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5月8日深夜11点,认真检查完内容后,孙蔚莉医生点下了确认键,发布了“蔚蓝讲坛”微信公众号的第一篇文章。自此,定位于专业医学科普的网络公益平台“蔚蓝讲坛”正式起航。
孙蔚莉和蔚蓝讲坛团队
源起
1982年,孙蔚莉医生从苏州医学院毕业后进入江苏省肿瘤医院工作,一直从事临床肿瘤内科治疗工作。她说:“工作了几十年,时常会遇到‘医盲’,甚至高学历患者依然不了解简单的医学知识,患者因为对医学的不了解,或是受不实消息、谣言的影响,导致疾病延误、病情加重,我就会深感医学科普教育做的不够。自己偶尔也会想是否有机会做科普教育,让更多的人了解医学常识,但由于工作繁忙,这样的念头往往一闪而过。”
2017年,已经退休的孙蔚莉被江苏省肿瘤医院返聘,负责医院院外合作的609病区的运营管理工作。孙蔚莉发现,病区患者出于对癌症的恐惧与不了解,往往心有不安,氛围相对压抑,为了改变这种情况,让患者了解癌症可治可控可防,她开始筹划患者教育会,设置了专家讲座、互动交流、病友表演等环节,“我们邀请了肿瘤医院内科、外科、放疗科、影像科、病理科等科室的专家,对患者进行医学科普和辅导,答疑解惑,给他们以正向的心理疏导”。几次“患教会”做下来,医患互动效果很好,不仅患者受益,还吸引了大量健康人群的参加。“患教会”这种科普形式的大受欢迎,让孙蔚莉医生感到患者对专业医学科普知识的热切期盼。
一次“患教会”后,参与患教活动的南京广电集团“小芳健康网”主持人小芳老师建议,除了做线下健康科普公益活动,还可以通过新媒体平台开展健康教育,帮助更多的人。这个建议与孙蔚莉心中的科普念头一拍即合,于是正式开始了“蔚蓝讲坛”的筹建工作,初步定位于她熟悉的女性健康、乳腺健康等领域。孙蔚莉说,“蔚蓝讲坛”名称的寓意是:“蔚”取自自己的名字,“蓝”希望所有女性朋友们和身患乳腺癌的姐妹打开心胸,拥有蓝天一般美好心情,生活在蔚蓝天空下。
成长
萌生创办“蔚蓝讲坛”的念头后,讲坛做哪些内容、如何保证更新、如何体现特色、如何发展壮大……这些具体的问题摆在了孙蔚莉医生的面前。
要做好医学科普,她深知,高质量、准确权威的信息是“蔚蓝讲坛”最大的优势,这离不开一批高水平专家的支持。她不厌其烦的向身边熟悉的专家介绍成立“蔚蓝讲坛”的初衷与目标,吸收意见和建议,渐渐凝聚起一批有志公益的专家。
江苏省中医院乳腺外科创始人、主任中医师卞卫和与孙蔚莉一直有业务交流,是最早参与“蔚蓝讲坛”活动的专家之一。她说:“孙主任是乳腺肿瘤内科治疗领域的资深专家、大咖,既有理论水平又有临床经验。她创办蔚蓝讲坛我第一时间就知道了,她非常热情地邀请我参加相关活动。我觉得,每个医生都有特殊的情愫,会对病人特别关注和同情,能够帮助病人做一点事情就很开心。医学科普能帮助更多人了解医学常识,从而少生病,生病后得到及时医治,这也是医生救死扶伤工作的一部分”。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乳腺病诊治中心主任医师张亚男也是最早参与讲坛活动的专家之一,在参与过程中,她感觉到医学科普的意义和“蔚蓝讲坛”的与众不同。她说:“蔚蓝讲坛与我是相互成就的关系,通过讲坛,除了传播医学健康知识,我还结识了一批志同道合的专家,大家共同做一件有意义的事情感觉很好。讲坛举办的活动在我这优先级很高,只要没有推不开的事,我都会参加”。
除了专家的参与,讲坛的文章更新、视频采编、活动举办也少不了一支团队的支撑。孙蔚莉又着手寻找那些认同讲坛理念、愿意付出时间精力从事公益的志愿者,吸引了一批年轻人的参与。“群主”孙文婷和“CEO”金婷婷是最早加入讲坛团队的志愿者,从最初的筹办、策划到文章的编发,她们不厌其烦,力求完美。被称为“少坛主”的孙文渊是一家上市企业的管理人员,她说:我恰巧在一次患者教育活动中了解了“蔚蓝讲坛”,感受到公益可以为许多人带来帮助和力量,我也想成为给别人带来正能量的人,所以就申请加入到这个团队来。徐胜涛、李欣叶、裘钰雯、邹彧、胡世胜、李健搏等讲坛“小编”,在自身工作之外积极参与讲坛事务,利用业余时间为“蔚蓝讲坛”编发文章、拍摄和制作视频、筹备组织活动,他们说:事情虽然辛苦,但是可以帮助患者及健康人群了解疾病防治知识、建立医患线上直通渠道,会觉得自己做的每一件事都有意义,除了本职工作,“蔚蓝讲坛”已经成为自己生活的一部分了。
