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递小哥、外卖小哥、网约车司机......随着互联网飞速发展、大众消费更迭升级,一批批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涌现出来。当我们享受这一群体带来的便捷服务时,又该如何为他们开辟一条劳动保障服务的“绿色通道”?
近年来,德阳市总工会积极探索、深入实践,多措并举做好精准服务、加快推进新就业形态群体建会入会工作。
让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找到“娘家”
职工在哪里,工会组织就建到哪里、工会工作的触角就要延伸到哪里。如何确保建会入会工作覆盖到面、精确到点?
自今年4月份以来,德阳市总工会成立专项小组,先后对各区(市、县)总工会、德阳经济技术开发区总工会、德阳市交通工会等所属新就业形态劳动者较为集中的21个点位进行了全覆盖走访,做到了“三清”:即单位总数清、未建会单位底数清、未建会原因清。
与此同时,德阳市总工会还通过组织全市范围内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参与《德阳市就业形态群体建会入会工作情况调查》《关注新就业形态劳动者问卷调查》线上问卷调查,来摸清新就业形态群体建会入会工作情况、具体诉求及对工会工作的满意度等,推动新就业形态群体建会入会工作走深走实。
让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工作安心、舒心
送服务、送温暖、送荣誉......围绕解决新就业形态群体面临的实际问题,德阳市总工会依托德阳市税务局、德阳货运物流集散中心、万达商圈联合工会等单位和各级工会组织,打造5个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的职工之家、60个户外劳动者驿站,这些温暖的落脚点让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在德阳更加安心就业、舒心工作。此外,德阳市总工会还投入专项资金480万元为全市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环卫工人等8万名职工提供医疗保险救助。
值得一提的是,在刚刚过去的“五一”国际劳动节前夕,德阳市总工会还开展了“致敬一线礼赞最美”最美新就业形态劳动者表彰慰问活动,先后为13名“德阳市最美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和10名“德阳市最美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提名人选”送去了荣誉和慰问,“缕缕暖风”吹进职工心田。
让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在比学赶超中提升自我
结合各群体职业特点和需求,近年来,德阳市总工会针对性地开展了各类职业教育培训、岗位技能培训、技能比赛等活动,全面提升新就业形态群体就业创业和职业素质。
“不久前,我们以‘喜迎二十大建功主战场’为主题,举办了快递员技能赛和货车司机技能比赛,激发了广大职工学技术、练本领、比技能、促发展的工作热情,这次活动也促进新就业形态劳动者职业技能提升和人才队伍建设。”德阳市总工会相关工作人员说道。
在多项工作的推进下,截至目前,德阳市已建新就业形态群体工会组织393个,吸纳新就业形态劳动者会员40282人,提前完成省总下达的2022年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入会目标任务。
据德阳市总工会相关工作人员介绍,2022年省市职工之家建设项目时,将重点向新就业形态工会组织倾斜,预计将投入专项补助资金200余万元,支持建设4个省市级新就业形态职工之家,真正做好服务,切实提升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的安全感。(王黎稀)