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土文化像一股清泉一样滋润着我的人生”,研究福建省莆田市仙游县红色文化和乡土文化二十多年,仙游县乡村振兴研究院乡土创生部主任谢忠伟与乡村已有着深厚的联结。
“文化,是一个村庄的灵魂,它赋予乡村以生命和活力。它不仅仅是历史的积淀,也是村民们共同的记忆和情感的纽带。正是因为有了这份深厚的文化底蕴,乡村才有了独特的魅力和气质。”为了守护这份魅力和气质,谢忠伟奔走于田间地头,为乡村振兴贡献着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谢忠伟给党员干部讲授闽中地方革命史
从泛黄的纸张中追寻家乡历史
谢忠伟自高中毕业后便外出打拼,曾在外地做过一些小生意。然而,他心中始终牵挂着家乡,家乡的文化和历史也需要有人去挖掘和传承。
1996年春,谢忠伟担任麦斜村的村干部。村内的红军108团遗址常常有人来参观,谢忠伟负责讲解。渐渐地,他发现自己的知识储备有所欠缺,于是下定决心挖掘相关的历史资料。他查阅老报刊老文献,寻找和拜访村里的乡贤、革命前辈,搜集他们的书信、回忆录、手写笔记等等。“他们经历过战争和困难,他们的故事是最真实的历史。”而那一张张泛黄的、破旧不堪的纸张,成为他了解家乡历史和文化的重要线索。
谢忠伟走访革命老区“五老人员”
在此过程中,谢忠伟也遇到了很多困难。有些“五老人员”(革命战争年代为革命作出贡献的老地下党员、老游击队员、老接头户、老交通员、老苏区乡干部)文化程度较低,表达不够清晰,给他的调研工作带来了一定的困扰,谢忠伟便耐心求证和梳理。
谢忠伟将收集到的原始资料整理成革命故事文章发表后,引起了广泛关注。这些文章不仅让更多人了解了麦斜村的红色历史,也促使麦斜村的红军遗址申请成为了红色革命教育基地。
不仅如此,谢忠伟还常常向党员干部、大中小学生讲授闽中地方革命史,为仙游县弘扬红色文化讲述革命故事贡献智慧和力量。
将红色基因融入乡土文化
在研究家乡历史过程中,谢忠伟发现红色文化与乡土文化有着密切的联系。红色文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广大人民在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中创造、凝聚的精神文化结晶,而乡土文化则是广大人民群众在长期生产生活中积累的智慧结晶。他决定深入挖掘两者之间的内在联系,致力于将红色基因融入乡土文化传承中,以红色旅游为抓手激发乡土文化的生机活力。
谢忠伟组织同事参观革命老区历史遗址
为此,谢忠伟不仅阅读了大量相关文献资料,而且走访了许多革命老区和历史遗址。他与当地村民交流,了解他们的生产生活方式、民间传说和风俗习惯,收集了大量的一手资料后,撰写了多篇乡土文化文章。其中一篇有关林刘地下交通站的文章发表后,引起广泛关注,政府投资了100多万对林刘地下交通站进行修缮,成功申报为莆田市革命传统教育基地。
谢忠伟给大学生讲解红军革命故事
“在乡村发展中,经济是不可或缺的支撑,只有将文化和经济更好地结合起来,我们才能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大的动力,真正实现乡村的繁荣和振兴。”谢忠伟谈道。
坚持挖掘传承家乡红色文化和乡土文化二十多年,谢忠伟的身份也越来越多,他不仅是福建省高素质农民培训师、闽中红色文化促进会副秘书长、闽中地方党史辅导员、仙游县乡村振兴研究院新时代乡土文化宣讲导师,今年还被福建农林大学乡村振兴学院聘为导师。
在谢忠伟看来,红色精神和乡土文化在乡村发展是极其重要的,一定要充分尊重农民的主体地位,利用红色精神和乡土文化的向心力和号召力,提升农民的参与感、获得感、幸福感。并通过吸引进城村民荣归故里、激励大学生扎根乡村、引导离退休人员叶落归根,进一步壮大乡贤队伍力量,为乡村振兴注入新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