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菜花是一片金黄黄的大海,风一吹就像海波起了浪……”
三月,湖南怀化会同县坪村镇,油菜花海中的粟裕希望小学。
这是李柏霖带孩子们写诗的第七年。
四(1)班教室里,推拉黑板往两侧分开,中间的屏幕显示这节语文课的课文标题,《白桦》。黑板前站着语文老师李柏霖。
与老师身后顺滑的黑板、干净的白墙不同,教室的其他三面墙被学生们摸出一截灰黑的斑驳。哪里的孩子不是这样呢?只有李柏霖知道,她的孩子们一样,也不一样。这所有一千多名学生的乡镇小学里,留守儿童占比超过一半。
01
2017年,从师范院校毕业的李柏霖如愿回到家乡会同县教书。她很快发现,班上的孩子们对学习没有什么目标,也不爱跟人交流。
某个清早,有孩子走到李柏霖面前用最平常的语气说,“我的爸爸昨天去世了。”李柏霖真正意识到,孩子们面对的不只有学习,还有最真实的生活。
△李柏霖在给学生们讲课
究竟要让孩子们学什么?这个问题的答案是偶然出现的。
语文课上练习写比喻句,李柏霖让孩子们照着“葡萄像一串串紫色的珍珠”仿写造句,有学生写下“棉花吐出了丰收”。“他从没学过,但他写得很妙,棉花都活过来了。”李柏霖记住了那一刻的心动。
△李柏霖的课堂上,孩子们总是带着笑。
不会打比方的孩子,却拥有新奇的角度和闪现的天赋。写诗的故事,就这样从“棉花吐出了丰收”开始了。
一开始,很多孩子对于如何写诗摸不着头脑,有人直接默写了一首古诗上交,因为这是他们接触得最多的“诗”。
直到一次清明节,有学生写——
奶奶带我去见外婆的最后一面
那天我哭了
像被大火烧坏了眼睛
这个孩子说,再没有人像外婆一样觉得他很棒、会单独把糖留给他了。那天,李柏霖和学生一起,又加上了一句话——
那天我哭了
像被大火烧坏了眼睛
但外婆再也没有哄我
也是在那天,李柏霖确信,除了培养语感,诗歌对孩子们来说还有更大的作用。当孩子们越来越信任李柏霖,诗歌里有了更真实的感受、更多的秘密。
李柏霖记得,有一个转学来的留守儿童写——
我是一棵树
只有叶子陪我
到了秋天
连叶子也陪不了我了
从诗中,她读出了深深的孤独。李柏霖懂得,是因为她也是这样长大。诗是自己童年的影子和眼前的孩子重合;诗也是老师小心而温柔的拥抱,努力填补一点点无法替代的父母之爱。
△李柏霖与学生们
02
乡镇小学的语文老师,从来不只是教语文。孩子们的体育、美术、音乐课,都是语文老师教的;除了学习,李柏霖还要管孩子们的生活。
“乡下的老师要管的东西会略微多一点”。李柏霖说除了教学,老师还要纠正孩子的不良生活习惯,为他们树立正确的做人准则,由于父母不在身边,这些责任必须由老师们担起。
眼泪
龙梦瑶
眼泪真的好奇怪
疼的时候能忍住
累的时候能忍住
只有爸爸妈妈要外出打工
坐在车上向我挥手的时候
眼泪
忍不住
偷偷长大
粟盈淇
泥土怀抱里的种子
在慢慢长大
太阳抚摸过的花朵
在慢慢长大
而我在爸爸不注意的时候
偷偷地长大了
诗歌里,懵懂学做人的孩子们,堂堂正正显摆着自己的懂事。说不出的伤感、隐约的埋怨,都在诗里。
李柏霖不愿意让孩子们觉得这样的情绪是生活的全部。她便把课堂搬到野外,在“摇摇花”开的时候带孩子们去看“摇摇花”,油菜花开时去看油菜花。花也是诗,家乡也是诗。
△李柏霖带学生们在田野里写诗
“风也很好,雨也很好,电也很好,雷也很好,认识这里、爱这里,我觉得是件好事情。”李柏霖相信,当她的学生能够从大自然获取力量,生活就不再那么艰难了。
一朵花、一轮月、一场雪、一亩田……如老师所愿,田野诗班的少年学着用诗畅想明天。
03
11岁的龙梦瑶是诗班里高产的一个。她在本子上挤挤挨挨写一团字,一把撕下整页,塞给李柏霖。
这样的纸片,李柏霖一天要收到几十张。大大小小夹在书里,她晚上批改完,第二天再拿回学校,在课堂上分享。据她估计,孩子们写的诗已超2000首。
△学生们写的诗
“诗给人以朝向未来的勇气”,这是李柏霖常引用的一句话。如果说希望诗歌能带给孩子们什么,她希望,孩子们能在诗歌里做最强大的自己。“希望他们从文字当中汲取力量,在内心开始认可自己。”
今年2月9日,李柏霖和12名学生一起登上了春晚舞台,参与节目《如果要写年》的表演。
△李柏霖和12名学生登上春晚舞台
“这对我们来说是一场奇遇。”李柏霖说,奇遇之后,她反复告诫孩子们,踏踏实实做好当下每一件事。她对孩子们说,有了一次看世界的机会,要把这次鼓励转化为成长的力量。“从北京回来之后,没有一个人欠寒假作业”,说到这里,李柏霖笑出了声。
有人夸李柏霖,说她的坚持让诗歌敲开山里孩子的心门。但她自己从不觉得这是一件需要“坚持”的事。她拥抱孩子,孩子们也拥抱她;她拥抱孩子,也抱住自己。
清早有孩子给李柏霖一个鸡蛋、一个苹果,她高兴地拍照存下来,“如果现在再来回答诗歌是什么,我觉得是我们用心才能捕捉到的美好感受。”李柏霖相信,拥有这样的能力,哪怕不写诗,他们也会把日子过得像诗一样。
△学生送给李柏霖鸡蛋和苹果
孩子总会长大
但美好和初心会留在诗里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
今日头条
川公网安备510190020043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