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四川成都市委、市政府早谋划、早组织,通过智慧化手段治理城市,以增强人民幸福感、获得感为导向打造“智慧蓉城”,改善市民生活质量。
成都青白江区不断夯实城市数字底座,完善相关部署及应用,持续强化城市科学敏捷治理能力和基层平安综合治理能力。
区级自建平台已完成研发并上线
当前,青白江区针对“智慧城市建设”的城运平台标准版已完成部署,涉及35大类数据已梳理上屏30类,学校、医院等9类资源区域分布已完成标注,镇(街)自建版也已全部完成部署及大屏端适配,并实现了四级贯通。
“我们在全市率先打通融合指挥调度,完成大弯、大同、弥牟三个镇(街)38台零壹众集群调度系统单兵图传设备与区级自建平台、市级城运平台的对接,第一个实现市级平台直接调度到一线单兵设备。”青白江区相关负责人说道。
数据指标和物联感知建设进展明显
为支撑智慧蓉城建设数据需求,积极探索“数字孪生城市”建设。6月,青白江区已向成都市共享交换平台申请实时数据资源82项、库表资源4项、接口资源1项,文件资源1项;完成区级自建城运平台以及智慧防疫平台标准数据收集,并将收集数据进行数据治理,向区级自建城运平台提供32项接口数据支撑服务。
“经过前期梳理,物联感知建设组一直推进政府侧和社会侧的物联感知设备接入,并在5月底完成市级平台反哺数据接入。”青白江区相关负责人介绍,6月以来,为青白江区试点智慧防疫建设提供支撑,物联感知组配合卫健部门核酸检测点位建设,核查新增监控点位94个,联系协调区内多个政府部门,接入公共区域监控视频72路,并完成按各单位需求分配账号的技术准备。
城市“一张图”建设取得突破
截至目前,针对“城市一张图”建设方面,青白江区已开展了第一轮基础数据收集工作,根据收集的数据整理编目上传共享交换平台共115类21万余条数据,为城运平台提供地图服务、应急管理、城区资源等数据支撑,“其他数据的收集工作也正在稳步推进”,青白江区相关负责人说道。
三维数据建模方面,青白江区已完成城市规划区范围内(含欧洲产业城)139.61平方公里数字正射影像图、数字高程模型、数字地表模型的采集和制作,在完成数据质检后提供使用,完成92.26平方公里数字线划图范围生产工作;已完成城市规划区范围内(含欧洲产业城)119.3平方公里实景三维模型基础数据采集和制作,其中,欧洲产业城建成区约7平方公里的三维数据模型已能提供应用。
智慧应用场景效果明显
4月以来,青白江区依托各类感知设备发现处置事件3900余条,城市公共服务、公共安全、公共管理能力有所提升,这得益于青白江区智慧治理中心积极调协智慧场景需求单位,加强纵向横向的沟通衔接,在安全、服务、治理方面打造出智能井盖、电梯梯控、高空抛物等18类智慧应用场景。
据青白江区相关负责人介绍,该区在“一网统管”方面,完成区级智慧防疫平台标准版部署及数据整理上图;在核酸监测“一键统查”方面,实现将五小门店核酸检测平台数据纳入区级看板;在货物监管“一屏统观”方面,货物监管展示内容已全部明确,正在积极推进监管点位及货物信息上图、点位视频接入等工作;在多码数据“一码通扫”方面,“青民亲”小程序上已经上线扫场所码查验健康码、核酸、疫苗等信息的功能,目前正在升级扫码设备的固件;在静态管理“一图统揽”方面,区城运平台已在常态化防控、静态防控两个方面完成8类资源上图工作,加强智慧防疫的数据动态更新和维护,实现“线下引领线上,线上督促线下”;在探索推进“一表通”方面,针对基层存在“报表满天飞”的现状,整理涉及人口数据的报表70余张,目前正逐步推动人口数据相关表格的统一录入,为基层治理、平安建设提供数据支撑。(郭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