编辑团队拍摄视频
2019年5月,随着第一篇文章的发出,“蔚蓝讲坛”正式运作。每天的更新,让孙蔚莉医生觉得,做新媒体真不容易,她感慨道:“刚开始还觉得新鲜,但是随着时间推移,每天要思考发什么内容、做什么样的科普,还要考虑读者会不会喜欢、能不能从中获益,这些顾虑都会阻碍自己继续下去,无数次想过要放弃,打退堂鼓”。但看到各界的认可、周围人的鼓励、团队的努力、粉丝的支持,她感到,将专业的前沿健康知识传播出去,让更多人知道如何防癌抗癌,如何远离疾病,从根本上做到治未病,这样的初心成为孙蔚莉和“蔚蓝讲坛”团队坛一直做下去的动力和决心。这一坚持,就是五年多。
结果
成立5年多来,“蔚蓝讲坛”举办了多种活动
5年多过去,“蔚蓝讲坛”从微信公众号起步,踏踏实实做好每一个内容,如滚雪球一般,慢慢积少成多,陆续开设了微信视频号、微博、今日头条号、抖音号等平台。
创建至今,“蔚蓝讲坛”积累了逾40000名忠实粉丝,共联合江苏省内100余位著名专家拍摄、传播科普视频近300个,累计浏览量超过1000万,发表科普文章1500余篇,累计阅读量超过340万人次。举办线上线下患教活动70余场,其中很多专家成为讲坛活动的热心参与和支持者。
讲坛还开设了一批特色栏目,如“女人花”“蔚蓝之星”“医路蔚蓝说”等,多次参与江苏省科协“今日科学”电视栏目,还与新华网、新华日报、江苏省科学传播中心、《精品》杂志、《银潮杂志》、南京广播电台电视台等媒体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与江苏省红十字会、江苏省疾控中心等进行内容合作,多次在“科普江苏”大讲堂等做现场直播。讲坛作品也受到各方肯定,获得2020年度·典赞·科技江苏十大科普作品奖,2023年荣获江苏典赞·十大科普集体奖。2020年-2024年,连续4年获得江苏省优秀科普作品奖。孙蔚莉医生主编的《吃出抗癌力》一书,2023年由江苏凤凰科技出版社出版,广受好评,并获得第十五届江苏优秀科普图书类二等奖。
孙蔚莉和吴爱珍与患者视频连线
公益是“蔚蓝讲坛”始终坚持的方向。新冠疫情期间,患者看病、住院有些不方便,缺少了与医生的直接交流,一些患者心中会有恐慌。发现这种情况,孙蔚莉医生觉得,特殊时期,仅用微信公众号科普还不够,于是她想到了视频连线。2020年2月疫情发生,病人不能及时就医,孙蔚莉医生和609病区护士长吴爱珍在线上与病区新老患者进行视频连线,主题是“乳腺癌公益讲座·乳腺保卫战”。她回忆,因疫情不能前来医院的病人看到我们很高兴,达到了较好的效果。在江苏省肿瘤医院的支持下,几天后,她又举办了“隔离病毒不隔离爱——蔚蓝讲坛与江苏省肿瘤医院乳腺癌多学科合作公益线上活动”,邀请了肿瘤内科、乳腺外科、放疗科的专家与患者进行线上沟通,吸引了1400多名患者参与。“这么多专家在网上给患者答疑解惑,为疫情期间的患者提供了便捷”,事后,专门有患者发信息给孙蔚莉说。
为了更好服务粉丝,体现公益特色,“蔚蓝讲坛”开通了留言提问功能。粉丝们可以通过公众号留言功能以及讲坛微信群,直接咨询和提问。对于提问,孙蔚莉医生都会利用业余时间第一时间进行回复,做详细的解答,她说,“我尽量做到回复不过夜”。这个服务,受到了很多患者的喜爱和好评。
2022年5月,在江苏省老年学学会帮助下,孙蔚莉牵头成立江苏省老年学学会老年健康教育与促进专委会并担任主任委员,聚集了一批有志于老年健康教育的同道中人,共同积极开展各类公益科普活动,为全省老年群众提供公益医学知识科普、义诊、养生指导等服务。
而随着参与“蔚蓝讲坛”专家的增加、粉丝的增多,也有很多机构或商家想与讲坛进行各种形式的合作。孙文渊说,为了保证“蔚蓝讲坛”的公益性、公正性不受影响,从孙蔚莉主任到整个团队,大家一致认为要秉承公益初心,让更多人获得想要的健康信息和专家的指导,所以对于商业合作我们都拒绝了。
谈到“蔚蓝讲坛”的发展,孙蔚莉医生总是谦虚地说,要感谢专家团队和编辑团队,是他们的帮助与努力,让讲坛从小到大,不断进步。她说:我们会继续努力,通过科普知识的传播,让更多人远离疾病的困扰,拥有健康的身体,尽享蔚蓝天空的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