宋徽宗的瘦金体:“所谓瘦金体,天骨遒美,逸趣蔼然。”

现在电脑、印刷字体里的“仿宋体”就是源自宋徽宗的“瘦金体”。“仿宋体”笔画的起笔、收笔、转折的地方特别明显,还有长长的捺脚和钩提,和宋徽宗的“瘦金体”非常相像。

瘦金书还有个名字叫做“鹤体”。横似鹤骨,钩若鹭喙,捺彷兰叶,撇如金针。其实宋徽宗字里的竖笔细长而末端有顿笔,更如鹤腿一般。中国人喜爱仙鹤,因为它的仙风道骨,传说中的得道高人会驾鹤西去。瘦金书的洒脱瘦逸,让后人称其为“天骨鹤体”。

瘦金书的笔画虽然细,但是每一笔提按顿挫的变化,还是非常明显的,收笔的顿与行笔的细线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有人推测,宋徽宗这样的笔画,正是用勾线笔写出来的,恰是唾手可得的工具造就了瘦金书的独特魅力。

瘦金体的锋芒毕露,还体现在宋徽宗“天下一人”的花押,这种唯我独尊的气魄,这种盖世无双的骄傲,真应了那句“字如其人”。(姜啸然)

责任编辑:冯小珏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

今日头条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